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虹
(江蘇省橫林高級中學 江蘇常州 213100)
網絡時代中學班主任工作信息化策略分析
潘虹
(江蘇省橫林高級中學 江蘇常州 213100)
隨著網絡時代的快速發展,將信息技術融入到班主任工作中成為了當前班主任工作的必然趨勢,同時也對中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而如何有效發揮網絡信息技術推動班主任工作德育教育工作成為廣大班主任考慮的重點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網絡時代下,中學班主任如何有效運用到學生的德育教育中作中的具體策略。
網絡時代 中學班主任 信息化策略
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的生活、學習均到達了一個新的領域。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在教育上容易出現思想偏差,而如何有效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對班主任工作的推動作用,就需要班主任全面了解網絡時代學生面臨的諸多問題的同時,積極學習并掌握信息技術,并有效運用到學生的德育教育中作中。
1.網絡對初中生學習生活的影響
網絡作為新時代信息交流工具,具有隱蔽性、獨立性、自主性等特點。這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接觸廣泛的知識內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另一方面,網絡中大量的信息內容還摻和了各種垃圾信息,暴力、淫穢色情等不健康的內容,使意志力較差的中學生容易沉溺其中,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引發網絡道德問題[1]。對于處于三觀發展期的青春期學生來說,網絡信息傳播的異質性文化容易使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造成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錯誤思想傾向,尤其是對網絡游戲的沉迷,會給學生的學習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2.班主任信息技術觀念落后
網路時代下,中學生教育對班主任的工作和學生管理提高了更高的要求。中學班主任的工作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但當前,中學班主任的教育管理觀念普遍停留在非信息技術時代。在實際工作過程當中,學生的學習生活被過多地關注,而學生的心理健康卻往往被忽略。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學生,容易被網絡中的內容引誘,具有逆反心理,班主任網絡信息觀念的落后使其跟不上學生的心理步伐,不能正確評估學生的心理動向,引導其網絡信息使用的正確性,反而會增加兩者之間的隔閡,影響學生管理效率。此外,班主任的工作強度較大,不愿意花費多余的時間和精力去引用信息技術,即使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備,其使用率也普遍較低[2]。且當前班主任工作信息化尚沒有必要的制度性規則,容易影響班主任信息化工作的發展進程。
1.建立與學生交流的信息化平臺
為有效利用信息化技術,促進中學班主任信息化工作的建設,需要班主任老師借助網絡工具,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管理并教育好學生。首先,班主任可以建立班級QQ交流群,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和互動,了解學生的學習和心理動向,并針對性對學生進行單獨交流和輔導,與學生打成一片。同時,還可以建立與家長之間互動的三方交流平臺,如借助微信、飛信等平臺,加強與學生家長的交流,第一時間向家長提供學生在校的動態,從而較好地實現學生、家長、教師的三方交流與共同教育。此外,班主任還可以針對以班集體為單位,建設一個班級個性網站,將班級的各種學習、生活動態及時分享到網站上。例如:學校組織一次春游活動,班主任用相機將活動期間學生們的趣事、樂事、新鮮事記錄下來,并配上生動形象的文字解說,及時發布到班級網站上,讓學生在游玩之際,享受班級網站對自己生活的記錄。同時,對于擅長繪畫的可以讓其作為網站美工,文筆較好的則配文,這樣既充分發揮了學生們的特長,也極大程度上增強了班級的凝聚力。
2.做好信息化班級管理工作
做好班集體的建設和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內容,而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風、班級紀律以及團隊凝聚力則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務。這一任務的達成僅僅是班主任老師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同時要需要學生的有效配合。在網絡環境下,為增強學生建設一個良好班集體的積極性,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學生班級文化信息建設,利用QQ、微信、微博,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營造一種自生自主管理班級的氛圍。同時,通過數字化方式,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進程安排得系統化與流程化,使其脫離原始繁瑣、復雜的工作內容[3]。如,班主任老師將學生的檔案信息通過網絡進行整理、歸類,并及時向學生發布班級動態消息,建立與學生互動的多種網絡化渠道,從而打造學生與班主任老師共同管理的班集體管理模式,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
2.3 開展多媒體信息化主題班會
主題班會作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其目的通常是總結一段時間來班級學生的學習生活動態以及班級管理事項的布置,以期達到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效果。但對于具有較強逆反心理的初中生,在主題班會上如果只是單純的口頭講解,學生容易反感,達不到預期效果。網絡時代下,班主任可以借助各種網絡信息技術,豐富主題班會。在設置主題班會之前,班主任事先利用多媒體準備好各類豐富多彩的素材,并將其制作成生動活潑的幻燈片,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接受啟發和教育。同時,班主任還可以結合班級同學自導自演的小品、相聲、游戲、唱歌等活動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主題班會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例如,在進行交通安全法普及教育主題班會中,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不遵守交通安全法造成的不良影響等短片,讓學生從較震撼的畫面中樹立交通安全意識。總之,通過借助多媒體等網絡信息技術,可以使主題班會變得生動、靈活,將抽象的語言具體化,使學生樂于接受,增強對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效果。
總之,在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處于青春發育期的中學生一方面可以接觸到更廣泛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容易被網絡中各種凌亂的信息所蠱惑、引導,接受錯誤的思想。班主任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德育工作教育,可以有效提升德育教育的工作效率,拉近班主任與學生的距離。同時,網絡信息技術也是一把雙刃劍,如何靈活把握網絡信息尺度,成為廣大班主任需不斷思考的問題。
[1]高君.現代信息技術與班主任工作的整合 [J].新課程 ,2011,4(10):8.
[2]李宏富.信息技術與班主任工作相結合初探 [J].閱讀與鑒賞,2011,3(4):1.
[3]謝春英.關于新時期中小學班主任素質的思考[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潘虹,性別:女,江蘇常州市人,1985年出生,學歷:大學本科,職稱:江蘇省橫林高級中學英語教師,研究方向:班主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