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清
高職本科英語教學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
劉洪清
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要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大學英語課程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要求以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外語水平以及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為目標。結合教學實踐和反思,從教學目標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師自身素養和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學習評價幾個方面進行反思并提出若干建議,以期對改進日后本科英語教學的實施和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借鑒。
應用型人才培養;大學英語教學;教學反思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國際高教界對實踐教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普遍重視,國內諸多本科院校結合自己的辦學特色,積極與當地高職院校合作辦學,培養出了眾多優秀的應用型本科人才。本文在概述學院應用型本科英語教學基本情況的基礎上,結合筆者近兩年的應用型本科英語教學實踐經驗和對上述問題的反思,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對改進日后的英語教學實施和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借鑒,進而培養出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更高的應用型人才。
應用型本科重在“應用”二字,要求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以體現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要求的人才觀、質量觀和教育觀為先導,構建滿足和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需要的新的學科方向、專業結構、課程體系,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全面提高教學水平,以培養具有較強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潘懋元2010)。
筆者所在院校自2014年起,與江西理工大學合作開辦了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基地,招收了工程造價和地質工程兩個專業三個班共122名學生。三個本科班的英語教學基本情況如下:
(一)英語教學的定位比較模糊
鑒于學院初次開辦應用型本科教育,所以基本照搬了江西理工大學的教學大綱和計劃、教學目標和要求。公共英語是公共基礎課,所以學院非常重視四、六級英語考試的通過率,英語教學也偏重于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到底應該怎樣定位應用型本科英語教學,才能培養出真正的應用型人才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學生的英語基本功較弱,對于學習英語缺乏熱情
筆者所在院校學生的高考分數低于二本線,且經筆者了解,多數學生存在嚴重的偏科現象,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和熱情。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既要學習內容不太實用的課文來應付期末考試,又要完成大量閱讀和寫作練習以應付四、六級考試,以致他們產生了學習英語就是為了應付考試的錯誤理解。這是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積極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英語第二課堂學習氛圍不夠濃厚,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
雖然學校的英語協會、英語角都開展了英語演講比賽、歌唱比賽和風采大賽,但是這些活動都主要針對高職學生開展,幾乎沒有針對應用型本科學生開展的英語活動。由此可見,應用型本科學生的英語第二課堂較為單調無趣。此外,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習慣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對課后作業敷衍怠慢,甚至有抄襲作業的現象。
(四)教學手段和方法單一,教師自我發展和教師隊伍建設欠缺
雖然三個班的教室都各自配備了投影儀和音響設備,但是對于英語視、聽、說教學的開展,語音室的數量還是遠遠不夠的,且視、聽、說教學還是停留在教師說、學生聽的模式上。以語言技能的訓練為例,地質工程班的人數為29人,在本班教室進行視聽說訓練尚可;但是造價專業有兩個班級,人數分別為45人和47人,本班教室就略顯狹窄,視、聽、說訓練的效果與地質工程班相比也差了很多。
在師資方面,應用型本科班的英語教師一直從事高職階段的商務英語和公共英語教學,且參加國外學習和專業培訓的機會較少,導致其對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了解不夠,從而限制了其英語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提升(潘懋元、周群英2009)。應用型本科英語教學正處于嘗試探索階段,強大的教學隊伍尚未形成。
(五)學生學習評價和成績評定不夠完善
目前,筆者所在院校對學生英語學習情況的評價主要基于學生的英語成績,其中,平時成績占40%,期末考試成績占60%。平時成績包括考核出勤、課堂表現、作業、期中考試以及自主學習五個方面的成績,符合形成性評價的要求;但是期末考試依然圍繞課文內容進行考查,學什么就考什么。教學對象是應用型本科學生,但是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卻忽視了“應用”二字。
(一)明確本科英語教學的基本定位
應用型本科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因此,應用型本科的英語教學目標也應該圍繞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展開,要符合社會企業的需要和學生自身的可持續發展,不能僅僅教授基礎知識,更不能僅僅為了應付期末考試或者四、六級考試而開展教學活動,而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和專業素質。語言是一種交流工具,只有靈活地運用到學習和工作實踐中,才能充分地發揮語言學習的作用。
(二)創設多樣化的語言輸出情境,培養學生的認同感
針對應用型本科學生的英語第二課堂不夠豐富的現狀,教師應該主動利用英語協會和英語角,開展一些語言輸出的活動,為學生提供鍛煉語言能力的實際情境。同時,學生應加強與其他大學外語協會的聯系,積極參與各類外語活動,盡可能多地接觸和使用英語。
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一方面是因為中學階段的英語基礎比較差,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于應用型本科的認識尚且不足,對于自身和學校的認同感比較低。因此,輔導員、任課教師都應該從多個層面積極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應用型本科教育,加強學生對于自身和學校的認同感。
(三)嘗試多元化的學習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提升
大膽改革現行的英語學習評價方式,在重視理論知識的同時,強調實踐創新能力的重要性,考核學生在學習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綜合能力。學生英語水平的考核形式應該多樣化,可以是筆試,也可以是口試,還可以是個人陳述、小組討論、辯論賽等(林雪燕2011)。
應用型本科教育以培養適合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所以應用型本科的英語教學也應該圍繞這一目標展開,并在明確了教學目標和定位的基礎上,不斷改善教學方法和手段,適當調整教學內容,加強教師的專業技能,采用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和提升,從而為社會培養出具有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優秀應用型人才。
引用文獻
林雪燕.2011.從應用型本科教育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J].集美大學學報年:教師發展研究,(1).
潘懋元.2010.什么是應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1).
潘懋元,周群英.2009.從高校分類的視角看應用型本科課程建設[J].中國大學教學,(3).
作者信息:341000,江西贛州,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