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巧蘭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2003)在對閱讀的要求中明確提出,高中階段學生需掌握閱讀策略,提高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要發展學生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能力。高中英語教材,尤其是高三教材中,文章大多有豐富的內涵,需要教師引領學生理解文章的深層含義。近幾年的高考英語閱讀試題體現了國際文化交流對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三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引領學生在閱讀中審美(林恩玲 2008),從而發展學生的英語閱讀思維能力。
牛津高中英語教材取材廣泛,表達地道,其中不乏一些優美的詞句,以模塊九第四單元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閱讀文章【1】中“A biblical idiom is often an expression that underlines the moral of a story and gives the audience a picture to help them understand the story better.”為例,對 underline 這個詞的賞析,筆者使用了替換法,讓學生想出一些詞來代替它。而學生使用直譯法翻譯成“to draw a line(畫線)”后發現這一意思在這個句子中不能體現出《圣經》習語的功能。這時筆者啟發學生應從underline本身的意思延伸出去,為什么要畫線?無疑,畫線是為了體現重要性。這個詞不僅能生動地描寫《圣經》中的習語,而且在感情色彩上也體現了其重要性。學生在欣賞用詞之美時,筆者引導學生通過想象、體會和比較等一系列感知活動,增加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和感悟力。
在模塊九第一單元的文章中“within this huge country,there are frozen wastes,vastmountain ranges,huge open fields,countless rivers and endless forests.(在這片廣袤的國土上有冰封的荒原,綿延的山脈,遼闊的原野,無數的河流,以及無邊無際的森林)”,作者用了“frozen,vast,huge,countless,endless”五個形容詞來修飾不同的名詞,形容詞使用的準確性充分地體現了作者的寫作風格,也能讓學生體會英語語言的優美。筆者在這一段的講解中讓學生學會欣賞,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文學意識。
閱讀教學若以文體為切入口,可以獲得閱讀和寫作的雙重突破。模塊九的文章大多是說明文。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先讓學生體會說明文的語言準確性、科學性等特點,然后再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理清文章的框架和脈絡。說明文具有一定的知識性和科學性,為了把事物說明白,就需要把握事物的特征來揭示事物的本性。以第四單元的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為例,文章共七段,以總—分—總的結構闡述,這樣文章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thedefinition ofidioms(諺語的定義),第二部分many idioms come from Bible(很多諺語來自《圣經》),第三部分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idioms(學習諺語的重要性)。筆者通過開展多種閱讀教學活動,使學生了解了寫作某一話題或事物的技巧,既完成了閱讀任務,又為下一步說明文寫作做了充分的鋪墊。
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說,學習內容不僅是語法和詞匯,還有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和價值觀念等。筆者在指導學生閱讀的同時,還讓學生體會文字以外的信息,理解其內在的思想和深刻含義,使英語的跨文化交際功能得到發展。模塊九第四單元文章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講述的是《圣經》諺語的來源和發展。筆者在進行文章閱讀之后,利用諺語擴展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語言和文化不可分割,英語諺語是英語國家人民的智慧結晶,學習英語諺語是英語學習者了解英語國家文化的重要源泉和途徑。學習一門語言也要學習這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在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教學過程中,筆者還給學生補充了其他的《圣經》中的諺語,如“It is better to give than to take.(給勝于索?。保Z出《新約全書》(the New Testament)《使徒行傳》(Acts)中的第二十章第三十五節,原句為:In all this I have given you an example that by such work we must support the weak,remembering the words of the Lord Jesus,for he himself said,“It is more blessed to give than to receive.”(我凡事給你們做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住主耶穌的話,他說:“施舍比接受更有福?!保┯秩?“Awolfinsheep’sclothing.(披著羊皮的狼)”,這個諺語源自耶穌在加利一帶傳道布教,收了很多信徒。有一天,他對信徒說:“Beware of false prophets,which come to you in sheep’s clothing,butinwardlytheyareraveningwolves.”
通過對文章內容的延伸,讓學生充分領會諺語中所蘊涵的豐富的思想內容,領略西方文化的魅力。這種教學方式對于發展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閱讀是語言的輸入過程,輸入的目的是為了輸出,輸出的形式可以是多樣的,從不同的角度審美,不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更有助于增強其欣賞美的能力,促進學生英語閱讀思維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