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有些人稱為“全球金融界壞孩子”的喬治·索羅斯終于宣布終極退休了,但全球金融市場的所有交易員仍然會緊盯著他——如果他再次出現了,那就會與他們無數次經歷的那樣:凡是與索羅斯相反的“倉位”,必須趕緊平倉。
在他宣布退休的時候,全世界的金融市場分析師、操盤手都在等待他總結自己的投資秘笈。這位年屆84歲的投資巨鱷卻如此輕描淡寫:“世界經濟史是一部基于假象和謊言的連續劇。要獲得財富,做法就是認清其假象,投入其中,然后在假象被公眾認識之前退出游戲!” 認清假象,利用假象,駕馭假象,這就是索羅斯的投資秘笈。
全球金融市場投資界盛傳這樣的諺語:盛世巴菲特,亂世索羅斯——即所謂,若做價值投資,就要跟隨巴菲特,而當索羅斯出現時,很可能意味著黑天鵝快來了。如果讓我評判巴菲特與索羅斯的(投資理念)差異,我認為,巴菲特一生追求的投資規律是順應趨勢,玩的是大概率事件;索羅斯偏偏相反,他總是提前預判大趨勢的“拐點”,玩的是小概率事件,而當小概率轉為大概率之時,他已經全身而退。
怎樣在巨變前潛身,不知不覺地布局,這是他的看家本領。當他建倉完畢,可以露出廬山真面目時,他會利用他的號召力,在最佳時點振臂一呼,指出市場中哪一個是最薄弱的環節、最佳攻擊點,于是所有市場人士都轉向,達到呼風喚雨撒豆成兵的最大化效應。
1992年,索羅斯最早發起攻擊英鎊,做空英鎊。為什么索羅斯能夠以少勝多?一是看準趨勢拐點,二是時機選擇。所謂看準趨勢拐點,就是在絕大多數人仍然頑固地認為,英鎊強勢趨勢還遠遠沒有完結之時,他已經看準了英鎊不僅被嚴重高估,而且強勢英鎊其實已經成為英國政府的包袱。索羅斯在發現這個硬傷之后,并沒有立即動用媒體去揭露它,而是不動聲色地順勢而為——悄悄地買入英鎊,讓這個硬傷更硬,直到把所有人都忽悠進去,尤其是將英國政府也忽悠進去之后,他才反手悄悄地布局做空英鎊。而當他振臂一呼之時,許多人以為,他在做帶頭大哥,剛剛開始做空英鎊,實際上,他的布局早就完成。
有人說,索羅斯的投資秘訣就是善于發現市場的縫隙,錯了!市場永遠是有縫隙的,找到縫隙,那只是一般的投資規律或曰投資技巧。索羅斯不僅能夠看到縫隙,更能夠看到錯配,尤其是大的市場錯配。更關鍵的一點是,索羅斯在準備對錯配的市場進行攻擊時,往往留好了退身步。
所謂退身步,即是他的投資組合,要保證不出現大的失誤。其實,索羅斯沒有市場說的那么神,如果仔細衡量,他做對方向與做錯方向之比,很可能是4比6。但他的絕招在于,做錯,及時糾錯,而且留好了退身步,絕不使錯誤成為巨虧。只有做對時,才強調堅持,即使是堅持,也要留兩手!
索羅斯攻擊香港聯系匯率制,一直被認為是失敗的典型,其實,他沒有敗。香港聯系匯率制在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后的確出現了嚴重的錯配關系,很多人以為這種錯配主要表現在香港政府一再堅持的聯系匯率制,死盯美元。但很多人沒有發現,錯配的還有香港股市!由于堅持聯系匯率制,香港成為避風港,恒生指數被大幅度炒高!索羅斯不僅堅持做空港幣,同時也做空了恒生指數。在做空港幣的倉位上,他的確輸了,但誰知道,他在做空恒生指數時賺了多少?
如果說,索羅斯需要總結,就是他不懂中國:他想做空港幣,實際是盯上了人民幣,企圖在做空香港時順勢做空人民幣,結果招致中國政府傾全力而戰。
改革的力量,政府的力量,是一般的經濟學很難預測的,更是索羅斯看不懂的。但索羅斯仍然是全球投資界的靈魂,永遠是中國經濟的“戒石”。有他在,說明做空中國的力量隨時存在,中國經濟需要謹慎前行,尤其是在金融市場全球化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