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云
【內容摘要】近年來英語聽力教學成了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高考的試卷中,聽力部分滿分30分,占卷面總分的五分之一。這些數據充分證明了當前英語聽力的重要地位。而在中國學習英語,缺少英語語言環境,再者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不大,所以英語教學有一定的困難,更不用說英語的聽力教學了。所以,在現有的有限的條件下,作為老師我們應當為學生創造必要的英語語言和學習環境,從而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老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以及學生的主體作用,來采取有效教學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
眾所周知,在當前的社會大環境下,各國的經濟和文化日益交流密切,隨之英語也成為了國際上的通用語言。英語《新課標》明確提出,英語課程既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特征,其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即情感態度、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五個素養的綜合發展,這五種素養的有機結合和相互促進,使學生掌握了綜合語言應用能力,從而達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目標。
語言技能中包含有語言交際,而聽是語言交際的主要途徑,要交流,要聽懂對方所說的話語,才能夠獲得了解對方的語言信息。聽也是提高其他技能的最主要途徑之一。美國的外語教學法專家里弗斯和坦珀利也曾經說過:聽在人類的交際活動中所占比例為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有這些具有權威性的數字我們不難看出聽在人們的語言交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英語教學中的聽尤為難辦,畢竟它不是我們的母語。盡管,我們國家已經在小學階段開始英語教學,甚至從幼兒園就開始學習英語了,但是真正的英語專業教師卻是供應不足。許多學校的英語課都是由一些非英語專業的教師來兼任的,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山區和小城鎮。由于這些教師本身未經過專業系統的學習,缺乏對英語教學以及英語語言的系統了解,因而在教學中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諸如語言基礎差,讀音讀不準,語法知識不扎實不系統。這也必然導致了學生的語音不準,做語法練習時會出現知識性的錯誤,而且學習方法也非常的呆板和老套。更甚者是有些學生在學英語時受到了漢語言地影響,所以學到的是不倫不類的有中國特色的英語。而這些毛病給初中和高中的老師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再說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即便是專業的教師在一段時間里不或用的少的話,專業水平都會發生很明顯的下降。本人的親身感受表明了,中學階段教學時間越長,聽說水平下降程度就越明顯。我們教師自身的聽力能力不強,導致對聽力教學的把握不是很準,不能夠為學生選擇適合他們的聽力訓練材料。平時也忽略了聽力教學,往往把教學重心放在詞匯、語法和閱讀寫作上了。所以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自然的不到提高,甚至會越來越弱。
而學生方面,由于基本語音知識薄弱,在學習中又缺乏真實的語言環境,導致了學生們在學習英語時不敢說,不愿說,甚至都不敢讀出聲。(我曾經問過學生原因,他們的回答是:怕讀錯了,怕別人嘲笑自己。)可是,語音基礎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聽力水平的高低。也就是說,如果發音不標準的話,聽辨讀音的能力就弱,不熟悉英語口語的特點,就不能正確辨別語速的變化,朗讀的停頓,嚴重地影響聽力理解。再者現在的學生掌握的詞匯量太小,還缺乏基本的語法的知識,然而這些是聽懂語言所需要的基本的東西。但是,許多學生對于背單詞和做語法練習不屑一顧,尤其是記憶單詞。他們懶得在這些基礎的東西上面下功夫,導致了在做題目是無法正確的理解題目。例如,He can't stand the hot weather.
在這一句話中,“stand”的意思是“忍受,容忍”,可是有的學生記單詞就記最常用的意思,根本不知道根據語境去理解一個單詞的具體意思,所以就無法做對題目了。
在對待這方面的問題時,我覺得學生要掌握以下幾點:
1.聽力材料中的關鍵詞識別技巧。學生應當在平時的聽力練習中學會去辨別聽力材料中某個單詞或短語向自己透露的信息,如時間、地點、價格等。
2.信息速記技巧。教師在訓練學生的聽力水平時,要幫助學生找到一套方便隨時記下聽力過程中的所聽到的關鍵信息。如在聽到時間時,用阿拉伯數字記下會比較快,這樣就不會耽誤聽下面的內容。
3.巧妙利用時間。利用試聽的時間,快速地閱讀聽力的問題和備選答案信息,預測聽力材料的背景和說話人的關系等有的放矢地去重點閱讀一些特殊疑問句的問題,如:when,where,what,how,why,who等。
4.考試時,將答案順手寫在試卷上,不要直接涂卡,否則會錯過關鍵信息的獲取。在聽的過程中,放棄聽不清的詞句,千萬不要著急,抓住關鍵,避免思路的停止,導致錯過后面的信息。
5.還有就是,在聽材料時要注意精聽和泛聽的結合。平時訓練聽力時就要培養學生這方面的習慣。
作為老師我們也要注意以下的幾點:
1.初中老師在基礎年級就應該幫學生打牢語音基礎,讓學生掌握重音、節奏、音變的知識,熟悉連讀、重讀、升降調等朗讀技巧。還要抓好詞匯教學,教學生運用各種適合自己的單詞記憶方法,如語音記憶、英漢諧音記憶、構詞法記憶等。
2.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優化課堂教學。在日常教學中盡量使用英語教學,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和氛圍,讓學生在無形之中感受、感知英語。另外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們大膽地去讀英語,說英語,使用英語。鼓勵他們盡量地用英語進行交流,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習慣。我在教學中就借鑒了一些老師的寶貴經驗,開展了“課前五分鐘”——學生利用課前的五分鐘時間用英語進行段對話或進行美文朗誦或簡短地報告當天的生活或學習。開展了兩個學期學生的反應還是不錯的,學生覺得自己的英語水平上升了。
3.不光在課堂上,在課堂以外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多讀、多說、多聽。對于現在的中學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他們一旦對某種東西感興趣,就會盡全力去做成它。所以作為一名中學英語教師,我抓住了學生的這個特點,首先去培養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這樣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會利用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帶他們去多媒體教室看最新的英語原聲電影,看后讓他們用一兩句話談談自己的觀后感;還會和學生一起講英語笑話,猜英語謎語,唱英語歌曲,從而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了聽說綜合能力。
綜上有很多因素影響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應為畢竟英語對于中國人來說,它是一門外語,而且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很大程度上受到漢語的影響,學生要想說出一口流利的英語或很輕易地就聽懂一句英語的話,這需要教師靈活的教學方法,較強的專業水平以及師生共同的興趣、信心、恒心和毅力。總之,只要教師和學生一起努力就一定可以實現英語聽力教學的真正目標,也能夠實踐語言交際的這一重要途徑從而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更加和諧。
(作者單位:安徽省合肥市肥東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