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莉(重慶市渝北區實驗中學,重慶 渝北 401120)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認識思考
華莉
(重慶市渝北區實驗中學,重慶 渝北401120)
摘要:教學要圍繞課堂進行,而課堂中進行知識的傳授必須要有效。當前,初中數學課要以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和方法來進行教學,以便促使教學的有效性發揮。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廣大教師最為關心的問題。采用實例法、邏輯分析法、文獻資料法等,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展和有效性進行分析,并通過多年初中數學教學的經驗,提出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性教學的見解。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5)05-0175-01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與推進,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已越來越靈活,并逐步由傳統教學中強調知識的結論性轉變為強調知識觀的多維性。為了適應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要求與新課改推行的總目標,需要通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來實現。因此,初中數學教學需要重視課堂教學的優質與有效,并不斷尋找新的數學教學模式,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般來說,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影響著教師的行為。黨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樹人”寫入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明確為現代教育的根本任務,新課程更是以關注人的發展為核心。因此,教育工作者就要積極地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學術思想,為課程改革保駕護航。作為一名一線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不斷學習相關的知識,更新教育理念,既要在教學實際操作過程中強調數學方法的靈活與多樣,還要不忘數學思想的靈魂作用。用自身過硬的基本功化解學生面臨的疑惑與顧慮,用心培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最終形成對學生個體發展、社會發展有良好作用的素養。
初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些生活經驗和科學基礎,因此,靈活使用教材,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身邊的素材,更容易激發學習興趣。正如教材的選修部分,內容上反映了重要的數學思想,又有很大的應用價值和可操作性,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提供了必要的數學準備,也為獲得更高的數學素養奠定了基礎。因此,教師要靈活的使用教材中的課例,培養學生主動探索,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以及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解決問題的習慣。另外,也要大膽嘗試課堂改革,例如:學案導學、自主探究、展示點評等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數學活動的空間,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真正的動起來,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必備素養。
信息技術的多樣化、快捷化、交互性都為數學教學的發展注入了活力。初中數學教材中非常注重信息技術與課程內容的有機結合,這種結合有利于學生認識數學的本質,提高數學素養。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可以借助各種數學教育技術平臺,豐富教學資源,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運用計算機、網絡等進行知識的發現和探索。如今的課件、信息技術的運用,給教學帶來了新氣象。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運用信息技術的特性為教學增添色彩和生動,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數學探索提供了新的平臺,新的機遇。
新課標下,要求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去進行課堂教學,要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才能,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激發起學習興趣,并一直保持下去。那么,在課堂教學中,就需要教師去營造一定的教學情境,來讓學生養成這種學習習慣,可以從以下兩方面來進行引導:
1.營造歡快和諧的學習氣氛。作為初中數學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抓住初中生愛玩的個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營造出歡快和諧的學習氣氛,讓學生在自由、寬松、和諧的氛圍中進行自主性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還能讓學生在自由的氣氛中學會互動交流,提高自身的創造力。
2.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激起學習興趣。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之我見情境創設的關鍵在于以情激趣,就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創造有趣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激發起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要注意提問的出發點,并且提出的問題也要擊中學生思維的燃點,能快速激發起學生的認知系統,讓學生萌發起學習的興趣。教師并加以及時的鼓勵和肯定,就會給學生樹立起學好數學的信心,這樣一引導,學生的思維就會完全沉浸到課堂教學中去,就會根據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去主動思考、主動探究,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能否有一個巧妙、新穎而有效的導入直接關系到整個課堂教學的成功。導入巧妙有趣,能夠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的思維聚集在新知的學習上,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參與程度高,自然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亦然。因此,要實現有效教學,我們就要重視導入環節的設計,以此來激發與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我們正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來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新知間制造懸念,使學生進入“口欲言而弗能,心求通而未得”的憤悱狀態,這樣自然就可以激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使學生帶著明確的目標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如此教學,學生參與積極性高,教學參與度高,目標明確,更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數學學科本身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因此也可采用實驗導入法,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與趣味性,這樣不僅可以激起學生主動求知的積極性,而且學生通過認真觀察與思考,可以從實驗中獲取大量直觀認知,更加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在紙上任意做一三角形,將其三個角剪下,然后將這三個內角拼在一起看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度。由此實驗來導入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學習自然水到渠成。
總之,初中數學是初中教育階段的主要課程,是培養初中生邏輯思維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的重要課程。為此我們要認真地體會新課標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對數學的整體認識,鍛煉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應用意識,促進學生的科學觀的形成,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王維志.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途徑的探討.中國科教創新導刊[J]. 2014-02-21.
[2]李建霞.試論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現代企業教育[J].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