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淼
【摘 要】學風建設是每個高校對學生進行德育建設的基礎,改善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情況也成了各高校亟待解決的重點問題。本文以學風調查的問卷情況作為研究基礎,對當前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營造良好學風的相關建議,以期我國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工作可以更順利地開展。
【關鍵詞】學風調查 民辦高校 學風建設
前言
高校中良好的學風是保證學生健康學習和成長的關鍵,為了解民辦高校中學風建設的相關情況,并根據具體情況對民辦高校學風有針對性地進行建設,近期,我組織對民辦高校中的學生進行了有關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相關問卷調查,在問卷調查中,設置了多個有關學生生活與學習的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設置了學風、教風方面的問題,以全面了解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情況。
一、學風調查的結果與相關分析
從此次問卷調查的結果中可以反映出,當前我國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相對良好:很多學生都有非常明確的學習目標;大多數學生都能堅持不曠課;一半以上的學生經常去圖書館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將近一半的學生能夠做到主動學習;很多學生都會上網查詢學習資料。從調查結果顯示,當前我國民辦高校中,絕大多數的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具有學習主動性、學習態度良好,這也直接反映了民辦高校中學風建設的成果。但與此同時,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主觀方面看
1.缺乏學習動力。由于我國學生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學生仍然將大學學習作為找工作的踏板,并沒有真正意識到大學學習的重要性,缺乏強大的學習動力,學習態度不端正。一些學生認為大學只要拿到畢業證書就可以,因此不必努力學習;而另一些學生則認為民辦高校并不是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在民辦高校中學不到有用的知識,于是不思進取[1]。由此可見,缺乏學習動力是影響學風建設的一個主觀因素。
2.缺乏學習投入。為鍛煉大學生的自主生活能力,除上課時間之外,大學生活與學習的時間大多數是由學生自己安排的,在問卷調查中,將近一半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選擇做除學習以外的其他事情,比如戀愛、逛街、休閑等。而五分之一的學生認為在考試之前突擊學習便可以應對大學中的考試,在日常時間很少進行學習[2]。學習上的投入較少導致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不扎實,也影響高校中的學風建設。
3.缺乏學習精神。因為高中三年學習比較辛苦,很多學生認為大學就應該是放松精神的地方,一部分的大學生在剛步入大學的一個學期,甚至一年中都會在課余時間里選擇放松自己,很多學生選擇在寢室中看電影、玩游戲,也有一些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聚會與娛樂,很少能看到進入大學校園便開始學習的身影。長期缺乏學習精神很容易造成學生的期末成績不合格,影響學習質量。
(二)從客觀方面看
1.教風對學風產生影響。教師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重要角色,在高校中,學生除了班級同學,接觸最多的便是教師,因此,高校中的教學風氣對學習風氣會產生很大程度的影響。但我國現階段的很多民辦高校得不到國家的重視,在教學資金方面多有欠缺,導致教師在工資以及福利方面與公立學校相比有所欠缺,留不住優秀的教學資源,在教學風氣上存在欠缺,進而影響高校中的學風建設[3]。
2.民辦高校中缺乏良好的學術氛圍。當前我國很多民辦高校在學術方面的投入力度不足,請不到學術界的權威專業人士,很多項目報告都組織學生參加,但學生對學術報告的內容缺乏興趣,在整個報告過程中,當前的學術報告普遍偏重理論性,學生理解不了學術報告中的專業知識,自然缺乏學習興趣,這樣的學術報告不僅不能學到相關的學術知識,還浪費了學生寶貴的時間。
3.社會不良風氣對學風的影響。當前社會上普遍存在一種“分不夠、錢來湊”的不良社會風氣,對民辦高校中學生的學習風氣產生了不良影響[4];另外,很多學生存在一種學習好的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學習不好的學生找到的工作反而更好的就業現象,這也嚴重影響著民辦高校中學風的建設;與此同時,我國民辦高校就業率相對較低,也是導致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的關鍵因素。
二、對于在民辦高校中營造良好學風的建議
(一)培養學生建立學習目標
在對民辦高校學風建設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建立起科學的學習目標,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在調查中顯示,大一學生相對比較容易出現成績不及格的現象,因此,學校要在學生入學之初,便培養起學生的學習意識,相關教育工作者要幫助學生建立起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以便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確定方向。
(二)加強民辦高校中教風的建設工作
加強民辦高校中師風師德的建設,讓教師的指導作用充分發揮。現階段,民辦高校的兼職教師普遍占教師總人數的三分之一左右,而民辦高校中對兼職教師的師風師德管理比較松懈,導致民辦高校中的教風建設效果不理想[5]。因此,民辦高校中不僅要加強普通教師的教風建設,對兼職教師的管理要更加嚴格。
(三)在民辦高校中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想要在民辦高校中營造良好的學風,就要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學術氛圍,通過學術研究,對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產生有利影響。一個較好的方式便是在高校中舉辦學術講座,在講座過程中,要注意以學生為講座中心,講座的內容要圍繞學生的日常生活;要注意講座的知識性傳播,講座的內容不能太理論化,講座應在學生的認識范圍之內;同時還要注意講座的實用性,讓學生在聽過講座之后有所收獲[6]。
(四)加強學風建設的管理工作
在民辦高校中,建立起專門從事學風建設的相關部門,將民辦高校的學風建設工作,真正提到日程上來。民辦高校的學生普遍具有隨意性強、學習主動性低等特點,因此,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要更加嚴格,尤其是在考風考紀、上課出勤等方面,將嚴抓學風的任務分配到每個教師與輔導員頭上,真正從根本上糾正不良學風,建立良好的學風環境。endprint
(五)構建完善的學風考評系統
現階段民辦高校中普遍運用的學生單獨評教體系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民辦高校中,應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學風考評系統,與此同時,學校還應該建立起學生綜合素質考評系統,將良好的學習風氣與學生綜合素質緊密聯系起來,促進學生培養良好學風的主動性與積極性[7]。
(六)打造科學的學風預警機制
民辦高校的學生輔導員要全面了解學生的客觀情況,針對容易出現問題的學生,如貧困學生、厭學學生等,在沒有出現問題之前,及時對這類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另外,學生輔導員要針對退學、作弊、成績起伏較大以及主動提問這四類學生進行觀測,統計這四類學生的人數,以方便高校有針對性地進行學風建設。
結論
學風建設是高校建設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民辦高校來說,在學風建設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阻礙,但我們一定要意識到學風建設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加強管理與建設,通過民辦高校、學校職工以及學生共同努力,使民辦高校能夠營造起一個良好的學風環境。
【參考文獻】
[1]劉莉,黃佳慧,劉曉琳.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和對策研究——以大連市大學生學風調查為基礎[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06(15):128-129.
[2]陸風.淺談高校“方向—層面—個體”學風建設模式的構建——以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為例[J].科學經濟社會,2013,08(25):24-25.
[3]邱福林.民辦高校學風問題研究綜述——基于中國知網收錄文獻的統計分析[J].清遠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4(19):105-106.
[4]史宏建.高校研究生學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山東某高等院校為例[J].山東師范大學,2014,09(27):184-185.
[5]黃青青,吳從曉.高校學風狀況調查與分析——以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天河學院學風建設為例[J].學理論,2013,03(25):54-55.
[6]田玉民,王丹丹.學生工作者視角下的學風建設——《高校學風建設論綱》讀后[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28):169-170.
[7]李華.依托全程雅思教學培訓體系促進學風建設的實證研究——以湖南農業大學國際學院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08(15):218-2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