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芳
(長春市實驗中學 吉林長春 130000)
教育小事一則
牛春芳
(長春市實驗中學 吉林長春 130000)
“恭喜恭喜,聽說你最近升職當上“主任”啦!”“對呀,對呀,官職小升一級,多多關照!”在同事的調侃和祝福聲中,我當上了這個天底下最小的主任——班主任,肩負起了這一份平凡工作中的不平凡。
與某些信奉“唯有嚴師才出高徒”的教師相比,我更愿意讓愛成為我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力量。擔任班主任工作一年多以來,“愛”字貫穿于我的整個教育過程始終,并深深扎根于我和孩子們的心中。班主任工作是一件樂差事的同時也是一件苦差事。班主任每天在完成本職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要與班級內的每一名學生打交道,處理班級內發生的各種問題,與家長進行溝通,及時反饋孩子在校的身體及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況。既要做學生求知的引路人,又要做學生進步的引導者。現在,95后的孩子大多于較為優渥的家庭中成長,面對他們身上所具有的任性、偏執、追求個性以及以自我為中心等特點,班主任老師所做的工作十分繁重與復雜。在對學生實行教育的過程中,與單純性的強制訓斥式教育相比,和風細雨般愛的關注似乎更為合適,更容易灌溉他們的內心。平時在私下里,我經常叫自己班的孩子為“親學生”,一個“親”包含了我對他們如親人般情感的關懷,不計得失,不求回報,也昭示了我對于他們不一樣的情感。一直以來,是愛呵護孩子們健康成長,也是愛讓我更加堅強。
天下的班集體數不清,但她們的共同特征就是都有那么幾個需要特殊關注的學生。當然,我的班里,也不缺乏這樣的孩子,和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可以說幾乎天天都在上演。在這里就跟大家說說其中的一個孩子一件小事吧。
剛進入高中時,為了給新的同學和老師留下好印象,即使再為頑劣的孩子也會暫時克制住自己的秉性,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但隨著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新鮮感逐步退卻,各種各樣的小毛病也就隨之而現了。在這些孩子中,小G同學的表現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開學兩周后,小G上課的狀態就產生了與之前不同的變化,在老師不關注的時候會趴桌子,一堂課下來甚至要提醒3、4次才能勉強抬頭聽課,而需要練習的習題和記錄的知識點更是一筆不動。下午自習課時,也會經常與周圍的同學說話,在班長提醒下不服氣也不改正,與班干部之間已經產生了明顯的不快。
在從班長處得知產生矛盾的原因后,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找小G同學長談一番已經迫在眉睫。在觀察了孩子一段時間的表現之后,在某天下午的自習時間,我把他叫了出來。怕引起孩子的反感,談話時我的態度更像是在談心:“進入高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適應環境了嗎?學習跟不跟得上?”小G本來以為我找他談話是要批評他這段時間的表現,一開始低著頭,聽到我的問話之后,一掃之前的陰霾,抬起頭看著我:“老師,我適應得挺好的,學習也還行。”看到孩子沒有抵觸情緒,我們的談話得以繼續。“學習還行?可我覺得這次周測的成績好像并不理想。按照你的入學成績,本應在班級十多名才正常,現在都倒數第二了,是不是周圍有同學說話影響了你的聽課和答卷?”小G笑了,答道:“這次考試沒發揮好,沒他們的事,大家挺好的。”“哦,我也覺得是發揮的問題,‘周公’那么厲害,每天為你‘單獨授課’,這個成績可不應該。我覺得一定還是環境的原因,聽班長說,你周圍經常有說話聲,屢教不改,我得找找究竟是哪個小壞蛋在影響你們。”聽到這,小G明白了我找他談話的意思,急忙辯解道:“老師你誤會了,咱班老師教得都很好,是我自己之前有段時間學習提不起勁兒來,不想學,聽不進去才想睡覺的。這次周測后我媽已經跟我聊過了,我知道問題在哪,我會改的。老師,你看我下次的成績,一定提高!但老師,我有意見,我覺得班長是在針對我,咱們班自習時又不是只有我自己在說話,為什么只管我呀?只給我扣分?以前我也當過班長,知道什么意思!他就是看我不順眼故意找茬。”聽到這兒,我得知問題的癥結所在,班長由于是新提拔起來的,缺乏一定的經驗,在處理問題上稍顯激進,又缺乏與小G的溝通,故而引起了他的負面情緒,導致彼此間嫌隙的產生。
看來,眼下的工作是要盡快解除誤會。我收齊笑容,板起臉來。“好,聽到你這么說,老師相信你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學習上的事不需要老師和家長操心,你肯定沒問題。但是在與班長矛盾的問題上,老師必須批評你。你也知道H班長是個新手,這是他第一次承擔班長任務,他的熱情是需要我們鼓勵,他的工作也是需要我們配合支持的。新手在處理一些問題時難免會出現失誤,作為班級的一份子,我們有義務給他指出。畢竟,我們的共同目的是為了班級更好。你剛才說你也當過班長,那你一定深知一班之長肩負的責任和要面對的困難。其實,如果發現問題時你以友好的方式主動跟他談一談,我覺得應該比現在有聲的抗議更有效,你說呢?”小G不說話了,看來他在思考我說的話。過了一會兒,他有些羞赧得抬頭:“老師,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咋說呀?”“行,這事我來辦,我來制造機會,你們把要說的話都好好說出來,以后仍然是好同學,好兄弟!”就這樣,在第二天的中午,兩個男孩在備品間將心里話悉數說了出來。最后在我的見證下,所有矛盾與隔閡在一個擊掌中得以化解。
這只是班級生活中的一個小插曲,事件的完美解決,讓我開始充分意識到了有時候和顏悅色的傾聽與充滿關愛的交流,是比言辭激烈的教育更有效的。那件小事之后,小G有的時候可能依然會忍不住趴桌子,有的時候也會忍不住在自習課上小說上那么幾句,但是在老師和班長的提醒下,他笑一下就會很快改正過來,學習上有了進步的同時,他跟同學們課下的互動也更加頻繁,班級和同學有需要的時候總是第一時間就能看到他的身影。我相信,現在的他是真的把4班當成了自己的班集體,把同學都當成了好兄弟。
我是一名年輕的班主任,始終在班級的管理中與孩子們一同在成長。我始終相信關愛與傾聽應該是師生交流的橋梁,與其作為高高在上的指揮者,我選擇做他們喜歡的大朋友,做教育與引導他們一生的領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