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力威
問題情境就是在教學內容和學生求知心理之間制造一種“不協調”,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的過程。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能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思考欲望,使學生明確目標,給思維以方向和動力,對數學的學習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比賽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學生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特征,把競爭引入課堂活動,氣氛活躍,并給每一個學生創造公平的機會和條件,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常常創設生動有趣的比賽活動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如,在活動課——統計數表(爭食物)的教學中,我是這樣創設情境的:
現在我們分成五個小組活動,小兔參加第三組,這一組同學幫小兔爭蘿卜;小鳥參加第五組,這一組要幫小鳥爭蟲子;小猴參加第一組(猴:我們一定要得到很多桃子);小貓參加第二組(貓:我們要為得到大魚而努力!),蜜蜂參加第四組(你們可要和我一起爭花朵啊!)。看看這次活動,哪個小組的同學為動物爭的食物最多!通過這個有趣的比賽活動的情境創設,各個小組就開始為小動物爭食物,學生的求知欲望就被激發出來了,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
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每個小學生都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教學中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基礎出發,將數學問題還原為生
活問題,學習的困難就比較容易克服。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注意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既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認識到所學的數學可應用于生活,促進學生學習。
三、通過設置人知沖突創設問題情境,引發探究欲望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創設情境是為了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挖掘學生的智力。創設情境既要引起新舊知識的矛盾,又要引起新舊知識的聯系。為了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促進學生的學習,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通過設置認知沖突創設問題情境。
總之,設計問題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但要力求體現問題的障礙性、趣味性、開放性、差異性和實踐性。對問題情境所隱含的“問題”,不要簡單地直接給出,而是要讓學生在學習實踐活動中自己去發現,去提問題,尋找解決的辦法,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蕓.啟發式教學方法探索:創設問題情境[J].天津教育,2004(02).
[2]季伶俐.淺談數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J].牡丹江教育學院報,2009(06).
編輯 董慧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