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
基于職業英語教學現狀的交際法語言教學分析
高科
伴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于職業英語教學的要求不斷提高。在英語教學中,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職業學校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成為教育者關注的重點內容。所謂語言交際能力,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在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中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學習一門外語的最終目的就是更好地進行交際。
職業英語;交際法語言教學;交際能力
職業教育已成為我國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專業型技術人才,是實現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教育部提出,在職業英語教育的改革工作中,要將重點放在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上。實際上,職業英語教育想要實現的教育目標與教育部所提出的在外語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即語言交際能力是一致的。目前,我國在職業英語教學中已經將使用交際法語言教學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作為一項重點研究課題,但由于起步晚,方法模式尚未成熟,這項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想要找到契合的教學方法,首先要從現存的問題進行分析(劉芳2008)。
(一)對語法知識理解的欠缺
高職學生雖然有一定的語法知識基礎,但他們實際掌握的內容很少,很多學生對于語法知識中最基本的系動詞、助動詞、謂語動詞等內容都不能熟練掌握,對于再深一點的語法知識甚至一無所知。
(二)詞匯量小,對單詞理解少
大部分學生所掌握的單詞不超過1000個,對這些詞匯的理解與使用更是只知皮毛,僅僅知道某個單詞最基本的一個含義和用法。例如,對于單詞book,它的含義除了表示書之外,還有支票、歌詞、賬本等意思,還可以作為動詞表示預定,但大部分學生都不了解這些意思。
(三)欠缺英語思維習慣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不同的文化傳統,其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都有一定的差異。由于受漢語的影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中式英語,欠缺用英語來思考和表述問題的習慣。
面對這諸多的問題,教師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出科學合理的新的教學方式來最大程度地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交際語言教學法成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最好方法。結合我國職業英語教學多以課堂教學形式為主的特點,做好課堂教學工作,使課堂學習交際化是最好的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的手段(余超2011)。那么,如何做好課堂學習的交際化呢?
(一)積極制造情境進行教學
無論是傳遞思想還是吸收信息,都是在一定的語言情境中實現的,英語教學活動也不例外。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效率都會得到提高。進行情境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方法如下:
1.結合教材內容進行情境教學
3、其他相關控制變量。借鑒王裕等(2016)的研究,本文控制了如下變量:企業規模SCALE、財務杠桿LEV、企業成長性GROWTH、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NCF、營運資本凈值NWC、控制權與現金流分離程度SEP、控股股東性質STATE、投資支出INV。
教材是信息的載體,教師要最大程度地將這些信息活化,將這些靜態的知識轉化為動態的情境,可以進行課文內容的情境導入,也可以采用情境拓展、續寫結局等方式進行各種英語知識的教學,學生在可見的語境中體會語義,從而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交際能力。
2.利用聲像工具進行情景教學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錄像、投影儀等教學手段來輔助教學,這既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較為輕松的學習氛圍,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以輕松、愉悅的心態去學習英語,讓他們的眼、口、手都得到鍛煉。
3.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各種形式的活動
所謂的交際活動是指使用英語與其他成員進行交流,共同完成某一項活動。學生想要更好地學習英語,只靠在課堂上聽教師講解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結合自身的練習,不斷拓寬視野。外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把語言運用到交際中,即語言知識是否能夠轉化為交際能力。要想讓學生把語言知識轉化為交際能力,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組織各種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
(二)英語課前十分鐘活動
教師可以利用上課前的十分鐘時間讓學生用英語做一個課前十分鐘活動,形式不限,可以用英語演講、推薦一本好書,或者唱一首英文歌,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膽量。
教師要根據不同階段學生所學的英語知識來組織交流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交流中。例如,在學習be polite這個單元的時候,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讓小組成員之間交流自己對禮貌的看法,談一談自己關于禮貌的經歷等(潘宏偉2009)。這種活動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生在教師設定的特定話題之下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可以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圖片描述
教師在上課之前收集一些圖片(圖片可以是不同國家的名勝古跡、不同種族的人們、各個地區的植物等)做成PPT,在課堂上播放,播放的時候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例如,這個建筑是哪個國家的?或者讓學生推測圖片中的人的年齡、愛好等,還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些圖片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來編寫一個故事,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語言描述能力。
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能力,教師可以適當加強英語文化背景教學。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不能脫離社會文化而存在的。英語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習英語,也為人們跨文化交際提供了便利。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語這門語言,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滲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識的教學。在進行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就是文化之間的差異所帶來的影響(羅君、鄧蓉、李靜2009)。東西方國家在日常生活、講話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把這些差異羅列出來,彌補學生的知識缺漏。例如,西方人都很注重隱私,如年齡、收入等都是忌諱被提問的,因此在與西方人交流的過程中應避免問這些問題,否則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這些例證讓學生理解中西方國家之間的不同風俗習慣,加強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
英語語言能力培養作為高職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一定要引起教師的重視。在日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和交際能力。
引用文獻
劉芳.2008.體育職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及防治對策[J].科學教育,(6).
羅君,鄧蓉,李靜.2009.職業用途英語應成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主旋律[J].陜西教育(高教版),(2).
潘宏偉.2009.我國高職高專學生職業英語能力培養模式新探[J].瘋狂英語(教師版),(1).
余超.2011.香港職業教育經驗與高校學生職業英語能力的提升[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4).
作者信息:117000,遼寧本溪,遼寧科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