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俊平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學 山西大同 037005)
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
南俊平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學 山西大同 037005)
提升初中物理教學質量,在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重點從物理課堂前的準備,課堂活動,課后作業中如何實施生活化教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后得出,只有將物理教學和生活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有效的進行物理知識傳輸,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初中物理 生活化 質量 密度
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與生活相關的東西,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然而,我們初中物理的很多知識非常抽象,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很多同學對于初中物理的學習興趣不高。因此,考慮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通過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意義重大。故,本文從課堂導入,課堂教學活動,課后物理作業如何有效融入生活化進行了分析。
課堂導入是一堂課是否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開端,初中物理教學也是如此。初中物理知識很多內容非常抽象,容易讓學生產生反感。如何按照傳統的課堂教學導入方式,很容易讓學生陷入困難,失去興趣。因此,我們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導入模式,在課堂導入中,有效的實施生活化知識導入。通過采用生活中實際例子引入課堂,讓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對于現實中的例子有很大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對內容存在一種渴望,極大的提升他們的求知欲。這不僅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探知欲望,還能為整個課堂教學環境營造輕松、愉悅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
舉例說明:“力的相互作用”是初中物理的一節重要課。我們在學習“力的相互作用”一課時,作為教師,可以進行有效地導入。對學生提問與力有關的現實例子,如,我們在劃槳的時候,為什么往后劃槳,船就會往前走?我們同學們在滑冰的時候,推同學的時候,為什么自己就會往后退?等等相關的問題,這些都是與力有關的實際例子。學生們帶著這樣的疑問,就會更加充滿好奇,充滿求知欲。
再比如,《光的折射》以一課,在引入課堂時,作為教師,可以通過自制教具:一支筆,插入裝了水的透明水杯中,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看到的現象,并提出“為什么看到的現象是不同的?”等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這種生活化教學引導,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對相關的物理現象產生極大興趣,從而有效地促進了課堂教學的展開。
課堂活動中,如何調動課堂氣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必須要考慮的問題。考慮到初中物理知識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特點,在課堂活動中有效融入生活化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初中物理教學中有較多有效的教學方法,比如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研究型教學法等等。但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如果在內容中都深入生活化案例,就讓學生對要學知識充滿求知欲,希望通過掌握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疑慮。所以,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效融入生活化案例是非常有必要的。
舉例說明,《汽化和液化》是初中物理教學中一節重要的課程。在進行該課程的教學時,作為教師,可以以燒水的例子作為開場白,讓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可以讓學生自主探討燒水的過程,討論燒開水過程的現象。在討論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相關的問題,如:為什么水燒開的時候,都有白霧冒出?還可以提出其它的相關問題。其目的就是給學生設置一個懸念,讓學生帶著疑問開始課堂,讓學生了解,只有認真的學習該課,才能有效的解決現實的問題。這不僅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是物理,并產生了將所學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的現象和規律的強烈欲望,實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存在許多的抽象概念與深奧定理,這些知識點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初中生來說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采用閱讀與語言描述的方式并沒有有效化解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知識的抽象性間的矛盾,學生的理解依舊是一知半解,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們都知道,這些物理概念與定理的形成是科學家基于生活實踐通過無數次的實驗進行不斷的歸納與總結而成的。因此在教學這些抽象的物理知識點時,我們要從物理學科所賴以生存的土壤――生活入手,將這些抽象深奧的知識點與形象生動的具體生活實例相結合,從大量的生活素材中進行信息的提取與分析,讓學生將抽象深奧的物理知識與形象具體的生活事物相結合,從而使學生獲取大量的感性材料,為上升為理性認知打下堅實的基礎。
初中物理知識是否又能有效的掌握,課后作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作為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進行要選擇一些新穎,容易讓學生產生興趣的課后作業,對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而讓課后作業與實際生活例子相結合,就能非常有效的及其學生的興趣。學生看到與實際生活相關的課后作業后,就自主的對課上學習的知識進行溫習,通過對于知識的了解,來解決課后作業中關于現實中實際的問題。這樣通過自己溫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產生非常大的滿足感,有利于提升其學習能力。
例如,學習完《質量》,教師可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在沒有家長幫忙的情況下,獨立測量出物理課本的質量、雞蛋的質量、蘋果的質量、桌椅的質量等,并對所測量的物體進行比較,對物理質量與體積大小之間的關系做進一步思考,為下一個內容的學習奠定基礎。
初中物理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只有將物理教學和生活結合起來,才能更加有效的進行物理知識傳輸,才能有效的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同時,通過掌握物理知識,也讓我們對于能夠對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現象進行有效地解釋。
[1]魏志朋.談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硅谷.2009(16)
[2]韋明肯.初中物理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幾個時機[J].基礎教育研究.2009(13)
[3]譚祥云.初中物理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09(10)
[4]趙斌.淺談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科學探究[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S2)
[5]趙小峰.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策略管窺 [J].中學物理.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