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娣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小學 吉林洮南 137100)
淺談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
李金娣
(吉林省洮南市第一小學 吉林洮南 137100)
低年級是學習語言的黃金時代,是打好語言基礎的關鍵。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這一階段,學生識字如何,養成怎樣的識字習慣,對今后整個語文學習影響很大。本文認為,識字要以提高小學生的興趣為基礎,再教給他們正確的識字方法,形成識字能力,開展識字教學。
小學生 低年級識字 教學方法
漢字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我們民族在勞動和生活中長期積淀下來為交流經驗和傳達感情而創設的符號,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情境因素,學生學習漢字的過程就是體驗我們悠久的民族文化、感受生活、審美的過程。但是長期以來,識字教學忽視了學習的方法和識字的過程。中國漢字結構十分復雜,同音字,形近字特別多,學生特別容易混淆,用字時往往張冠李戴,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筑固生字,凸顯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使學生獲得學習的主動權和高效權。
1.發揮想象,課前激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開始識字時,我先告訴同學們:我國的漢字很奇妙,一個漢字可以是一首詩,一幅畫,一首歌,學生們聽了便覺得十分有趣。例如我在教學與水果有關的字時,我鼓勵學生搜集與水果有關的資料,還將水果帶到課堂上。通過看看、摸摸、聞聞、認認等多種感官參與來識字認字,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總處于一種凌駕于學生之上的特殊位置。動則發號施令,指揮學生,這無疑壓制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只有放下架子,接近學生,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知識,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主動性高,我們的識字教學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采用形象直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較差,單憑教師的講述或學生的想象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印象。遵循教師的直觀性原則,恰當的運用直觀教具,尤其是電教手段,可以使復雜,抽象的教學方式顯得比較簡單。明確、具體、艷麗的色彩,生動的畫面,動聽的聲音,把學生牢牢的吸引住。這樣不僅大大地提高了學生識字的效率,還能很快領悟詞語的意思,因此,采用直觀的教學方式能使學生的表現更為形象、自然,符合學生的形象思維,因而形成的印象就更為深刻。
4.多表揚鼓勵
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愛聽好話,只要老師一表揚便勁頭十足,曾有位特級教師說過:“要學會哄孩子,要準備一百頂高帽子給學生戴,要真心真意給他們戴”,可見教師的表揚對于孩子來說多么重要。
1.易生為師法
傳統教學往往以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來進行,識字教學也同樣如此。這樣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的接受狀態,即使當時記住了,也容易遺忘,因為他沒有經過主觀努力。只有經過自己的思考獲得的知識,才會印象深刻。“授之魚,只供他餐,授之以漁,終生受益”。因此,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逐步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先扶后放,嘗試讓學生自己做小老師,讓他們自己想,自己說。例如我在教學“改”字時,鼓勵他們用謎語識字法,有的孩子就給出了字謎“起一半,放一半”,孩子們能獨立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這就讓學生覺得學習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小老師的興趣很高,其他學生學習興致濃厚,在識字的課堂上自然小手林立。
2.掌握規律法
心理學家艾偉指出,“六字解釋生字能建立牢固的音形的聯系。”漢字中的形聲字約占七成,因此掌握好這類字的造字規律對今后提高學生生字的識記效率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復習鞏固法
學生的稟賦各不相同,一堂課下來,對于生字詞有的學生只需讀過或抄過一遍便能很好的記住,而有的學生則需反復練習來加深記憶。不過當時學得再好,時間一長,如果不及時鞏固的話也會逐漸遺忘,所以組織學生適時復習也是至關重要的。當然,復習生字時,我們要教給學生正確的方法,比如抄寫一遍,第二遍則可以默寫,然后檢查一下正誤,再默寫第三遍。
1.利用校園文化識字
進入校園,撲面而來的校名、校訓、小學生守則和學校里的文化設施;進入班級,班牌、課程表、大小展板、小學生行為規范,學生的名字等都是學生識字的素材,那就需要教師做個有心人,經常創造情境,引導學生認認這些字,日積月累,學生不但會增加識字量,而且他們會不自覺的由無意識到有意識地把熟悉環境和識字認字結合起來,形成良好的習慣。
2.在家庭生活中識字
利用家庭資源,開展多樣的活動,如自制識字課本,讓孩子們在家長的幫助下剪剪貼貼,搜集與整理漢字,這種有趣的活動大大地激發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也把識字和生活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也可以和經典誦讀相結合,每周背誦一首古詩,或者吟誦《三字經》、《百家姓》等既可以鞏固熟字,又可以認識新字的有益書籍;開展我和好書交朋友的活動,讓閱讀成為孩子的生活方式,通過閱讀書目的推薦,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進行系統閱讀,每學期評選出書香少年,書香家庭,激勵更多的家長和孩子與好書為伴,共同成長。也可利用電視、網絡資源進行識字,電視節目豐富多彩,如新聞聯播、少兒影片 、動畫片都是學生喜愛的媒體節目,學生都能從中獲得大量的識字信息,比如學生在看電視時,家長可以引導學生注意認讀字幕,孩子遇到不會的字,家長要及時告訴孩子 并結合節目內容解釋字義,這樣,孩子耳聽標準讀音,眼看屏幕漢字,在不知不覺間,陌生的字符變得熟悉,這樣既豐富了孩子的家庭生活,增進親子關系,又擴大識字量,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3.走進街頭巷尾識字
生活在商業化的信息社會里的學生,每天都面臨著鋪天蓋地的廣告、商標招牌,教師可鼓勵學生利用家長帶他們上街、旅游、活動等機會,注意觀察目之所及的漢字,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要請教家長和身邊親人、朋友,這個店叫什么名字?柜臺上的商品什么名稱?遇到商標錯字能和家長交流并口頭改正。這不僅是豐富學生識字量的又一有效途徑,還讓孩子通過改字使他們的識字層次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總之,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有了學習的方法,就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拓寬了學習的途徑,就走向了語文學習的陽光大道,這對學生來說是終生享用不盡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