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霞(渤海大學 新聞系,遼寧 錦州. 121000)
從自媒體平臺運營看自媒體與專業媒體角色變化
郭麗霞
(渤海大學 新聞系,遼寧 錦州. 121000)
摘 要:信息技術的不斷變革,促使移動互聯網在底層框架上改變了全社會資源配置的方式,蓬勃發展的自媒體平臺賦予了個體信息表達與傳播的權利。因此,基于普通用戶生產的內容與專業媒體生產的內容界限被打破,且自媒體發揮的作用逐漸擴大。
關鍵詞:自媒體;專業媒體;運營
傳統媒體扮演信息第一入口的角色開始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愈加動搖,其內容生產價值基本被移動互聯網新媒體所取代,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的數據,截止到去年年底,我國網民數高達6.49億,而手機網民數達到5.57億,移動互聯網媒體已經成為信息的第一入口。媒體平臺為了在移動端搶奪用戶流量,向其提供豐富的內容就成為運營取勝的法寶。借助于信息技術的變革和工具的革新,個人信息傳播的門檻被不斷降低,其個人存儲的智慧資源也不斷被激活。于是,自媒體和專業媒體在生產內容方面開始各司其職,不斷建立起了以互聯網為核心的全新生產機制。
所謂自媒體平臺,就是“為單獨的個體提供意見表達與信息傳播的自由傳播平臺,在平臺注冊賬號并發表文章地稱之為自媒體人,他們可以憑借文章的點擊率獲得廣告收益。”由于各家自媒體平臺的劃分標準不同,目前尚沒有形成了一個關于“自媒體平臺”的明確定義。最早是在2003年7月,美國新聞學會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在研究報告中對“We Media(自媒體)”進行了定義:“自媒體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現在,在廣義的自媒體平臺中,信息的生產與傳播是由個人、商業組織、非商業利益組織、專業新聞機構共同完成的。狹義的自媒體平臺則只面對個人,這里談的是廣義的自媒體。傳統的依靠專業媒體由點到面的傳播格局發生變化,信息生產環境不斷朝平等、開放、多向互動、全局式的方向發展,這讓各部分超越時間空間進行集體合作變成可能。
盡管自媒體概念存在已久,但其真正繁榮卻是在微信公眾號誕生后。經過幾年的發展,自媒體已經成為信息傳播渠道的重要媒體,也不斷激發一輪又一輪的公眾入駐自媒體賬號的潮流。為爭奪移動入口的信息流量,各大網站都紛紛開啟了自家的自媒體平臺,目前主要的自媒體平臺包括百度百家、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自媒體、搜狐自媒體等26家。基于移動端操作的自媒體平臺,充分挖掘用戶的閑置時間并將其聚合,多種內容重疊覆蓋,大大豐富了移動媒體庫,改善了用戶的閱讀體驗,同時,基于大流量用戶和技術先導的移動端入口,也促使社交網絡上零散的自媒體內容集合在完善的自媒體平臺上,產生專業垂直化的內容。
現在國內自媒體平臺正在爆發式增長,其運營模式可概括為兩類:一類是依托原有的媒體平臺,在一定的規則標準下發布文章獲得推薦;另一類是單獨建立的媒體平臺,創作者需要同時兼顧內容生產與內容推廣的任務。國內自媒體平臺對入駐類型共劃分為五種,包括個人、專業媒體、國家機構、企業、其他組織。個人申請入駐的自媒體,主要包括垂直領域的專家意見領袖、著名評論家及其他公民;而專業媒體入駐類型依然是傳統的以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為代表的組織機構。其他三種類型由于目前運作尚不完善,本文暫且不考慮。
(一)自媒體平臺入駐
目前,媒介生態中已經形成了用戶生產內容的UGC、算法生產內容的AGC、專業媒體生產內容的PGC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在這三者中,UGC由于技術門檻低、對作者的媒介素養要求并不高,促使它的參與人數最多、內容傳播最廣。專業媒體更多的依托于傳統的電視、廣播渠道,形式的單一和制作過程的復雜影響了用戶的關注度。在媒體轉型過程中,盡管專業媒體紛紛建立了自己的客戶端,卻在用戶活躍度方面始終無法與移動媒體平臺抗衡。因此,在普通個體紛紛搶注自媒體賬號的同時,很多來自傳統媒體的精英作者也加入到自媒體創作的隊伍中。于是,依托自媒體平臺廣大的用戶流量和便捷的操作后臺,越來越多的專業媒體和專業媒體中的媒體人也紛紛加盟,二者協同協作完成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內容生產過程。
(二)自媒體平臺評級
用戶在哪里,運營就在哪里,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宗旨就是用戶為王。隨著生產內容的人越來越多,信息爆炸愈發明顯,如何篩選出用戶最滿意的內容,就成了自媒體平臺的運營重點。受困于移動終端界面和用戶注意力的限制,自媒體平臺的發展面臨兩個任務,一方面必須篩選用戶最感興趣的內容去留住用戶;另一方面也必須依賴有價值的內容去提高用戶品味。而通常的做法就是,人工編輯在后臺對這些稿源設定嚴格的評級,對自媒體后臺中所有的稿源和賬戶進行篩選評級,再依托技術和編輯的推薦最終被用戶閱讀。這就解決了專業媒體稿源級別高用戶少、自媒體內容文章好級別低的問題,也改變了移動媒體時代信息篩選的標準,使得自媒體環境下真正有用的文章得到傳播。
(三)自媒體平臺推薦
前文中提到對自媒體賬號的不同評級,這評級劃分也決定了各種文章推薦量的多少。高級別的賬號一般會在自媒體平臺的首頁進行重點推薦,相關自媒體人也會獲得對應的榮譽和經濟獎勵;低級別的賬號則會面臨淘汰的命運,很多文章發表后無法獲得滿意的數據展示,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自媒體后臺編輯把關能力的體現。
在今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中,依然會不斷出現產品的迭代,對自媒體的定義也會越來越大。但就信息內容發布主體而言,普通的個體和專業媒體的記者,已經成為自媒體平臺中的主力軍,并且普通個人的參與貢獻不斷擴大。自媒體和專業媒體的角色演變,反映出技術賦權下平等參與的傳播機制。同時,它們也在不斷重構傳統的媒介生態環境,突破了唯專業媒體是瞻的局限,并逐漸演變成為互聯網生態體系中地位平等的信息節點。一方面自媒體生產的優質內容更易被用戶關注;另一方面,專業媒體中的精英資源開始放下身架參與到網民的平等對話中。
作者簡介:郭麗霞(1991—),女,山西人,渤海大學文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自媒體。
中圖分類號:G206.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15)16-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