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仁峰
(重慶市忠縣新生小學校 重慶忠縣404312)
淺談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田仁峰
(重慶市忠縣新生小學校 重慶忠縣404312)
實施高效課堂以來,學校領導組織老師們開展得熱火朝天,同時也派了一些骨干教師到到開展得好的學校去學習高效課堂理念,了解高效課堂模式,觀看高效課堂示范課,好對我們農村學校有一個改變。可是農村小學和城里小學的現狀終就不同:他們的資源設備配套設施不同,學生基礎不同。而我們農村小學設備設施落后,學生整體基礎較低,見聞不豐富。所以,我們不能照搬城里學校的高效課堂模式,必須探索出適合農村學校的高效課堂,因地制宜,我想如何構建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談幾點看法:
高效課堂 數學
高效課堂是指高效型課堂或高效性課堂。教育教學的效率或所達到效果能夠有相當高的目標,具體而言是指在有效課堂的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達成教學目標的效率較高、效果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學的較高影響力和社會效益的課堂,這是高效課堂的概念。高效課堂就是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40分鐘里利用有限的資源學到更多的知識,同時獲得快樂的一種教學方式。高效課堂的教學方式將給學生提供更多自學的機會,能培養他們動腦、動手的能力,在實施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我們不能只注重高效課堂的形式。特別是農村小學的數學老師總是擔心學生的基礎差,不敢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來解決問題,怕他們不會。其實,作為學生,他們希望課堂是他們的樂園,而不是單一的聽老師講,他們很愿意通過探索去獲得一些識,他們也會從自學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給學生這樣的機會,要主動轉變角色,教師為主體轉變為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明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將課堂真正意義上地還給學生。
1.立足教材,聯系實際生活
數學本身就是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也是數學的一大優勢。例如,當學習小數點的加法時,就可以這樣設置例題導入:一天放學太熱,我和弟弟回家經過商店,我買了瓶水2.5元,弟弟買了塊雪糕1.5元,應給多少元?引導他們做小數的加法。那么就可以根據這個簡單的例子讓同學們去發現小數加法的特點,從而再延伸小數加小數的特征。總之,要去探索他們的心里,了解他們感興趣的事,制作出吸引他們的學案,這樣,他們才會認真的去體會,用心的去完成學案。
2.圖文結合,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
學案是激起提高數學學習興趣的第一把鑰匙,在制作數學學案時,要多用圖形,把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
1.選好班干部,教他們怎么分配任務,怎么管理小組
小組長是一個高效學習小組的組織者、領導者,全權負責整個學習小組的學習狀態、討論內容、問題反饋及與其它組的交流溝通,是本小組的靈魂人物,任何活動都要依靠小組長帶動展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一定要重視培養好小組長,積極發揮小組長的組織能力,達到組內氣氛和諧、成員合作共贏的目的。
(1)讓小組長當好“小領導”,保障合作學習有效進行,小組長擔負著聯絡教師和召集、督促、檢查小組成員的任務,同時,還起著小組內協調、疏通的作用。當小組成員的觀點發生沖突時,小組長要組織討論、分析,使成員之間相互理解、接納和支持,最后達成共識。(2)讓小組長當好“小幫手”,幫助“學困生”成長
“學困生”即學習困難的學生,指的是智力正常,但由于學習習慣不好,或由于方法不當、或由于社會、家庭環境的影響,不能適應普通學校教育下的學習生活,造成學習效果低下,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均不能達到課標基本要求的學生。小組長的角色是豐富的。他們既是老師的小幫手,又是學生的小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困生”的合作能力和習慣。
(3)讓小組長當好“小監督員”,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小組長除了自身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合作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協助老師落實小組學習的任務,充分調動組員的主動積極性。同時還要監督組員有效的進行學習活動。
2.在小組展示時,最好全體成員參加
在小組展示時,有些小組派個別代表出列展示,這就導致一些基礎差的同學會有這樣的認為:反正又不關我的事,何必做這些準備呢?也許老師也會認為他們說不清楚,講不清楚,怎么展示呢?那么,小組長可以把簡單的任務安排給他們,再由基礎好的同學延伸。
高效課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并不是說老師撒手不管,老師還是要掌控整個課堂。在課堂中間環節可設置一些游戲,來活躍課堂氣氛,也讓那些分心的孩子把心收到課堂上來。我班分為6組,我在上課時就設計了競賽答題,把各個題編成1到6號,由每小組組長選擇題號,回答題號后面的題,答對則加相應的分數。有時還設計搶答題,答錯就扣分。在學習尋找規律時,還可以玩開火車游戲。當然,設計這些游戲時,都需要設計成各小組競賽形式。這樣,既讓學生獲得了知識,又使他們產生更強的集體榮譽感。
1.養成傾聽的習慣
在高效課堂進行以來,許多班級數學課的紀律都不是很好。在同學展示時,一些同學不待別人展示完畢就爭相展示自己的觀點,一些同學私下同其他同學討論其他問題。這些情況嚴重影響了課堂效果。老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養成傾聽的習慣,明白傾聽不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學習的好方法,只有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才知道自己對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才能補充回答并解決課堂上的問題。于是,我編了首傾聽兒歌:學會傾聽,需要安靜。一要專心,二要耐心,三要細心,四要虛心,五要用心。心心相應,伴我成長。讓孩子們學會傾聽,學會禮讓。
2.養成記筆記的習慣
常言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小組展示時,老師要引導讓學生記錄下討論的疑點和老師梳理的知識點,讓學生將做錯的題目整理在錯題本上,將典型題記在記錄本上便于復習。
總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數學,農村的孩子在賣菜、看電表和看體溫計等實際生活中都需要用到數學知識。只有讓他們在親自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了解數學對生活的影響,他們才會真正的愛上數學。所以,作為教師,我們要相信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信任他們,讓他們在課堂上展示他們的能力。當然,我們還要起好主導作用,做好課堂的調節劑,讓農村學生在探索中學到知識,讓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成為真正的高效課堂。
[1]陳艷秋.淺談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打造[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7).
[2]劉建花.淺談農村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打造[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3,(10):5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