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
河北省元氏縣宋曹學區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享受數學教學快樂
張瑞敏
河北省元氏縣宋曹學區
愛因斯坦說:“教育應當使所提供的東西,讓學生作為一種寶貴的禮物來對待,而不是作為一種艱苦的任務來負擔。“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要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自覺、主動、愉快地學習,以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享受學習的快樂。為此,筆者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好的導語,三兩聲,幾句話,能化平淡為生動,化腐朽為神奇,使數學課堂波瀾起伏,緊緊扣住學生的心弦,讓學生步入主動參與學習的心理狀態。例如,在教學“有限小數和無限小數”時,上課伊始,教師對學生說:“過去都是老師考你們,這個分數能否化成有限小數。”今天你們可以考老師,同學們可高興啦,于是這些“小老師”舉出不少分數,教師把這些分數分別填在兩個集合圈內(能化成有限小數的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數的),起初他們感到懷疑,經過檢驗,結果確認教師的答案無誤,這樣他們由懷疑到信服。這時引入新課,學生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興趣昂然,事半功倍,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陶行之說:“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由自在地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知識的寶藏。”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將一些知識用口訣的形式加以歸納,編成一些數學歌訣,讓學生寓學于樂。如學習圓柱表面積計算后,引導學生編如下口訣:圓柱表面積,計算真容易;先算側面積,再加底面積;底面個數有差異,請你一定辨仔細;一般圓柱算兩底,水桶無蓋算一底;通風管,不算底,你說容易不容易?
再如,學習小數乘法法則后,引導學生編如下口訣:小數乘小數,法則同整數;求得積以后,回頭看因數;小數是幾位,確定積小數;若積位數少,用0補位數。末尾有0時,化簡去掉0。
實踐證明,在數學教學中引導學生將一些學習方法用口訣形式加以總結歸納,不僅能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而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能力。
波利亞曾說:“學習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規律、性質和聯系。”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去做,而不是用耳朵去“聽”。所以,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與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動手中學習,動手中思維。例如有位老師教學“6和7的認識”時,設計了“讓學生用手中的小棒,擺出自己喜歡的圖案”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先用六根小棒擺:生1:擺成了字:白、只、平、元、田;生2:擺成了符號:>=<;生3:列成了式子:1+2=;生4:搭成了梯子;生5:建成了小屋;生6:設計了蝴蝶結和電視機;生7:繪出了雪花和小草……再填上一根時,學生巧妙的挪動和添加,邊讓小屋按上煙筒,“白”字變成了“早”字,小草變成了花盆,蝴蝶結變成了風車……
由此可見,教師放手讓學生操作,可以培養學生敏捷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積極主動的參與探索,由苦學變成樂學。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在于教師能否在有限的時間內,給優等生造好“自助餐”,給中等生調好“套餐”,給學困生定好“配餐”,這與新課標教育理念 “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不謀而合。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分層提高,使學生在自己原有基礎上得到發展,在每一節課內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漸漸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達到終身學習的目的。例如,學完“圓的面積”后,教師設計了以下作業,讓學生自主任選。(1)學校水塔的半徑是2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2)學校水塔的直徑是4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3)學校水塔的底面周長是12、56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4)一頭大黃牛被主人用2米長的繩子栓在草地上的一根木樁上,大黃牛看見這么多的綠油油的青草,心想:我非把它吃光不可。請問:大黃牛能把所有的青草都吃光嗎?它能吃到多大范圍的青草?請求出大黃牛吃青草的最大面積。這樣就讓優等生吃好了、中等生吃飽了、學困生吃得了了。
我們都知道學習是件很艱苦的事,他需要學習者具有頑強的意志和付出艱辛的勞動,才能獲得成功。體驗成功的快樂,為他們將來的成功樹立堅定的理念。例如:我在執教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的《周長與面積的比較》一課時,我在教學中創設了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讓每個小組帶著“用同樣長的線段怎樣拼剪出不同的長方形”的問題親自動手操作,孩子們想出了不同的拼剪方法,在孩子們尋找規律的同時,我再次給了學生創設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機會,使孩子們找到規律和體會到周長和面積的聯系,讓他們在嘗試、探索、交流中尋找樂趣、增長見識,從中體驗到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體驗到獲取知識的過程,而孩子們也在積極主動學習的課堂環境中合作的歡樂和成功的喜悅。
只有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會感到課堂之“好”,課堂之“妙”,從而被課堂所迷,把教師提供的“禮物”一一收下。我們把課堂作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戰場,學生求知、進取、成長的主陣地,就應努力創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充滿詩意的數學課堂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