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群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佛山 528308)
小組合作學習在中職英語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
郭群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鄭敬詒職業技術學校 廣東佛山 528308)
合作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給師生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使得學生能夠自主合作地學習、探究并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技巧,愿意參與競爭,但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如何進行多角度思維,優化改善合作學習,提高課堂的實效是一個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的問題。
合作學習 職校英語教學 學習能力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紀70年代后期,興起于美國一種新的教學理論。《英語課程標準》“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與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改進學習方式,促進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發展合作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育部,2001)。英語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英語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當前,中職校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學生在課堂教學缺乏活力,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缺少的交流、合作;重教學結論與學生的學會,輕學習過程與學生的會學。這與課程改革目標以及面對未來知識經濟的發展相去甚遠,所要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改革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動起來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親身實踐,獲得個性化的體驗,如何在職校英語課堂教學中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呢。
根據合作學習需要來確定學生座位及課堂組織結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應敢于打破常規。根據學生座位就近的原則劃分,把座位相近的學生劃分為同一組,或上課時一桌反向而坐即可迅速成組進行合作學習。老師在開始劃分小組時要深入學生中去,了解學生之間一些微妙的人際關系,并以此為基礎進行小組劃分,以利于后期合作和學習實踐的開展。小組劃分一般四人或六人(兩桌)為一小組比較科學,小組人數越多,訓練難度就越大,人數太少則不利于相互學習和交流。另外,小組成員按學生的學習能力搭配均勻,每組起碼應有一人基礎較好,以帶動全組開展學習活動,同時還應考慮學生性格特征,一般各組都應有個別人性格較外向否則,學習活動(尤其是聽說活動)的開展將會遇到一些障礙,當然,如果受條件所限,不能靈活安排學生的座次,在課堂上確定學習合作小組的時候,也可以通過不同的劃分方法,將學生分組,明確小組成員的角色。
小組組員之間融洽的人際關系是小組合作開展的重要保證。小組活動時一定要確定每個成員的分工,可以采取輪換制,如組長、記錄員、資料員、報告員等由每個成員輪流擔任。組長負責主持小組討論,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然后把記錄交給報告員;資料員負責學習資料的搜集;報告員根據記錄、資料等寫學習報告,先向本組成員進行組內報告,然后代表本組向全班報告。
選擇活動的內容和確定討論的題目是至關重要的。在圍繞話題的教學中,教師要由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習的促進者,由知識的權威者轉變為學習的激勵者。教師要放下架子,樂于和學生交往,及時掌握凋了解學生的動態,平等地對待學生,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既要備教材又要備學生,搭建平臺促進學生進行思維和語言的訓練,情景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越能使學生感興趣,越能激情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情感,就越能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創設特定的情景給學生打開一扇窗戶,展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求知世界,注重學生自我探究,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鼓勵學生質疑求新,培養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教師應該是一個學習者、發現者、欣賞者,其職責不但要傳授知識,還要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學會欣賞每一個學生,更要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學生不同見解,肯定、贊賞其創意,開發學生的自身潛能,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掌握學習策略是學會學習的前提,而學習策略的形成孕育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之中。也就是說,要發展就必須學會學習;要學會學習就必須掌握學習策略;要掌握學習策略就必須有自主學習的過程,所以,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是自我發展的關鍵。
教師了解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給予具體指導在形成學生的學習策略方面具有特別的意義。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獨立制訂個性化的學習計劃,并指導學生根據自我評價不斷修正和調整自己的學習計劃。教師要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有機會通過聯想、推理和歸納等思維活動用英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獲得經驗、增強自信,提高個人素質和綜合能力,還要注意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幫助他們形成以能力發展為目的的學習方式,逐步形成適合自己學習特點的學習策略。
英語教學也是一個人際交往的過程,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中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需求為基礎,挖掘學生的潛能,使之由被動變主動學習,所以,學生的言語活動必經歷一個從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教師必須及時指出問題并幫助學生改正,比如,在進行選擇題等鞏固性練習時,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討論,確定本小組的答案。這期間教師在各個小組內旁聽,及時發現問題,督促、協調、解答學生的提問。小組討論結束后,各派代表將答案寫在黑板上,教師和全班學生一起討論,答案一致的簡單的題目,就不再講解;答案不一致由答案正確的小組講解,教師點撥提升。
每次小組活動之后教師都要及時進行總結評價,一方面是對小組學習的情況進行總結、分享,然后,把小組討論拓展為全班交流,讓不同小組學生互相質疑,相互討論。另一方面,教師作為主導者,需要對小組的活動情況進行評價,評價內容主要從參與是否積極、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認真負責等方面進行,目的是讓每個學生了解自己在小組活動中的表現。活動中教師尤其要特別關注那些“學困生”,對他們進行一定的鼓勵,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總之,教師應當堅持鼓勵性教學原則,不斷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小組活動的積極性。小組互動合作學習活動一旦出現“同學互勵、教學相長”的局面,便會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低效現象就會減少,教學效率就必然會提高.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07
[2]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M].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3]高洪德高中英語新課程理念與教學實踐 [M].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5
[4]余文森鄭金洲.新課堂英語教與學 [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