劉芳菲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外溝門中心小學
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整合
劉芳菲
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縣外溝門中心小學
傳統的英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而忽視語言的實際運用。當今小學英語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最大的困難就是英語的語言環境,學生們接觸英語的機會少,語言不地道,所學語言不能真實地反映的社會文化,在實際交際中也就不能得體地運用它。根據小學生身心特點,英語教學應發揮多媒體、網絡功能,創造各種語言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吸引學生參與英語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信息技術;小學英語;課程整合;培養能力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有利于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更好地實現教學任務,本文結合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中的實際應用,就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課程的整合進行了初步的分析與探討。
1.多媒體技術動態、直觀的優點,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技術能組合多種媒體,能快捷地提供大量的直觀材料,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特別是多媒體教學能較好地表現事物動態發展的過程,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利用這些優點,我常用多媒體技術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新知識。
[案例1]“My Days of theWeek”教學片段教材依據:人民教育出版社PEP《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二單元本課的一個教學重點是要求學生掌握表示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單詞。T:There are seven days in a week.Look!It's 7:30.Rabbit is going to school now.What day is it today?(課件中呈現Rabbit將當天要用的課本裝進書包準備去上學的情景,墻壁上時鐘指向7:30,旁邊有星期一至星期五的課程安排表。)T:Yes,it's Monday.(教師板書Monday,學生跟讀Monday。)(課件依次呈現星期一至星期五Rabbit將各種課本裝進書包準備去上學的情景,以及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周歷,學生上臺操縱鼠標找出Rabbit學習各門功課的日子。點擊正確就可以鏈接到下一界面,屏幕上Rabbit就會說:“Great!It's…,Ihave…today.”;點擊不正確,屏幕上Rabbit就會說:“Oops,sorry!”)在這個案例中,我運用多媒體技術把周歷、課程名稱、聲音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多種刺激下進行學習。而且學生可以自己上臺操縱鼠標學習新句型,學生感到很新奇,這就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和學習積極性。這種人機互動的形式很好地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2.利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增強感性認識,培養學生用外語思維的能力。
小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形象思維發達,活潑好動,他們不喜歡古板的講解。多媒體手段可以把豐富多彩的文字、圖像、動畫、聲音等形象、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讓視聽有機結合,能使學生自然地將英語學習直接與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建立聯系,有助于培養學生用外語思維的能力。
[案例2]“It'sWarm Today.”課件片段描述教材依據:人民教育出版社PEP《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四單元CAI課件呈現下列場景:一個小男孩指著一件嶄新的shirt說:Can Iwearmy new shirt today?并呈現春夏秋冬四種不同的天氣圖,學生可以通過操縱鼠標選擇天氣圖并回答小男孩的要求:Yes,it'swarm/ hot today,you can wear your new shirt.或者No,you can't.It's cool/cold today.(如果學生作出肯定的回答,就要點擊與服裝相配的天氣圖,這時屏幕上呈現小男孩在這種天氣穿著新衣興高采烈的姿態;如果學生作出否定的回答,就要點擊與服裝不相配的天氣圖,這時屏幕上會呈現小男孩在這種天氣穿不到新衣時一臉失望的神態。)這節課中,要讓學生理解并學會說:“Can Iwearmy new…today?Yes,you can.或者No,you can't.It's…today.”等幾個句子,并能在情境中得體運用。我適應學生的直觀思維,利用多媒體技術緊緊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創設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語言情境,學生通過聽音、觀察,馬上想到了服裝與天氣的聯系,利用直覺思維做出恰當的反應,英語句子很自然地就脫口而出了。
1.不能一味的追求提高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而忽視了教學效果。
在小學英語中,每個單元中都有Let's do部分的內容,這部分內容要求學生聽指令做動作,小學生都很活潑好動,所以都很感興趣,但如果沒有控制好,學生可能就只知道做動作好玩,而沒有真正的掌握到知識。
記得有一次我上四年級的英語課,是上冊Unit 1 My classroom的第一課時,在學到第二部分內容時,我說要他們聽指令做動作,結果學生們都很興奮,我先讓他們看幻燈片模仿圖片上的人物做動作,看到他們學的都有模有樣的,于是我開始教學短語,提醒他們每讀一個短語就做一個相應的動作,在我帶讀的過程中,看到有一部分學生及其興奮地手舞足蹈起來,跟讀的時候看到別人做什么動作就跟著做,教了幾遍后我為了檢查他們是否真的掌握了那節課所學的內容,于是就念口令,讓他們做動作,發現有不少學生做的動作和我念的口令不相符合,比如我說“Open the door”他做出掃地的動作;我說“Turn on the light”他就做擦窗戶的動作,這時我才發現,原來我只注重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積極性,卻沒有注意到不能讓他們的注意力脫離課本太遠,從而沒有掌握應該掌握的知識點。
2.多媒體課件的運用要恰當、實時。
老師不能為了講求方便,從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全部運用課件進行教學,不再黑板上寫一個字,這樣會養成學生懶惰的行為習慣,在教學中,即使所有的重點知識都可以用幻燈片展示出來,老師也仍舊需要在黑板上將重要的知識點板書出來。我以前遇到過這種情況,聽一位老師講的公開課,他將練習冊中的練習題原封不動的放到課件中,我認為沒有這種必要,學生翻開書就可以做習題,卻要浪費人力、物力把習題做成課件,這種只注重搞形式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實踐證明英語教學中發揮多媒體、網絡功能,對于提高學生聽說能力、閱讀能力是有很大益處的;對于了解和使用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也很有好處。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了,更利于培養學生為交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必將提高教師使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必將大大提高教學效益,必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而大大推動小學教育改革的進程,為英語教學開辟一條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