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東燕
(順德區(qū)杏壇中學 廣東佛山 528325)
高一文理分科后對學生心理的調(diào)適對策
向東燕
(順德區(qū)杏壇中學 廣東佛山 528325)
高一下學期,學生剛開始適應高中生活,即刻又要選擇文理分科。有些學生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適應障礙。作為班主任,我采取了組建得力班委會、主動與學生溝通交談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開好主題班會、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班級活動等對策,來調(diào)整學生的心理,盡快讓學生走出“適應障礙”,讓他們快速適應文理分科后的學習與生活。
文理分科 對策
高一學生經(jīng)過高一上半期的時間,對學校、老師、同學等有一定的適應,但高一下學期,又要進行文理分科,不少學生明顯出現(xiàn)了心理上的不適,尤其是文科班的學生。可能是由于環(huán)境變化時所產(chǎn)生的短期和輕度的煩惱狀態(tài)和情緒失調(diào),常有一定程度的行為變化等,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適應障礙”。究其原因,主要的環(huán)境變化:一是剛適應了一個班的老師、同學,就要分開,心理上難以接受;二是分了文理科,文理科目學習方法的不同,一下子也難適應;三是分了文理之后,文科班理科班男女比例失調(diào);四是對老師們的適應,需要一定時間。我班是一個文科班,男生只有11人,女生35人,男生女生比例不足一比三。除了上述原因,我還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就是班上男生女生都沒有帶頭活躍氣氛的人,性格上整體傾向靜,因此開學很長一段時間,班上氣氛都很沉悶。針對上面的問題,為了減少這種“適應障礙”對班級建設的影響。作為班主任,我必須要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學生適應新的班級,適應分科,適應老師和同學,盡早讓班級走上正軌,我做如下的對策,對學生進行了心理調(diào)適:[1]
分班之后,我先查閱高一上學期的檔案,先組織了班委會、團委會,然后舉行班干部會議,讓班干部帶頭動起來。接著通過對班干、團干進行心理調(diào)查,鼓勵他們幫我了解同學們的心理。我鼓勵班團干部,他們是班主任的左臂右膀,要做好表率,同時關(guān)注班中的動態(tài)。這樣他們既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也為班級做出貢獻,是雙贏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班干部會議,可以由我主持開,但更多時候,我只說我的想法,讓班團干部他們自己去組織解決。班長李寶雪是一個能力很強的人,她能勝任班長的工作,為了班級的成長,她帶領(lǐng)著團隊,為班級的成長做出了許多努力。團支書梁巧欣是一個穩(wěn)重端莊的女孩,在團結(jié)班的同學方面做得很好。在班干部的通力合作下,他們成功主辦了主題班會、趣味運動會以及一些球類比賽等活動。班級氣氛也較之前活躍了許多。學生感受到了來自新班級溫暖,心理慢慢安定下來。
作為每周一次的班會活動,除了上傳下達的任務之外,我覺得更是班主任和學生溝通的一個主要途徑。我通過對班級存在問題、班級的成長、班級的前途發(fā)展等方面思考,設計了一系列主題班會,主要目的是把我對班級成長的理念落實下去。在接手文科班之后,我先調(diào)整了自己的心理,然后通過對班級不活躍這個問題,開了兩次主題班會,一次主題是《新三班,它需要我》,一次主題是《相聚是緣,我們在一起》,活動由學生主持,通過開展游戲、活動、合作等,加強學生之間的了解、配合和信任。學生通過活動之后加強了了解與合作,關(guān)系融洽起來,尤其是通過小組合作之后,能相互競爭,更是提高了班級凝聚力。在這之后課堂氣氛、班級活動等都有所改善。
我班的周記不是周周寫,是在想寫事或者有班級任務的時候就寫,小作文是兩周一次,內(nèi)容基本是與時俱進的。有些學生他(她)喜歡通過寫東西來表達自己的心理、情緒之類的,那么我就提供一些渠道,讓他們?nèi)A訴去發(fā)泄去抒發(fā)。班上有43個學生,在兩個月之內(nèi),平均每人談話至少一次。我主要針對他們現(xiàn)在的想法、學習方面、前途理想、同學關(guān)系、師生關(guān)系、家庭關(guān)系、人際交往等了解他們的想法,他們的心理。我也通過這些渠道,了解學生所思所想,了解他們的苦惱、糾結(jié)、郁悶、失落、快樂等情緒,了解他們的需求,然后跟他們互動,讓他們知道老師是關(guān)心他們的,是站在他們一邊的,是理解他們的,是愛他們的,是鼓勵他們的。我也把自己的想法和一些經(jīng)歷告訴他們,形成良性互動。我覺得這兩種方式都很好,讓我跟學生之間親近許多,也讓他們了解老師、信任老師。“親其師,信其道”。只有真正跟學生關(guān)系近了,開展工作才會事半功倍,才會得心應手。其實在這些互動中,我也收獲良多,我也常常因得到他們的鼓勵、肯定而感動落淚。學生要動起來,老師要對癥下藥。[2]
針對班級的不活躍現(xiàn)象,我想盡快讓學生熟悉起來,那么開展活動就是很有效的方法。我讓班長帶領(lǐng)班干團干,組織了一些趣味活動。有蒙眼睛認人,有搶凳子,有成語接龍,有多人多足等等。尤其是到了期末考試之后的那次班級活動的時候,我看得出學生之間關(guān)系已經(jīng)很融洽了,他們小組與小組之間、宿舍與宿舍之間、男生與女生這間……都開展了歌唱比賽,還有“你做我猜”等,學生熱情高漲,氣氛活躍,最后同學合影、班級合影、好友合影,根本停不下來,活動結(jié)束之后,有很多同學主動打掃現(xiàn)場。到這個時候,他們已經(jīng)慢慢忘記了他們原來的班級,把現(xiàn)在的班當做自己的家了,也適應了它,不讓自己感覺孤獨了。[3]
當然,在班級學生心理建設方面還有其他一些工作也做了,我覺得本學期我班級最重要的任務是要讓學生適應文理分科之后,讓學生適應新的班級,融入新的班級。那么,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覺得我做到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任重而道遠,班級建設,這才只是起步,我會繼續(xù)努力,把責任扛上,把班級帶好。
[1]《班主任基本功》韓東才 暨南大學
[2]《班主任兵法》萬瑋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做最好的班主任》李鎮(zhèn)西 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