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磊昕
(解放大路小學 吉林長春 130021)
新課程下創造力在小學美術教育的運用研究
鄭磊昕
(解放大路小學 吉林長春 130021)
美術是新形勢下學生必須要掌握的一門學科,以促使自己不斷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以適應日趨激烈的社會競爭。新課改要求教育進行改革,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方法,采用現代的新的思維和方式去進行教學和學習。由于小學的特殊性,我認為在小學美術教育中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創造力這一特點就行教學,改變課堂教學風格,提高課堂趣味性,提高課堂效率。下面是我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希望同行間互相交流借鑒,求同存異。
新課程 創造力 小學美術 綜合素質
1.從必要性的角度來說
美術課是一種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單單依靠教師的教授,是不足以讓學生系統的、全面的、準確的掌握知識。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缺少了觀察、模仿等這些基本的學習手段,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的弊端也是十分明顯的。重視創造力的應用,突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解決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一部分弊端,使美術學習的趣味性增強,大大激發的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1]
2.從重要性的角度來說
在美術教學中發揮創造力的教學策略,有利于解決美術課中理論知識無法解決的一些知識問題;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提高學習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有利于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到知識,從而提高課堂效率,幫助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有利于促進教學方法策略的改進,促進構建新型課堂,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
3.美術課堂中的創造力已經受到廣泛重視
通過對周邊學校的了解,我們知道,創造力在我們美術教育中已經越來越受到重視,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學生對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大幅度提高,美術課,現如今已經變成同學們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學生對參與美術活動充滿激情與活力,教師授課也變得越來越充滿自信。越來越多的一線教師開始應用這樣的方法,去教授課程,教師已經感受到了,這種教學策略的好處,不僅教學任務可以順利完成,而且學生對知識打的掌握程度已經越來越高。以前總是教師要求學生去學習,教師必須通過布置課上活動內容等手段,強迫學生去參與,而現在,學生參與美術活動,已經成為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部分。[2]
1.老師要努力的創設與課程內容相關的情境、逐步的將要講的問題引入;我們都學過心理學,都知道動機是由需要引發的,而且學習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這本身是需要學生自覺去完成的,如果教師總是用命令的方法,強迫學生學習,那么取得的效果也不會很好。所以教師要努力的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情境,吸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然而然的走進教學內容之中。比如說講到畢加索的作品時,教師可以努力的創設一些和畢加索有關的情境,讓學生可以有一種設身處地的感覺,這樣無疑是有利于學生對于畢加索作品的理解,也可以很好的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
2.教師要鼓勵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合作探究,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小學由于學生的年齡尚小,對于整個世界充滿好奇,他們的思維十分的活躍,并不是定式思維,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積極進行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力,鼓勵學生去創新,去想象。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開展的話題必須與課堂內容相關,而且必須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實際,因為只有這樣才會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才會有興趣,去想象,去創造,同時教師要注意抓住教學重點,在歡快的氛圍中使學生學到知識,提高能力。
3.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的練習,創造力并不是憑空產生的,必須要經過不斷的反復才可以鞏固,也才可以正確的應用。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做一些練習,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條理化,也可以使學生更好的、更快的、更熟練的掌握知識,從而為自己的創造打下堅實基礎。同時學生要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問題后,要及時的找老師尋求幫助,盡快的解決問題。
4.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經行認真的反思,小結歸納課堂內容;傳統上在課堂快要結束的時候,教師應該對課堂進行小結,但是對于我們新的教學方法來說,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進行小結,這樣可以發現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接受程度,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及時的幫助學生。讓學生充分的發揮積極性去學習,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的去創造。
發揮創造力的新的教學方法不等同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它不是是教師在講臺上講授,而是讓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它也不是簡單意義上的課堂活動方式,它是我們課程改革提倡的重要的手段,它的提出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的課堂狀態,使課堂氛圍變得愉快、寬松,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內學習,這樣的課堂無疑是學生喜歡的,也是提高課堂效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有利于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對于教師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教師必須要學會引導,引導學生去正確的創造,同時也是對教師能力的提高。[3]
[1]譚麗娟;試論中小學美術教育設置構成課程的意義[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美術專輯)[C];2006年
[2]陳群;基于“美術是生活、是文化”的小學美術教育實踐六點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2)[C];2013年
[3]廣州幼兒師范學校 朱晴 湖北荊門沙洋實驗小學 徐慧 浙江寧波萬里國際學校 謝光領;傳統與現代 童真與童趣[N];美術報;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