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策劃課程設計,教學實訓是關鍵,也是難題。我們在堅持“行為導向”的教學內容改革基礎上,對教學實訓也做出合理的安排,提出了主訓、助訓、自訓三位一體的實訓教學方式和演示、討論、點評、反饋多元合一的實訓教學方法。
營銷策劃實訓教學三位一體多元合一營銷策劃課程設計,教學實訓是關鍵,也是難題。該課程作為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必修課,需要培養學生的動手實戰能力。可傳統教學培養的學生卻恰恰是重原理輕實踐,動手能力不強,不能適應市場。因此,有學者以項目導向、任務導向等模式進行教學改革,將項目搬到課堂,讓學生在校園參與市場項目的運作,加大教學實訓力度,強化實踐能力培養。可這樣也往往產生另外一個后果,就是一味強調實訓教學,而忽視了必要的知識理論學習,學生大量的時間都投入到項目當中,項目雖然做了,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項目的普遍性根據把握不夠,理論不足,可持續發展的后勁也就不足!
我們認為,營銷策劃課強調實訓教學是必要的,然而知識理論不能偏廢,而且實訓更要在理論指導下進行。那么應該學習哪些理論,怎樣來學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究竟如何安排等就都需要重新規劃。這個問題我在《談“行為導向”營銷策劃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與體會》一文中曾說過。那么這里重點談談該課程教學實訓的具體安排。
一、主訓、助訓、自訓,三位一體的實訓方式
我們確立了主訓、助訓、自訓三位一體的教學方式,這種方式在各實訓單元使用。
1.主訓。由主訓教師對單元知識進行精要性講授,就知識要點作相應能力的示范性實訓。示范性實訓遵循相應能力的規定性展開,引導學生按規定進入被訓狀態。之后對單元實訓的程序及方式進行必要的方法論闡述。布設助訓與學生自訓課題,提出實訓要求。
2.助訓。助訓教師在主訓結束后,按單元知識要點及相應能力規定,參照主訓教師的實訓示范,并按主訓教師的實訓要求組織實訓教學。從性質上說,助訓是主訓的重復,助訓教師的設立,是考慮實訓必須由學生參與其中,必須對學生逐一訓練,必須行為化的特點,保證實訓在小范圍中進行,這樣每個人都可以經由助訓而獲得受訓的機會。一般說,主訓大班授課,以100~150人為單位,助訓則以15~30人為單位。
3.自訓。自訓是學生按照主助訓教師的知識講授、課堂訓練及要求,自己進行訓練的過程。自訓是教學實訓的重要構成,是根據實訓必須由被訓者主動參與才能完成這一根本規定性而設立的。比如說市場調查與分析,被訓者自己不按要求去做,他就不可能掌握相應的方法和技巧,也不可能提高相應的能力。因此說,沒有自訓,則談不上有效的實訓。學生自訓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納入實訓教學管理,自訓由各有分工的自訓教師予以組織指導,自訓教師多由學生輔導員承擔。
主、助、自訓三位一體,彼此關聯,實現共同實訓目的。一般說,其順序和時間安排:每單元8~10課時。主訓先行,2~4課時;自訓繼之,4~6課時;助訓教師在學生自訓中發現問題,搜集案例,選取學生作業,作為助訓課題,助訓2課時在自訓后進行,對自訓點評;助訓后,要求學生用課余時間,根據助訓點評,再進一步的自我訓練與糾正。
經過這樣的三位一體訓練程序,有講授,有實訓示范,有實訓要求,有實訓點評,并有進一步助訓和自訓,保證每一步都嚴密組織,每一個學生都能受到訓練。
二、演示、討論、點評、反饋,多元合一的實訓方法
三位一體的實訓方式可以保證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實訓,但要保證實訓質量和效果就仍需在主訓、助訓和自訓中的有效組織、監督和指導。我們采取了演示、討論、點評、反饋,多元合一的實訓教學方法。
1.演示。演示分為主訓演示、助訓演示、自訓演示。
主訓演示由主訓教師進行,經常采用三種形式:一是成案演示,即根據實訓要求,選取對應能力要點的代表案例,通過講述、聲像播放演示,使助訓教師及學生在成功的案例演示中,領悟、確認能力實訓目標,在參照與仿照中建立能力樣式,并形成樣式努力;二是教師預設性演示,即根據實訓要求,教師預先設定相應情境,提出情境性能力實訓課題,現場進行演示以及精要性講解說明,使助訓教師及學生受到啟發與指導,從而參照或仿照進行;三是學生在自訓過程中進行的預設性演示,即學生根據主訓教師預留課題,利用聲像攝錄系統錄制的自訓課件,由主訓教師在主訓課上演示,引導學生從自身出發接受實訓。
助訓演示,由助訓教師進行。助訓演示分為預設性演示與學生現場演示。預設性演示以學生自訓的成果為主進行加工制作,由助訓老師按課題需要及主訓要求進行演示講解,選擇性在其中,代表性也在其中。現場演示,即提出課題,組織學生在課堂上演示。
自訓演示,由學生根據主助訓教師所留課題,在自訓過程中進行,學生間互相演示,互相糾正,自訓教師予以組織和必要指導。
2.討論。討論是實訓教學的重要方式。教師組織學生就實訓課題進行討論,就如何演示導論,就演示情況討論,對點評及反饋情況進行討論,要發言,要寫提綱,討論中有分析、有說明、有論證、有技巧等,并要求學生以演示助討論。這樣的討論本身就是能力的綜合實訓與展示。
3.點評。點評,即對演示及討論做出評論,點評由師生共同參與,教師評學生、學生評教師,學生間互評。點評的一個基本要求,即必須按照實訓課題主題進行點評。
4.反饋。反饋,是啟發、引導的重要方式,是實訓要求與實訓狀況的交流,通過反饋看實訓達到的程度。學生通過反饋按演示標準進行自我調整,反饋的過程是實訓效果對象化,是實訓行為對象化,反饋的手段是互查互看,通過聲像攝錄,學生自視自聽,發現問題自己校正,也可以由教師指出,并給與針對性修正意見。
這四種方法在實訓過程中,可以在某個單元中側重實用,也可以交替、綜合使用。
實踐證明,三位一體的實訓方式和多元合一的實訓方法,能夠實現預定的實訓教學目標,完成“行為導向”的營銷策劃課程實訓教學任務,這是一套卓有成效的方式方法。可能會有一些不足和弊端,我們會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 ]楊大蓉.基于項目設計和體驗式教學的營銷實訓設計思路.經濟研究導刊,2012,(21).
[2 ]劉滿芝等.基于“SPM模式”的營銷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研究.煤炭高等教育,2013,(06).
[3 ]王瓊.論營銷策劃課程實訓中的時間控制.科協論壇,2007,(08).
[4 ]劉寶金,王琛.談“行為導向”的營銷策劃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對策.中國職工教育,2014,(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