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瓊
【摘 要】《無機化學》對高職化學、化工、制藥及生命科學類專業學生專業課的學習起到基礎性作用。圍繞高職院校教學目標,本文指出了目前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提出具體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高職 無機化學 教學問題 改革措施
《無機化學》是高職化學、化工、制藥及生命科學類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課,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綜合職業素質的提高。為更好地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我們有必要審視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對問題的剖析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革措施。
一、高職《無機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高職《無機化學》教學的主旨是積累化學知識和科學素質,培養高技能的生產一線應用型人才。由于受傳統普通高等教育的長期影響,高職《無機化學》教學定位不明,與課程標準和人才市場的要求還存在很大差距,表現出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教學理念落后,拘泥于傳統人才培養規格,對教育部強調的“高職教育必須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教學指導方針認識不夠透徹,忽視了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的對接。第二,教學內容陳舊。教學中過多關注學科的理論性、系統性,教學體系主要是圍繞物質結構基礎知識、化學熱力學與動力學基本原理、化學“四大平衡”計算等展開,對化學領域的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以及化學原理與方法在化工領域的應用等涉及較少。第三,教學方法僵化。教師的“填鴨”式教學使得學生的學習和思維都是按照教師的意圖完成,形成了以教師為本位的師生關系和教學關系。特別是缺乏高職教育必需的實踐性教學,無法讓學生了解企業和社會,嚴重制約著學生動手能力和以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第四,教學評價單一。以書面筆試為主,以終結性評價為主,評價的對應性和激勵性不足,難以很好地體現評價在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三維”要求。
二、高職《無機化學》教學改革的有效措施
針對高職《無機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我們要以現代教育教學思想和學生就業導向為指南,積極探討富有建設性的有效改革措施。
1.優化教學理念
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性,使學生能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市場占得先機,高職《無機化學》教師必須遵循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研究社會職業崗位要求,明確高職教育是就業教育這一大前提,積極優化自己的教學觀念。要清醒地認識到對于高職學生而言,較強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是他們的主要就業競爭優勢。只有摒棄理論教學占主導地位的教育理念,以夠用、實用為原則,不過分追求課程理論的高深性,重視校內學習與未來實際工作的對應性,通過工學結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技能。
2.調整教學內容
高職《無機化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并重的基礎性課程,要讓學生獲得未來職業崗位必需的知識和技能,教師應該對通用的教材內容進行梳理,在教學內容安排和處理上打破統編教材的設置與結構,以少、精、新為原則實施教學內容的調整。具體內涵包括:①以介紹《無機化學》與學生所學專業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②適當增刪組合教學內容,強化教學針對性。如將原子、分子結構、化學鍵和配位鍵理論放在一起講;介紹熱力學平衡理論時,刪掉高中學習過的平衡移動內容;將酸堿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還原平衡和配位平衡整合在一起。③增加與學生所學專業有關的《無機化學》研究新成果,確保學生專業素質與崗位新需要的有效對接。
3.改革教學方法
現代職業教育以建構主義教學理論為指導,強調教學的重點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學生自主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高職《無機化學》教師在教學中能動地改革教學方法,積極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以真實或模擬的職業工作任務為導向,學習課程知識,形成職業能力)、案例教學法(通過剖析無機化學案例,讓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專業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項目教學法(師生共同以某一生產項目為依托,將教學課題的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等教學方法,構建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新型教學模式,突出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主體地位和實踐能力培養。
4.創新教學評價
高職《無機化學》教學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情緒表現、學習態度、情感意識、意志品質等非智力因素進行科學的判斷。要做到對學生的全面、公正、客觀的評價,在評價方式上就應有所創新。要本著欣賞、發現和激勵的原則,運用理論考試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教師評價與學生自評相結合等多種方式。使教學評價有針對性、貼近學生心靈,在教學評價導向功能、診斷功能和激勵功能的完美發揮中促進學生職業素質的提高。
立足于求職就業導向的高職《無機化學》教學有其自身特有的規律,認識和發現這一規律是每個高職《無機化學》教師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我們要明確教學中業已存在的問題,瞄準市場需求,本著夠用為度、應用為主、加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原則,在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進行不斷的改革。努力使自己的教學鮮活、精彩、靈動,切實推動學生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的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李雙妹.高職院校《無機化學》課程改革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改革與實踐,2010(05).
[2]邱賽珍.淺議高職《無機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西部科技,2011(05).
[3]梁鳳顏.高職《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J].廣州化工(教育教學),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