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云
摘 要:人們無論干什么事情,總是希望一帆風順,不愿有失敗與挫折,但世上沒有絕對的事情。許多人的成功總是與失敗分不開的。
關鍵詞:失??;成功;學習;嘗試
今天,我們幸福地生活在安定團結的祖國大家庭中。試想一下,如果在二萬五千里長征中,紅軍戰士們在屢次的失敗與挫折中,不吸取經驗教訓,因為失敗就放棄了繼續奮勇前進,能有我們今天安定、富足的生活嗎?這正如有句名諺所說:“失敗是成功之母?!?/p>
一個初學寫字的人,剛開始,他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確拿筆,怎樣書寫一筆一畫。即使老師要手把地手教他,他也還是有學不會的可能,寫出來的字也可能是東倒西歪。但是,如果他不怕失敗,不放棄努力和嘗試,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復練習,終有一天他會用筆自如,并能熟練地寫出一筆漂亮的字來。
一個初學織毛衣的人,剛開始不知道怎樣拿針,怎樣送線,一會兒把針折彎了,一會兒少織一針,一會兒又多織一針,學起來很吃力,但如果對一個不怕失敗的人來說,他不怕織錯,織錯了拆了繼續織,久而久之,他總能掌握織毛衣的方法,并且能織出各種花樣,各種款式的毛衣來。
發明家愛迪生一生中有1000多項發明,許多發明的成功都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他說:“失敗并不代表著不能成功,反而每次的失敗都能使我進步,起碼使我知道用這種或那種方法是行不通的,從而尋找新的方法,直到最后的成功。”
我們有些學生,在學習、生活過程中也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比如,在學生上成績好的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卻可能碰到“難題”,品嘗到失敗的滋味。這對他們來說未嘗不是一種沉痛的打擊。但如果他們能從失敗中振作起來,加強鍛煉,不僅使自己解決了體育上的難題,而且通過體育運動,強健了體質,為日后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也奠定了基礎。在生活上,有些學生家境比較困難,即使他自己很努力地想幫父母改變這種情況,但他還是失敗了。但如果他不害怕失敗,而是從失敗中學習一些東西,他最終一定會成功的。因為他的心靈會在失敗中變得更加堅定和勇敢。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害怕失敗。
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是在不斷嘗試失敗,又不斷從失敗中成長起來的。我們社會的發展,也是在有人不斷流血,不斷犧牲的過程一步步發展起來的。其中存在許多錯誤,許多失敗,但我們并沒有因此而放棄前進的腳步。正是這樣,才有了今天人民幸福祥和的生活,舉國上下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局面。原因何在?正是因為我們知道如何從過去的失敗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完善,不斷地提高,最終獲取成功。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