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梅
隨著中國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教學憑借著科學性、先進性、生動性和主觀性的優勢特點,逐漸被傳統課堂接納,并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處在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好奇心強,模仿力強,好動,但是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多媒體的利用,不僅給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覺、聽覺環境,很好地彌補了傳統教學的不足,而且還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多向發展。
一、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如,在教學“Can I help you?”時,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了他們最愛看的《蠟筆小新》中小新和媽媽購物的情境,掐掉了任務對話,讓學生為動畫片中的人物配音。過程中,學生欣喜不已,情緒高漲,平時不愛發言的學生都躍躍欲試,這一下子,課堂就真正成了他們交流的場所了。利用對多媒體創設虛擬、逼真的情境,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使他們不由自主地融入情境之中,激發他們交流的欲望,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交流中,將“要我說”轉變成為“我要說”“我想說”。
二、利用多媒體活躍英文字母
多媒體,它集文字、圖像、影像、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功能為一體,交互或共同出現,能夠較長時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是說的藝術。語言的優美,聲調的活潑,能夠給學生美的享受。因此,我在教學中會經常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英文的歌曲,如《字母歌》。別看單教字母發音很難,學生不容易記住,但是只要一唱歌,學生們學得可快了。一節課就能輕松地掌握26個字母的讀法;還可通過播放英文動畫片,如《獅子王》等,通過優美活潑的旋律,那內容豐富、集趣味性和故事性一體的動畫片,為學生創設一個學習語言的自然環境,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設置教學懸念
在課堂教學中設置學生無法回答的,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就會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啟發學生積極地思考,主動展開思維,調動知識儲備,為獲得新知而創造性地聽、疑、答,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學“Banana”時,我利用多媒體做了一個課件,以此來引出課題。大屏幕中央,是一點黃。”“What is this?”先拋出問題,讓學生猜測。學生的答案很多。我再移動鼠標,黃色的范圍逐漸變大。有的學生已經猜到是香蕉了。最后,香蕉的全貌展示在了學生面前。猜對了的學生興趣盎然,歡呼雀躍。
參考文獻:
魯子問.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理論與實踐[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4.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