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輝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五十中學 黑龍江大慶 163711)
關于新課改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的分析
楊立輝
(黑龍江省大慶市第五十中學 黑龍江大慶 163711)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深入,初中體育教育教學有了明顯改觀。體育是素質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田徑項目是初中體育教育教學的一大特色。本文試分析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的重要性,論述提高田徑教學的有效措施,旨在提升初中體育教學整體教學質量,全面貫徹素質教育。
新課程改革 初中體育 田徑教學
在素質教育深入發展下,教育教學目標不僅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加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因而學校也越來越重視體育教學這門學科。體育教學作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基礎教學,在新課程理念的倡導下使其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效果更加突出,其中,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重點項目——田徑教學,是初中體育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對提高學生體能素質、增強學生體質有著重要作用。
眾所周知,田徑運動是各項體育運動之母,也就說任何體育運動的順利進行都離不開田徑基礎,初中體育教學相比小學體育教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都有著明顯改變,田徑教學是其他體育項目教學基礎,對培養學生體育素質和提高身體協調性具有重要意義。表現為三方面,首先:田徑集體項目可以增強學生團隊合作精神[1]。比如百米接力跑這樣的小型田徑運動,可以將學生緊密聯系起來,只有與隊友完美交接、相互協作才能取得好成績,在教學中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認識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其次:田徑教學可提高學生的運動競技意識。相比其他球類運動、體操運動,田徑教學的活動場所比較自由,無需借助特定場所,田徑教學課堂自由嚴謹,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運動競技意識,并形成良性循環。最后:田徑運動有助于學生體育素質的提升,對加強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也有著重要作用。田徑運動相對簡單、易學,運動規則較為靈活,更適合初中生學習,對提高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有著明顯作用。
1.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體育教學受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的影響,田徑教學內容偏向注重運動訓練,將教學重點置于田徑技能的傳授,然而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中,田徑教學課時少而教學內容多,學生很容易出現邊學邊忘現象,長此以往,學生容易產生厭學情緒,體育教師也無法更好的指導學生后續田徑運動學習。因此,培養學生的田徑興趣,優化田徑教學內容顯得較為關鍵,教師要以全新的眼光看待田徑運動,不拘泥于傳統田徑運動的條條框框,不能只是在田徑運動項目打轉,挖掘田徑項目的興趣點,并進行教學創新,結合田徑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培養學生的田徑學習興趣,對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2.注重田徑運動的趣味性及娛樂性
初中生的思維領悟能力尚不成熟,教師在指導示范田徑運動動作時,不應一味的參考課本,而是教師首先要做好動作示范、保證示范動作的流暢、標準,并挖掘該門田徑項目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讓學生樂于學習。例如,教師在教學生“擲鐵餅”時,大多數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呵護下吃苦受累能力較弱,無法承受“擲鐵餅”的重量訓練,教師在進行“擲鐵餅”教學時,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組織練習,對特殊情況“區別對待”,對體質較弱學生先進行其他項目學習,做好熱身運動,老師在動作示范完成后,細致講解動作要領及一些要注意的事項,然后有效分組練習“擲鐵餅”,練習結束后,對學生進行適當表揚,增加學生對田徑教學的趣味性。
3.融合游戲教學元素
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戶外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田徑運動集體游戲,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余,享受愉悅的戶外游戲時間。尤其是對性格孤僻學生來說,這種離開課堂的教學方式更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最大程度的避免其心理孤單,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比如最簡單的戶外游戲就是跳馬、體操和跑步,讓學生離開體育教學課堂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鼓勵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在學生的支持下,教師加以引導,對提升田徑教學效率具有極大幫助。
4.因材施教的進行教學效果評價
體育教學一定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每個學生的體能特點不同,初中學生的生理特點是:其骨骼的彈性及韌性比較好,不容易骨折,卻容易產生變形,堅固性比較差,并且,肌肉的力量、耐受力、彈性及伸展性都不如成年人,此外,學生個體間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2]。教學效果評價理應區別對待,根據學生的個體基礎進行綜合評定。讓每個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田徑教學中鍛煉體能素質,增強體育學習信念,這也是鼓勵學生更好地發展其體育素質的有效措施。
初中體育中田徑教學效果如何對學生體能素質有重要影響,在新課改的大環境下,學校必須重視體育教學,用科學的方法指導田徑教學,使學生領悟到田徑教學魅力,并自主參與到田徑教學中,最終實現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的高質量、高效率完成。
[1]黃小軍. 新課改下對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的探索[J]. 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15∶139-140.
[2]張根松. 新課改下教師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有效性分析[J].學苑教育,2016,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