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曉斌(重慶市萬州分水中學,重慶 萬州 404100)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實踐活動體會探討
余曉斌
(重慶市萬州分水中學,重慶 萬州404100)
摘要:根據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構建輕松、和諧、民主、愉悅的高效課堂,是化學教師一直在研究和實踐的的新課題。本文就如何將自主、合作、探究等教學理念轉化為高效的課堂教學行為及構建化學高效課堂的措施、方法進行了初步的探究。
關鍵詞: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72-01
德國教育家斯普朗格說過:“教育的最終日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chuàng)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新《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這三個維度對高中化學教學提出了具體的目標要求。培養(yǎng)更多思路開闊、反應敏捷的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品質和能力的個性化發(fā)展的高素質人才,打造高效的化學課堂,是化學教師重點探究的新課題。作為化學教師,如何打造高效的課堂是值得我們共同思考的問題。下面淺談我對這個問題的幾點看法。
1.課堂模式傳統,氣氛不活躍
近年來高考壓力不斷增大,很多學校的教學理念逐漸向著“萬般皆下品,唯有分數高”的方向轉變,課堂的設置也不斷圍繞著考試內容更新,一再增加教師和學生兩方面的壓力,而不去尋求教學形式上的創(chuàng)新,又由于化學學習的難度不斷加大,涉及復雜的實驗和方程式的記憶,很多學生“談化學色變”,甚至對化學的學習產生了抵觸心理,而化學教師則保持著一貫的嚴厲作風,在授課形式上往往采用單純的“灌輸式”教學方式,課堂中缺乏師生之間的互動,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起不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注重知識的記憶,忽視能力的提高
盡管應試教育與新課改要求出現了某些方面的沖突,但近年來隨著對化學教學改革的不斷探討,很多改革方案也被推入了當下的高中化學課堂,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作用,但是很多的改革緊緊是形式上的敷衍,并沒有針對化學教學的特點和高中生的發(fā)展方向來進行改革,例如課堂的教學過于注重知識的記憶,而對于記憶的形式和檢測的方式則沒有很大改變,很多時候忽視了學生能力的提高,且課堂的設置只圍繞高考內容,嚴重脫離了實際生活,缺乏實驗的訓練,這些問題都成為當今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的阻力。
1.改變教育觀念。教師要變傳統“標準”型教育觀為創(chuàng)新型教育觀;變“師道尊嚴”為師生民主平等的師生觀;變應試教育觀為素質教育觀;變傳授知識的教學觀為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的教學觀。在中學化學教育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提高化學科學素養(yǎng),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要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活動和積極探究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和體驗探究過程,獲取知識,同時還應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以及價值觀的形成。
2.創(chuàng)新處理教材。高中化學課程改革將教材分成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必修模塊所涉及的內容基本覆蓋了初等化學的所有領域,并在初中化學的基礎上起到鞏固和提高的作用;選修模塊各有自己所側重的方面。新課程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新教材內容的編排不一定都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有時需要教師對其進行適當調整與重組,使之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發(fā)展需要。例如,教師可以增加反映現代化學科技新進展的知識,如高分子污水分離膜,海水淡化,太陽能利用,納米材料的發(fā)現和應用等;反映生活中會接觸到的各種各樣的化學物品,如鍋、盤、碗、碟,炊煮燃料,各種調味品,洗滌用品,化妝品等;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化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有趣。
3.創(chuàng)設高效率的問題情境。一個好的問題情境,能吸引學生的身心,讓學生主動關注學習的內容,能喚起學生的學習經驗,為學習新知拋磚引玉,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思考。教師在設問的過程中要講究提問的形式,要遵循提問的原則,要選擇提問的角度,要錘煉提問的語言;教師在組織研討過程中要有明確的主題,要給充裕的時間,要努力創(chuàng)設平等、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要大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精神和質疑的勇氣,要對學生進行激勵性的評價。
4.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化學教學方式,是單純由教師進行講解,不能使學生真正的理解和掌握化學知識,不能進一步的進行學習和探索,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化學學習。而在化學課堂上增強實踐活動的體會,就會大大的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通過實踐活動,切實的感受化學,能夠充分的理解化學知識。能在不斷的發(fā)現和探索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能不斷的對生活中的化學現象進行研究和探索,能不斷的提高學生在生活中的主動研究、探索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化學的學習,提高化學的學習效率。
5.聯系生活,讓學生學到有用的化學。化學是與生活緊密相聯的一門重要的學科,因此,必須加強指引學生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進行實踐活動的研究,切實的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能讓學生不斷的對生活中進行化學知識的學習,真正的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感悟生活,在生活中掌握化學的知識。能切實的關注生活中的和新聞中的有關化學知識的問題,讓學生不斷的根據了解進行化學知識的創(chuàng)造。在生活中不斷的進行創(chuàng)造,才能在根本上促進學生在課堂中對化學知識的學習。學生通過對化學的學習和了解,能與生活中的事件緊密相連,在很大程度上會增加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關心,使學生真正的學以致用,不斷的進行探索,不斷的在生活中發(fā)掘蘊含的巨大的化學的知識資源,能使學生真正的進行創(chuàng)造,能從根本上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興趣,真正的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有著多種多樣的構建方法,高中化學教師應當根據現實需求和教學現狀,有選擇性的、有針對性的加以取舍,只有這樣才可以構建起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楊寧.高中化學高效課堂實踐活動體會探討.課程教育研究[J].2014
[2]趙紫云.關于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幾點思考.新課程學習(上)[J].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