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惠
實施素質教育從根本意義上來講,是要優化教育教學過程,即教學結構。如果語文教師能從學科特點出發,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激發學生的興趣,那么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會技能、方法,培養良好的習慣,發展創造性思維。下面是這幾年來我在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方面的思考,在此與大家探討。
一、優化課堂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行程中的向導。于漪先生在1994年的一篇文章中談到語文教學的實效時曾提出“首先要明確教什么,達到怎樣的目的”的主張,并且具體闡述道:“每篇課文的教學,每堂課的教學,必須有明確的目的。”
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努力改進課堂教學,整體考慮知識與能力、情感態度與和價值、過程與方法的綜合”。其中“知識和能力”屬于教學目標的基本層面,是語文學習的基礎,是考量教學效果的主要顯性因素;“過程和方法”是語文學習的重點,它是隱性的,但其作用極為重要。“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新課標突出強調的目標,內容是隱性的而其形式是外顯的,它是語文學習的動力,也是人的發展所必需的。因此,擬定教學目標時要全面,要將三個維度的目標相互滲透,有機地融為一體:目標設定要合理,不拔高、不牽強;目標設定要靈活,就是在設計時,不能把教學目標定得太窄、太死,要能隨機調整,甚至讓學生參與到確定教學目標中來,注意教學目標的生成性;目標設定要適當,即教學目標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又要符合學生實際,還要考慮學生的差別,設層次性目標。
二、優化課堂導入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能否抓好上課的開頭,即在上課一開始就要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這對一堂課的成功至關重要。因此,具有針對性的導課才能滿足學生的聽課需要;富有啟發性的導課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具有新穎性的導課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指向;具有趣味性的導課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具有簡潔性的導課能夠節約學生的聽課時間。為此,教師應重視課堂導入這一環節。
課堂的導入必須符合教學的目的,符合教學內容本身的科學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從課型的需要入手(如新授課、講授課、復習課),做到短小精悍;形式要多種多樣。
三、優化課堂提問
古語亦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陶行知先生講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由此可見,提問是教師最重要的語言活動,是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教學過程中師生進行思想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
設計課堂提問應注意以下幾點:
1.設計的問題要新奇。就是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新意,出乎學生意料,能促進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尋找答案。如,《鯨》一文,我在學生了解鯨的外形、鯨的種類、鯨是怎樣吃食及鯨是怎樣睡覺后,我設計了一個問題:這么大的鯨是怎樣生小鯨的?學生感到問題很新奇,立即展開激烈的討論。
2.設計的提問要有容量。有容量的問題,能促使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廣闊的思維空間里馳騁,多角度、多渠道、多人次去解答。如,教《凡卡》一文,我設計了一個問題:作者為什么用凡卡的夢來結尾?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提出后,學生帶著問題認真閱讀了課文,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充分調動學生說話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3.設計的問題要有啟發性。啟發性的問題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能夠誘發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達到非說不可的境地。如,在教《燕子》一文時,為了讓學生欣賞課文的語言,并懂得作者如何運用修辭手法把燕子活潑的樣子生動地寫出來。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啟發學生非說不可的問題:如果讓老師來描寫燕子,我會這樣寫,一身羽毛,一對翅膀,再加上尾巴,湊成了一只小燕子。你們看,是老師說得好,還是書上說得好呢?為什么?學生一聽立即會感到老師說得不如書上寫得好,隨后他們就會急著去看書,研究書上這樣寫的好處。這樣,就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設計的問題要有創新性。教師的課堂提問,更要著眼于創新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開拓、進取、探索等優良學習品質的形成。如,在教學《跳水》一文時,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除了船長用槍逼孩子跳水的方法外,是否還有更好的方法救孩子呢?經這一問,學生有了擴展思維的空間,產生大量新奇獨特的構想,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因此,點燃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總之,課堂提問的設計是一種藝術,是一種艱苦的創造性勞
動,教師只要精心設計提問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的效果。
四、優化課堂結尾
引人入勝的開頭,對于激發學生、引起興趣、提高求知欲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設計好一個耐人尋味的結尾,對于幫助學生總結重點,理清脈絡,加深記憶,鞏固知識,更是余味無窮。結課主要有兩種形式:“認知型結課”,即鞏固所學知識,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程的要點上去,并盡可能提出新問題,把學生剛學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新問題中。“開放型結束”,即不只限于對教學內容要點的復習鞏固,而要把所學的知識向其他方向延伸,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引起更濃厚的研究興趣,或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
五、優化板書設計
板書的設計也是語文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板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的微型教案。它能將課文內容系統化、條理化,有助于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有助于讓學生的思維產生聯想,讓審美觀點受到感染和熏陶。
板書設計可從題目入手,抓關鍵字眼;可從文章主要內容入手,抓住文章梗概;可從重點段落入手,抓重點詞語;可從層次結構入手,抓文章思路。具體采用哪種方式,要根據文章的類型和內容而確定。無論采用哪種方式設計板書,板書必須做到為教學目標服務,簡明扼要,具有系統性、條理性、針對性、啟發性和審美性。
編輯 薛直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