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慧,陳曉兵,朱全銀
(淮陰工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江蘇淮安223003)
IT行業的飛速發展要求計算機專業大學生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然而大學里的實踐環節的內容和方法往往落后于IT企業的設計理念和工程化的方法.許多高校的畢業生進入軟件企業后,在較長的時間內仍需要再學習、再培訓才能勝任崗位工作,這使得人力資源成本大大增加.盡管高校軟件專業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但是往往因為缺乏實踐經驗而不能滿足軟件企業的實際需求,究其原因是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同軟件企業人才需求之間存在矛盾.高等院校應該結合軟件人才的培養目標,主動聯系IT行業的企業,積極開展校企合作,把學生和青年骨干教師送到軟件企業去實訓,或聘請一些來自軟件企業第一線的技術骨干參與課程實踐教學,同時,軟件企業也應該積極參與到大學生的實踐教學與能力的培養中去[1].因此,對軟件人才培養中的實踐環節進行改革和探討,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是當前提高軟件專業就業人才培養質量的迫切需要,同時也是服務地方經濟的必然要求.
為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地方本科院校應該確立軟件人才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為:基于校企合作,強化項目訓練,加強國際交流,培養社會需要的應用型軟件開發人才.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是:(1)校企合作.和國內或當地知名的軟件企業或者軟件園的相關企業進行合作,聘請軟件企業的相關人才來校和本校老師一起為學生開展實踐環節課程,或者輸送學生到相應的企業進行課程學習和實習,這樣就可以借助軟件企業先進的軟件開發技術和項目管理經驗,為學校培養師資、制定軟件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提供支持,并對軟件專業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進行動態質量管理,從而確保軟件人才培養的質量[2].(2)重視國際交流.通過與軟件技術先進的國家進行教育合作,引進其成功的軟件專業人才培養模式[3].如采用印度 NIIT(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課程教學模式,以項目任務為核心,教室機房一體化,采取邊教、邊學、邊做的方式,學習最新的軟件技術.
人才培養模式的確立體現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上.學校和企業兩方應該聯合起來,依據產業發展趨勢和人才市場的需求來共同制訂軟件人才的培養目標和培養方案,培養既有較寬的知識面的理論基礎知識,又有從事軟件開發、系統維護、項目管理等相關工作的能力和較強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軟件工程技術型人才.校企雙方應簽訂穩定的、有效的合作協議,軟件企業作為高校軟件人才培養的實習基地.在軟件人才培養方案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前三年主要以理論課程學習為主,實踐課程為輔,在大一、大二寬口徑培養的基礎上,大三設置了專業課程,如軟件工程、需求分析與系統設計、系統分析與建模、軟件開發技術、軟件測試技術等課程,強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的原則,對于實踐性強的課程,配置了同等課時的實驗教學,必要的話可以加上1到2周的課程設計等實踐教學環節.第四年學生的實訓、教學實踐、畢業設計等實踐環節在軟件實習基地進行,這一年的教學任務由校企雙方共同完成,從而能夠充分利用軟件企業的資源優勢,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學生在校課程學習時間為三年,在實習基地的學習時間為一年,即形成“3+1”的人才培養模式.
軟件實踐教學體系是指將軟件人才培養中的實踐教學環節按照一定的規律和模式,統一進行規劃和安排[4].目前,各高校都有自己相對穩定的軟件實踐教學體系,但現有的實踐教學體系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1)實踐教學內容比較陳舊,連續性較差,項目的選取具有局限性;(2)軟件開發過程的組織具有隨意性,缺乏與企業合作的項目訓練基地[5];(3)軟件開發的過程和方法和軟件企業的方法之間具有差異性.因此,需要對現有的實踐教學環節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來建立軟件實踐教學體系,改革應遵循以下幾點原則:
(1)系統性:把實踐教學體系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一個子系統來研究,以培養應用型軟件人才為目標,通過大學四年的學習,學生應具有全面而系統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
(2)系列性:要進行不斷線的連貫性的實踐教學來培養學生某一方面能力,使學生在此方面具有較系統的理論知識和扎實的實踐能力.
(3)實戰性:開展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環節,在軟件項目的選擇、組織、開發方法等方面以真實的項目對學生進行模擬訓練,使得學生的職業技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升就業競爭力.
根據以上原則,可以把軟件人才培養中的實踐環節劃分為課程實踐環節和技能實踐環節兩大類,其中課程實踐環節包括課程實驗、課程設計,技能實踐環節包括實訓、教學實踐、畢業設計等.課程實踐環節主要在校內實驗室或實訓基地進行,按照實踐教學體系建立和改革的原則,對現有的課程實踐環節進行完善和改革.對于技能實踐環節,則以校企合作的方式開展,使得學生在大學的學習階段就能夠完成職業技能的培訓,從而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
實踐教學中的考核方法是實踐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的環節.針對不同類型的實踐教學環節制定不同的實踐考核方法,實踐考核方法要體現在對實踐環節過程的考核上.對于課程實踐環節,其考核方法主要由教師在校內進行,其考核的重點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術和方法的應用能力,初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對于技能實踐環節,通過校企合作的實踐環節考核方法,即在學校和軟件實現基地的共同管理下,對學生的實踐環節進行管理和科學的考核.實訓、畢業設計的過程大致分5個階段,分別為需求分析、項目設計、系統實現、系統驗收和項目答辯.指導教師應當明確任務,在每個時間段要完成哪些相應的工作,抓住實踐過程的每個環節,抓住了過程就等于抓住了結果.
技能實踐環節分為實訓、教學實踐、畢業設計三個環節.基于校企合作的技能實踐模式對于有效縮短學生就業和企業需求之間的供求距離,幫助學生順利從學校跨入到企業,從而快速適應崗位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學實踐的目的是拓展學生的視野,通常以參觀考察的方式進行.所以一般需要聯系多家具有一定規模的軟件開發企業,讓學生以參觀考察的方式體驗軟件企業的氛圍,了解當前流行的軟件開發工具和平臺以及軟件需求的最新動向,為后續培養學生軟件開發方面的興趣打下一定的基礎.同時要注重引導學生依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選擇個人常用的軟件開發平臺,鼓勵學生在自己選用的平臺上進行軟件開發.深入到軟件實習基地、政府機關或企業單位,充分了解軟件企業的項目組織模式和開發方法,了解企事業單位的軟件需求,從而使得實踐教學環節具有實戰性和針對性.
實訓以服務于企業為宗旨,以提高培訓對象的職業技能為目標,主要針對在校學生缺乏項目實戰經驗的問題,精心制定合理的實戰訓練項目.以參與實際項目開發為背景,以軟件企業需求為導向,在校企雙方的共同管理下,按照軟件人才培養目標,對學生進行職業技能訓練的教學過程.學生在此過程中分別擔任不同角色,以團隊形式進行項目分析、方案設計以及程序編寫和系統交付等所有過程.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開展實訓.一種方式是和專業實訓公司合作.學校和專業實訓公司(ATA公司、微軟公司)的實訓團隊進行合作.企業實訓團隊利用公司完善的教學實例、真實的企業運行環境和校內的實訓場地,對學生進行專業實訓.另一種方式是由具有豐富研發經驗的教師組建實訓小組.實訓小組的組建遵循仿真性和先進性的基本原則,要有意識的設計和營造企業文化,提供具有真實而綜合的職業環境.
作為實踐教學最后一個環節的畢業設計,只有和學生的實訓環節相結合,才顯得更有意義.目前很多高校的畢業生如果不考研的話,在大四的第一學期開始就參加各種招聘會找工作,在第二學期的時候又忙于去單位培訓、實習,這樣使得他們根本就沒有足夠的精力和時間來完成畢業設計工作,因而導致畢業設計和論文的質量得不到保證,嚴重地影響了畢業設計工作.在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環節中,畢業生有機會到軟件企業扎扎實實地進行專業實訓與畢業設計[6].在這個過程中,軟件企業指派經驗豐富的軟件工程師來指導學生,學校則在宏觀上進行時間和進度安排.通過實訓和畢業設計環節,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結合實際開發的項目,在雙導師制下能夠較好地完成畢業設計與論文工作,能夠保證論文的原創性,提高畢業設計和論文的質量.同時企業也可以依據這個環節來挑選自己滿意的學生來就業或者推薦學生去其他單位就業,這樣也解決了部分學生的就業問題.
人才也是一種產品,作為人才的產出者,很多重點高校已經占領了高端市場,高職院校也已經搶先一步,占領了低端甚至中低端市場.目前的中端市場還在,我們地方本科院校應當盡快地完成自身的調整,加強校企合作,努力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軟件人才.目前,我們借助于和企業開展合作,確立了校企合作的軟件人才培養模式,并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較強,就業前景廣闊,就業后能較快勝地任崗位工作,企業也因此受益.
[1]游靜,盧瑩,徐守坤.從就業形勢看地方本科院校計算機專業教育[J].計算機教育,2009,(8):11-13.
[2]雷建云.淺談高校計算機專業軟件實踐教學體系的建立與實施[J].計算機教育,2009,(8):110-111.
[3]賈曉輝,劉風華,郭清宇.軟件工程專業實訓基地的建設與實踐[J].計算機教育,2009,(8):116-117.
[4]張靜,吳波.軟件專業人才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6):107-108.
[5]羅守山,雷敏,劉禾,等.借鑒發達國家工程教育經驗,探索軟件工程人才培養模式[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1):170-174.
[6]何火嬌,楊紅云,艾施榮,等.校企合作培養軟件人才創新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