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東陳初級中學佘勇
老課文新教,走出“教教材”的魔影
☉江蘇省如皋市東陳鎮東陳初級中學佘勇
從教多年,經常遭遇老課文,有些課文已經教過好幾個版本了,比如《老山界》《背影》。這些課文,有的語段都能夠背下來了。在要求學生背誦重要語段的時候,自己先背誦給學生們聽,讓學生驚訝贊嘆一番,自己也沾沾自喜。
然而,靜下心來,回顧自己的教學歷程,觀照自己的教學活動,對照《語文課程標準》,我不禁問自己:在新課程環境下,我教這些老課文時又該有怎樣的改進?怎樣落實“過程和方法”?是“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
回想起以前的教學過程,我盡管數次教學都采用了新的方法,注意了教法的更新,但始終在“教教材”。
第一次教《老山界》,我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講解字詞、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點,并在課堂上當場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那次課受到學校領導、前輩、同行的充分肯定,認為我基礎抓得扎實。學生掌握了作者選用的詞語,理解了文章的內容以及寫作章法,對有些句子還能當場背誦,但學生的閱讀水平是否提高無法知道,因為教材上的選文都是我講完的。
換教學大綱的第二年,我又教了一次《老山界》。這一回正是提倡改進教學方法的時侯,我給這篇文章設計了十多個問題,讓學生先練習,再講解。這一回,我又得到了肯定,說是注意開發學生的智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技能,并且還被選拔去區里參加比武。讓學生先練習,再講解,確實是個好辦法:我從學生的練習中,發現了學生思維中的亮點,同時也發現了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種種不足,比如用語不夠精當,比如回答問題的條理不清等。但是,事后發現,學生對課文的學習,僅僅注重老師設計的問題,至于其他,無所涉及。
九年制義務教育開始了,洪氏蘇教版實驗教材以全新的理念為廣大語文教師所歡迎。我們拿到教材的時候,教研室張啟忠老師專門召集初中教師舉辦了一個教法講座。“扶放”的理念讓我的眼界又開闊了一些?!独仙浇纭纷鳛椤胺鲎x”課文,讓我作了“扶放”的教學嘗試。我在組織教學的時候,精心研究教讀重點,精心設計“扶手”式的助讀問題,安排一些難度較低的開放性問題,當時的效果很讓我激動。后來,以此為支撐的教學論文《探索扶讀技法,重視扶讀課的教學》獲如皋市一等獎?!胺鲎x”方式的使用,讓我開始關注如何指導學生的語文學習。因為我不可能給學生講很多文章,學生跟我的時間僅一到三年而已,就算我有一桶水,全部倒給學生,也只是一桶水而已。教給學生讀書的方法,“授之以漁”,才會讓他們終身受益??!
但是,畢竟自詡的“一桶水”存放久了,學習不夠,“授之以漁”的實踐不是很理想,教學中偶有心得,終因缺乏理論的因素而不能成篇。
新課程理念中關于教師應如一枚火箭的比喻讓我銘刻于心:當今的教師不只是傳遞文化,不只是訓練學生今后人生路上所需的各種技能,更是學生成長的人生導師;不只是傳承過去,更重要的是開創未來,像火箭一樣把希望送上天空,同時提升自己人生的價值。至此,我才理解了“教學相長”的真正內涵。
教學不僅是一個流程,還是師生互動的過程,師生雙方都需要解決方法問題,教師更需要解決理念問題。在教學理念上,是“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是幫助學生掌握知識完成學習任務還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完成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歷練?怎樣用最少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收獲?魏書生的實踐是,把時間交給學生,把學習的內容布置給學生,教師僅用一點點時間與學生作必要的學習交流。從整個流程看,完成同樣的教學任務,魏書生占用的教學時間最少;從學生的學習過程看,學生自主地解決了相當多的學習任務,其過程中有自主探究,有合作學習。魏書生用有限的幾節課講完了一冊教材,當然稱得上“高效低耗”。反觀我們平時諸多的教學行為,有些課堂教學,不能說無效,但“收效甚微”的評價還是恰如其分的。觀念陳舊,教學手段陳舊,以不變的心態應對新的形勢、新的教學對象?!敖虝场闭f得多么形象啊。像許多的手藝人一樣,幾十年如一日,不管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工藝材料甚至手藝的水準都不會發生變化。就像泥瓦匠,泥磚換成預制塊,砌墻的手段還是一樣的。為了解決“低效”甚至“無效”的問題,加班加點,加大作業量,效果卻不明顯。
檢討我們平時的教學活動,我們需要“有效教學”的理念,需要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努力地實現從“教教材”向“用教材教”的行為轉變。與老課文相遇,需要經常反思,我們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改變了嗎?與以前的教學行為相比對,我在處理教材上有了怎樣的更新?在設計師生活動時有了怎樣的新的構想?我的課堂教學“有效”嗎?學生得到了什么?
有效教學的理念源于20世紀上半葉西方的教學科學化運動,在美國實用主義哲學和行為主義心理學影響的教學效能核定運動后,引起了世界各國教育學者的關注。20世紀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論中占主導地位的教學觀是“教學是藝術”。但隨著20世紀以來科學思潮的影響,以及心理學特別是行為科學的發展,人們意識到,教學也是科學,即教學不僅有科學的基礎,而且還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研究。
“有效教學”理念首先需要我們關注教學效益,要求我們要有時間與效益的觀念,不能簡單地把“效益”理解為“花最少的時間教最多的內容”。教學效益不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而是取決于對單位時間內學生的學習結果與學習過程綜合考慮的結果。“有效教學”理念還需要我們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首先,要求教師有“對象”意識。教學不是唱獨角戲,離開“學”,就無所謂“教”。關注學生的發展是時代的要求,是新課程的要求?!坝行Ы虒W”理念更需要我們具備一種反思的意識,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學行為:“我的教學有效嗎?”“什么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有沒有更有效的教學?”只有確立了正確的理念,找到了正確的方法,才能解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原則。我們要布置那么多的作業干什么?我們的教師又何須擔心學生理解不深,“吃得不透”?
與老課文相遇,我們要極力避開老觀念、老教法,要教出新意,教出新的效果,雖是舊瓶,但要裝上新酒?!鞍倌陿淙恕?,關鍵在“樹”字。譬如編筐的,要編出新意,才能走進國際市場,如果編出來的還是二十年前的筐,能夠賣給誰呢?教師的工作是人才培養,需要關注未來的人才走向,如果還用陳舊的教學理念、教法指導今天的教學活動,培養未來的人才,那可真的是誤人子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