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二光
(保定市列電中學 河北保定 071000)
物理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的設計與實施
劉二光
(保定市列電中學 河北保定 071000)
在新課程的改革形勢下,構建高效課堂,減輕師生教與學的負擔。列電中學正是在這一形勢下,大力推廣研究“講學稿”教學模式。以此為契機,本人在此模式下通過這一課題研究與實驗,使教師真正確立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學習效果呈現的不夠清楚。其中包括:教師對學生當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不夠,造成學困生的形成。還有學生對當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不夠,不能及時鞏固新知,造成知識網絡建構不完善,學習不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多次研討,經過大家的共同商討,我們認識到了課堂反饋是一件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是影響高效課堂的一大重要因素。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學生學習效果呈現的不夠清楚。其中包括:教師對學生當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不夠,造成學困生的形成。還有學生對當堂知識的掌握情況了解不夠,不能及時鞏固新知,造成知識網絡建構不完善,學習不能形成良性循環(huán)。
針對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多次研討,經過大家的共同商討,我們認識到了課堂反饋是一件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重要的事情。它是影響高效課堂的一大重要因素。所以我們以以下三個理論為依據來指導我們的主題教研活動。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bbinghaus)研究發(fā)現,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緩慢。所以在每節(jié)課最后的五分鐘進行當堂檢測意義重大,這是對學生知識的再鞏固,記憶之后迅速鞏固,遺忘速度則會變慢。
教與學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只有當堂知識完整的的掌握,才能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環(huán)。在本節(jié)課最后的五分鐘里,學生將本節(jié)課的重點知識重新梳理,形成一個體系,并將其應用于解題過程中,這增強了本節(jié)課的完整性,還使得學生們意識到課下學習該如何開展,并為教師的下一節(jié)課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學習體驗是有效課堂的靈魂,學生快樂的學習體驗是課堂教學最大的效益。在本節(jié)課中我們應用反饋檢測讓學生了解自己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獲取自己的收獲信息,這無疑使各類學生獲得滿足感和榮譽感,在這種快樂的學習氛圍內充分的激起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經過組內研究,我們決定以“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的設計并實施”為主題進行一系列的教研活動。
所謂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就是就是指教師課堂上要留出5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獨立完成本課的練習。這不僅對學生學生有益,而且對教師的教學也有極大的幫助,其意義具體如下:
對于學生而言:
1.實施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可以使學生清晰的了解自己對本節(jié)課知識掌握情況;2.學生在清晰的了解了自己對本節(jié)課知識掌握情況之后,還能針對性的及時的進行查漏補缺,完成課下再鞏固、再彌補、再完善的環(huán)節(jié);3.有助于學生構建完善的知識網絡體系,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4.豐碩的收獲是學習興趣的最大來源,實施5分鐘反饋檢測能更大的激勵學生的進取心,使其感受到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對于教師而言:
1.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掌握情況;2.進而對個別學生在課下進行個性化的指導,以及在下節(jié)課的教學中對本節(jié)知識進行補充和強調;3.學生檢測結果是對本節(jié)課教學效果的量化的檢測,極大的幫助了教師對學習方法的反思和改進。
在主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以下三個問題:
1.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的內容的設計
2.如何快速利用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得到反饋信息
3.對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成績的記錄及再利用
我們利用1個月的時間研究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的內容的設計,剛開始我們設定的難度過大,學生成績不是很高,并且常有難點伴隨,需集體講解,而對基礎的知識點經常有遺漏現象,針對這一問題,我們認識到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要想達到堂堂清的效果,必須從基礎做起,針對所有學生。但是經過幾次的作課,我們發(fā)現能力強的學生用4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檢測,并且他們在測試上得不到滿足,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展開研討,最終確定了檢測內容應包括基礎知識、基礎訓練、能力提升三部分,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注意知識的廣度,還要注意知識的梯度,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本節(jié)課中都有收獲,得到相應的滿足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關注的角度是上、中、下三層次的學生完成試卷的時間和正確率。
檢測內容設計完善之后,新的問題馬上迎面而出,即我們應該如何快速利用檢測得到反饋信息,“課后教師批改評分”,將本節(jié)課的反饋滯后,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于是我們開始“當堂組內互批”,但是為了榮譽以及同學關系,很有可能出現“作弊”分數,于是我們進一步改進了這一方法,利用“當堂組組互評”,雖然耽誤一些時間,但是成績的真實性毫無遮攔的展現在了學生和老師面前。真實的反饋信息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必要條件。
而當堂檢測的成績我們如何記錄和再利用呢?我們經過再三作課、評課,決定用“組長記錄組員成績,課代表登統全班成績”的方法將真實的成績保留下來,這樣我們就可以針對真實的成績進行接下來的教學任務,在更了解學生的情況下,分析課后個性化輔導的是否必要,下節(jié)課課中是否需要及時的補充和強調。這樣還有助于學生知識網絡體系的構建,而且通過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還能激勵學生的進取心,使其感受到和體驗到成功的快樂。特別是學生小測滿分時,會有一種發(fā)自內心的成功感,心里想下次我還要爭取全對,這樣就潛移默化地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
至此,我們的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的設計與使用就已經相當成熟了,這是我們在這段時間的主題教研中設計的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小卷,請大家欣賞。除此之外,我們還為大家?guī)砹诉@次主題教研中我們設計的當堂5分鐘反饋檢測小卷,以及學生完成后的小卷,我們可以通過它們清晰的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課程的掌握情況,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方便,也為提高課堂效率創(chuàng)設了條件。
附:
第二節(jié) 電功率
姓名____班級____組別____
填空題每空10分,選擇題每題10分。
基礎知識:
1.電功率是表示____的物理量。
2.電功率用字母____表示。單位是____,簡稱____,符號是____。
基礎訓練:
3. 清華大學的虞昊教授致力于第三代照明技術——LED燈的普及工作。LED燈的能耗小,造價低廉,使用壽命長。虞昊自制的LED臺燈,用電壓為6伏的電源供電,正常工作電流為300毫安。那么,此LED臺燈正常工作時的功率為( )
A.1.8瓦 B.18瓦 C.180瓦 D.1800瓦
4.一個小燈泡接到照明電路中工作時,其功率為40W,通過其中的電流為____A,這個小燈泡的電阻是____。
5.某用電器的電功率為3.6W,工作時的電流為0.3A,此時_____(填“能”或者“不能”)用量程為0-15V的電壓表測量這個燈泡兩端的電壓。
能力提高:
6.當某一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4V時,其電功率為1W,當這個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為2V時,它的電功率為 ( )
A.1W B.2W C.0.5W D.0.2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