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莉 王常青
英語整體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是社會發展和中學教育教學目標對外語教學的需要,不應單純被看作是一種教學方法。整體教學是現代外語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研究成果所確定的,主要觀點是:1.部分之和不等于整體;2.語言知識不等于語言運用;3.語言教學目的應是語言運用,而不是語言知識的掌握;4.外語教學應使學生能在實際交際環境中運用語言知識。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抽取吉林省撫松一中高二年級八個班396名學生作為被試,采用英語整體教學法教學,其中198人為理科四個快班的學生,198人為四個理科平行班學生,首先對被試的初始成績進行測試,初測成績采用月考成績作為依據,復測成績采用兩個月后的月考成績作為依據。
試驗用英語測試卷為學校英語督學和部分英語高級教師聯合編制,并請有關專家審閱過,所以采用的試卷內容效度較好。試卷成績采用SPSS17.0進行分析。
首先通過Z=(X-X_bar)/S(X為原始分數,X_bar為原始分的平均數,S為原始分的標準差)公式將英語考試成績轉化為Z分數,然后通過T=500+100Z公式將Z分數轉化成T分數。目前T分數是我國高校統一招生使用的標準分數,建立標準分有助于下一步的數據統計分析。
理科快班和理科平行班級原始成績描述統計分析顯示,理科快班的標準分均值為541.52,標準差為91.89;理科平行班成績均值為458.47,標準差為90.23;理科快班的百分位數分別為:P25=473.59,P50=534.03,P75=618.12;理科平行班的百分位數分別為:P25=379.87,P50=449.94,P75=538.41。
對理科快班與理科平行班初始標準化成績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分析結果如下:理科快班均值為541.52,標準差為91.89;理科平行班均值為458.47,標準差為 90.23;t值為 9.075,雙側顯著性檢驗值為0.001。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初測成績上理科快班與理科平行班的英語成績存在顯著差異,在初測成績上理科快班的英語成績明顯高于理科平行班。
經過兩個月的整體教學后,對理科快班與理科平行班的英語考試標準分數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下:理科快班的平均值為575.99,標準差為56.44;理科平行班的平均值為424.01,標準差為72.51;t值為23.273,雙側顯著性檢驗值為0.001。
通過以上數據顯示,對理科快班和理科平行班實施兩個月的整體教學后,理科快班和理科平行班的英語成績存在顯著差異,理科快班的英語成績依然明顯高于理科平行班。
對理科快班初測成績和實施兩個月整體教學后的成績進行配對分析,相依樣本t檢驗適用于同一組受試者接受前后兩次測驗時的兩次測驗值平均數的差異比較,在調查分析中,用于檢驗樣本在兩種量表分數或測驗分數平均數的差異,相依樣本受試的情況常是同一批受試者或樣本在前后兩次測量值的差異比較(吳明隆 2010)。
對理科快班英語初測與復測的成績分析結果如下:理科快班初測成績平均值為541.53,標準差為91.89;理科快班復測成績平均值為575.99,標準差為56.44;兩次成績配對檢驗的t值為-13.476,雙側顯著性檢驗值為0.001。
通過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理科快班在初測和復測成績上存在顯著差異,即經過兩個月整體教學的理科快班的復測成績明顯高于初測成績。
對理科平行班的初測成績和復測成績進行配對分析,相依樣本t檢驗的結果如下:理科平行班的初測平均值為458.47,標準差為90.23;理科平行班的復測成績平均值為424.01,標準差為72.51;兩次成績配對檢驗的t值為22.879,雙側顯著性檢驗值為0.001。
通過以上數據顯示,理科平行班在初測和復測成績上存在顯著差異,即理科平行班的初測成績明顯高于復測成績。
按照正態分布的原理,把原始分數轉換成標準分數。這種標準分數的平均分500,標準差100,每一常模轉換分數都與該分數以下的考生數與考生總數的比例有確定的對應關系,這樣我們很容易看出考生在全體考生中的位置,較精確地刻劃了考生在團體中的水平。使用標準分后,各科原始分轉換為平均分為500分,標準差為100分的標準分,各科分數就有共同的參照點,也有相同的單位,統一到同一“量尺”上的分數。轉化后的分數更適用于數理統計分析的要求。
理科快班的初測平均成績高于理科平行班成績,但是理科平行班的標準差小于理科快班的標準差,說明理科平行班高低分差距較小,同時百分位數顯示理科快班中高分比較多。
理科快班的英語成績依然明顯高于理科平行班,這種結果可能是由理科快班學生原來的英語基礎決定的,但是下一步進行的配對樣本分析可以清晰地比較出實施整體教學后的效果。
理科快班在初測和復測成績上存在顯著差異,即經過兩個月整體教學的理科快班的復測成績明顯高于初測成績。測試結果表明兩個月的整體教學使理科快班的學生復測和初測時的成績形成了顯著差異,這也說明了整體教學法在理科快班具有一定的適用性。
理科平行班在初測和復測成績上存在顯著差異,即理科平行班的初測成績明顯高于復測成績,說明整體教學法在理科平行班教學的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理科平行班學生原有英語基礎較差,而整體教學又需要學生較好的英語基礎作為鋪墊,這樣導致一些學生理解不充分;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理科生本來大多具有的是場獨立性思維方式,這樣在進行整體教學時可能與學生的思維習慣產生矛盾沖突,但是這種思維沖突反而促進了理科快班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進行整體教學時可能彌補了理科學生的獨立思維的缺陷。這也引發筆者思考,對理科平行班整體教學難度進行調整,可能會取得另一個結果。
英語整體教學法在高二理科快班的實行效果較好,但是在高二理科平行班的實行沒有產生效果,產生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是由理科學生的場獨立性思維習慣及整體教學的難度水平決定的,這也是筆者日后需要繼續探討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