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云鵬,韋冬莉
(1.廣西壯族自治區道路運輸管理局,廣西 南寧 530021;2.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23)
關于柳州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的幾點思考
陳云鵬1,韋冬莉2
(1.廣西壯族自治區道路運輸管理局,廣西南寧530021;2.廣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23)
陳云鵬(1979—),男,碩士研究生,工程師,主要從事道路運輸和城市客運管理工作;
韋冬莉(1980—),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從事交通運輸管理的教學及研究工作。
摘要:文章結合柳州市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實際,介紹了柳州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的經驗和做法,提出了存在的問題和相應的處理建議,為柳州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提供參考思路。
關鍵詞:公共交通;公交都市;創建;財政補貼;思考
0引言
2013年11月21日,《交通運輸部關于公布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第二批創建城市的通知》(交運發〔2013〕652號)確定柳州市為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工程第二批創建城市。柳州市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印發公交都市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通知》,制定了《柳州市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實施方案》及詳細的年度、月度工作計劃。根據《實施方案》要求,柳州市將通過公交提速工程、線網優化工程、場站樞紐工程、智能公交工程、綠色公交工程、服務提升工程、需求管理工程和特色示范工程八大工程的實施,完成考核評價指標體系的目標任務,提升柳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務水平和管理水平。
1柳州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與經驗
2014年以來,柳州市緊緊抓住創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契機,圍繞八大工程和30項公交都市創建指標,大力實施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優化公交現網格局,基本形成了以快速公共交通為骨干、常規公共汽電車為主體、水上公交和公共自行車為輔助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務體系,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為了加強組織領導,柳州市成立了公交都市創建示范工程領導小組,建立了公交都市聯席會議和聯絡員會議制度,并通過下設辦公室定期召開聯絡員會議,進一步加強了領導、成員單位之間的溝通,形成政府主導、部門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同時開展了交通管理業務培訓,進一步增強科學管理意識,提高管理水平。
通過對原有“GPS運營調度與安全監控系統”全面升級重建,在原有公交運營車輛GPS數字式安全監控平臺的基礎上,將3G移動視頻技術加載到安全監控系統中,實時對公交車內外情況進行視頻錄像,并通過3G網絡向調度中心傳輸。同時,完成了26個公共交通場站視頻監控的建設,實現了車輛運營區、車輛維修區、采取收包區等重點區域的動態視頻監控,解決了公交企業管理現場點多面廣,安全重點監控部位多,管理層面對邊遠站點現場情況了解滯后、溝通不暢的難題。
通過全面推行《城市道路施工作業交通組織規范》,提前介入施工交通組織,督促建設單位聘請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單位參與制訂交通組織方案,廣泛征求社會意見,特別是施工道路沿線單位、居民的意見,力爭將施工對交通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增加電子監控攝像頭加強實時監控,及時優化調整交通分流措施。
為了順利開展柳州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柳州市先后制定了《關于我市公交線路調整的有關指導意見》《柳州市城市公共交通客運企業服務質量信譽考核實施細則(試行)》《柳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辦法》《柳州市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等多部文件。此外,柳州市針對城市公共交通用地緊張和新一輪場站建設需要,從城市規劃各層次來保障公共交通用地。在城市總體規劃層次上保證城市交通設施用地在城市總體用地中的比例,并規劃了大型交通設施;在城市綜合交通規劃、公共交通專項規劃、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認真落實并保障城市公共交通場站的用地規模和范圍,并積極爭取使用自治區專項指標保障用地。
2柳州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面臨的問題
創建國家公交都市是一項系統工程,投資大、任務重、涉及面廣、影響因素也多。雖然柳州市在公交都市創建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績,對公交企業的車輛購置及運營虧損補貼方面加大了資金補貼和投入,但是這些與柳州市城市公共交通發展的資金需求、場站建設、運營需求等實際需要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
盡管目前柳州市唯一的公交公司——柳州市恒達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名義上擁有26個公交場站,公交車進場率達100%,然而實際上只有南環、東園大修廠、柳江3個公交停車場站的產權屬于柳州恒達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另有該公司向柳州市投控公司租用西環車場等6個場站外,余下公交場站均為柳州恒達巴士股份有限公司向社會租用。
盡管柳州市政府對柳州市恒達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的財政補貼力度在逐年增加,但是這些與城市公共交通發展和創建公交都市所需的資金和額度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僅僅通過資金補貼而不改變方式進行政策扶持是無法有效解決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存在的普遍困難的。
柳州市恒達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結構單一,作為主營產業城市公共交通領域經營虧損,其他輔助產業盈利難以彌補,公司自身缺乏有效的造血功能。而由于企業經營效益的原因,致使公共汽電車駕駛員待遇隨之下降,且勞動強度較大,造成公共汽電車駕駛員流失現象嚴重,人車比過低,嚴重影響城市公共交通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自從柳州市開展“公交都市”創建工作以來,公交專用道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與以往相比也新增了不少的公交專用道,但是與“公交都市”創建對公交專用道的要求,以及柳州市城市公共汽電車對公交專用道的需求仍相距甚遠,特別是對于已建成的公交專用道的監督管理力度仍有待加強,“公交專用道不專用”的現象仍普遍存在。
3建議
2014年是柳州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的開局之年,在柳州市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在柳州全市各職能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按照公交都市實施方案和創建目標,柳州市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各項工作均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基本按照《柳州市2014年公交都市創建工作任務推進計劃表》的步驟和時間完成了創建任務。盡管如此,與國內其他公交都市創建示范城市相比,柳州市的公交都市創建工作推進情況雖然并不落后,但有些方面仍然需向國內其他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學習借鑒。
(1)進一步加強對城市新區和城鎮新區推進公共交通導向型開發模式(即TOD模式),以城市公共交通樞紐場站或站點為中心,以合理步行距離為半徑,規劃建設集辦公、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一體化的生活集中區,突出“公交優先、集約用地”理念,避免出現交通擁堵、環境惡化、能源浪費的“城市病”。
(2)進一步加強對城市公共交通場站建設的支持力度,可以參照國內其他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如南昌市)的做法,從政策上給予公交企業大力支持,用政府的資源換取資金,支持公交發展,減少財政支出,給予公交企業在用地性質(如通過土地劃撥或協議出讓的方式)、容積率、密度等方面的支持,鼓勵支持公交企業對現有土地及規劃建設場站土地進行商業綜合開發,用開發收益彌補場站建設資金的不足,有效降低財政投資創建公交都市的建設資金,也可增強企業投融資的能力。
(3)進一步加強對柳州市公交企業的財政補貼額度,加快研究制定柳州市城市公共交通企業的成本規制標準和補貼辦法進度,將政府對城市公共交通的補貼納入政府財政年度預算,并按季度預付方式撥付給企業,從而減輕企業因資金緊張帶來的經營壓力,并抑制服務水平的降低。
(4)進一步加強對公交企業的扶持力度,通過給予企業多種經營方式的辦法以實現公交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可以參照國內其他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如南昌市)的做法,給予公交企業諸如公交車身、站臺和站牌的廣告經營權及燃氣加氣站經營權等扶持性政策,支持企業強化自身造血功能,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和生存能力,同時提高公交企業駕駛員的工資待遇,逐步提升人車比,從而強化公交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5)進一步加強對公交專用道的建設和管理力度,繼續新建或改建柳州市公交專用道,增加公交專用道里程,提升公交專用車道設置率,促使公交專用道向規模化、系統化和網絡化發展。同時,可以參照國內其他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如深圳市)的做法,使用公交專用道車載違章抓拍系統,加強對社會車輛占用公交專用道的監督和管理力度,確保城市公共交通的路權優先。
(6)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深入廣泛地做好公交都市創建工作的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開展各項宣傳活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動員、引導全市人民共同參與到公交都市創建工作中來。
4結語
公交都市創建工作是一件關乎國計民生、利國利民的大事,事關國家能源戰略和人民群眾出行習慣的選擇及改變,非單一部門在短期內所能完成。此項工作在推進的過程中,必須在當地政府的主導下、在各職能部門的相互配合下,充分考慮地方財政狀況,因地制宜有序開展。同時,在創建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創新、改進工作方法及措施,通過不斷改善整個城市的公共交通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以及城市居民對城市公共交通的依存度,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整體水平,達到節能減排、服務民生及國家能源戰略轉移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謝秉磊,丁川.TOD理念對公交都市建設的啟示[J].運輸經理世界,2011(5):76-78.
[2]劉瀾.公交都市的理論淵源及其多樣化建設策略[J].上海城市管理,2013(6):44-48.
Reflections on the Creation Work of Liuzhou Transit Metropolis
CHEN Yun-peng1,WEI Dong-li2
(1.Guangxi Road Transport Authority,Nanning,Guangxi,530021;2.Guangx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Nanning,Guangxi,530023)
Abstract: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creation work situation of Liuzhou Transit Metropolis Demonstration City,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creation work experience and practice of Liuzhou Transit Metropolis,and propos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thereby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ideas for the creation work of Liuzhou Transit Metropolis.
Key Words:Public transportation;Transit metropolis;Create;Financial subsidies;Thinking
收稿日期:2014-12-10
文章編號:1673-4874(2015)02-0075-03
中圖分類號:U492.4+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3282/j.cnki.wccst.2015.02.019
作者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