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保黨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學 安徽宿州 234000)
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整合探究
蔡保黨
(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學 安徽宿州 234000)
現代教育技術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被愈來愈多地運用著,并被廣泛地整合到英語教育和教學過程。它的作用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讓學生體歷英語語境,極大地發展了學生英語運用能力。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整合中學英語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中學英語教學 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整合
關于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整合的界定目前沒有統一:劉茂森教授提出:"所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目的、任務與學科課程教學的目的、任務整合在同一教學過程中?!?李克東教授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人力資源和課程內容有機結合,共同完成課程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何克抗教授認為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將信息技術有效融合于教學過程來營造一種新型教學環境,實現一種既能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教學方式。筆者認為三位專家雖然沒有對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整合進行直接界定,但給了隱性界定。本文從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整合的界定和理論基礎分析入手,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現實基礎上,探討了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對中學英語教學的影響。
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理論基礎是結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和后現代主義理論。
結構主義的代表布魯納這以課程理論主要依據是結構主義心理學。以學科結構為中心,讓學生理解學科的基本結構。提倡發現學習方法,通過獨立思考自己掌握原理原則的一種學習方式。建構主義者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社會性和情境性,提倡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重視合作和交流,認為協作應該貫穿于整個學習活動過程中。交流對于推進每個學習者的學習進程,是至關重要的手段。
人本主義代表馬洛斯和羅杰斯以人本主義心理學為基礎,強調學生的自我發展,強調發掘人的創造潛能,強調情感教育。羅杰斯在60年代將他的“患者中心”(client centered)的治療方法應用到教育領域,提出了“自由學習”和“學生中心”(student centered)的教育觀。
后現代主義以卡普爾、艾普爾、多爾等人為代表,特征為:混沌、非理性、不確定性、去中心、多元化等等。后現代主義反對封閉、簡單、僵化的思維模式,主張平等、民主,倡導師生在平等互動中通過對話生成知識的意義,反對教師作為知識的權威將預先組織的知識體系傳遞給兒童。多爾提出了后現代課程設計的“4R”標準,即Rich(豐富性)、Recursive(回歸性)、Relational(關聯性)和Rigorous(嚴密性)影響巨大。
除了理論基礎外還有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遵循的主要原則:1.堅持語言實踐,用英語語言去做事情解決問題。2.堅持中學英語課程資源建設信息化。3.堅持語境教學,設置語言情景,境堅持模擬真實語境與真實語境想結合。4.堅持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平等、互動、交流、合作、探究的原則。
現在圖書館、語言實驗室、音像設備,電視機、錄像機、計算機、CD、VCD等電教設備及網絡資源已經普及。英語節目電視、英語報刊雜志、英語電影等英語媒體以及英語學習軟件發展極為迅速。微信、騰訊QQ等網絡聯絡工具的存在,為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創造更為方便的條件,使實現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online與offline雙向雙重交流具有現實意義。這一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合作探究能力,也利于教師關注個別學生,充分體現因材施教、啟發性特點,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和遠程英語教學節目進行自主選擇學習,增加英語教學的開放性和趣味性。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成功的外語教學應在課堂內外創設更多的情境,讓學生有機會運用自己學到的語言材料。中學學生可塑性強,模仿能力較強,好奇心強,接受能力強,處在學習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整合的現實基礎,創設語言情景,使學生置身語境,把教材中抽象的知識語言變成了生活中的人際互動,刺激學生學習英語及運用英語的的欲望,這樣我們就順利完成英語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
學生的個體化差異,對傳統班級教學是個挑戰。因材施教對于傳統教學只是一個夢想,而現代教育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是這個夢變成現實的基礎。現在圖書館、語言實驗室、音像設備及網絡資源已經普及,鼓勵學生利用網絡和遠程英語教學節目進行自主學習,增加英語教學和學習的開放性。
1.教師可以運用網絡平臺,設立作業庫,難易都有。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及學習能力做“必做”(obligatory)和“選做”(optional)兩類作業。這樣學生在選擇中順利完成任務并取得的進步。2.建立學生幫困組(learning aiders),讓學生去當小老師,讓學生感受當老師的自豪和自信。學習成功的孩子去幫助不成功的孩子,俗話講教學相長,學會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英語能力。教師要積極參與幫困活動,為學生選好小老師,培養小老師。3.建立難點庫(difficulty database),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條件個性化輔導學生將一個個知識難點轉換成學生或師生互動,便于學生理解,掌握難點,取得進步。
教師在設計教學的過程中,創設語境、實現語言實踐,提高英語語言實踐能力?,F代教育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使得教學內容可以據因學情需要被重新編排和設計,保障教學信息量適度和教學活動全面,因使學生們運用英語和實踐英語語言的能力增強,這樣以來教師只要在教學過程提供展示平臺,要正確引導和充分發揮他們的表現欲望,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注意,發展他們英語語言學習及運用能力。
總之,現代教育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的整合使得創設情景組織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和常態化,使得教學內容具有較大的參與性和社會性,學生用的成功,學的自信,使學生在運用英語的經歷中掌握了知識,發展了他們英語運用能力,同時增長智慧。現代信息教育技術與中學英語課程的整合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空間巨大,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們不斷地探討、研究和發掘。
[1].胡春洞《英語教學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2].李藝“小學英語的情景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四期
[3].覃輝,鮑勤主編.建構主義教學策略實證研究.云南大學出版社,2010.
蔡保黨,1971年12月生,上海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生畢業,碩士?,F為安徽省宿州市第十一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