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貳過
說滿世界都在談論“青春”,一點也不為過,歌詞里唱,電視里演,廣告里說,網絡上傳,成人的世界,好像除了青春和愛情,生命就會變得蒼白不堪。然后突然想到一個很“哲學”的問題——這個人人談論的“青春”到底有什么意義,這快被人說爛的詞語到底是什么東西?
是跟老師頂嘴時倔強的臉嗎?
是在課桌下偷偷牽住的雙手嗎?
是長跑完時劉海飛出的汗水嗎?
是躲在被窩里打著手電寫的日記嗎?
是拍照時的剪刀手?是遮住半只眼睛的劉海?是課間的追跑打鬧?是晚自習的紙條?是在網吧里的通宵?是KTV里啞掉的嗓子?……
還是,腦海里那張不老的臉,那串忘不掉的電話號碼?
帶著彈幕一樣此起彼伏地蹦出來的問號,翻開這本書。周中強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這些故事笑點足,淚點多,他下筆很精準,知道何時落筆能讓讀者忍俊不禁,何時落筆能點開讀者淚腺的開關,同時還能很好掌控敘事的節奏。讀起來不會覺得這故事只是在書上,而是恰到好處可以在某處感染讀者,不自覺給出認同感——在你的青春里,不論是你還是你的朋友,一定有一個癡心不改的妹子,一定有一個劈腿的男友,一段穿越時光長河的佳話,一個和你一起瘋一起傻一起二,幫你騙老師騙家長的朋友,一個你迷戀過的偶像,一次瘋狂的旅行……
對于青春的來去都有些后知后覺,并不知這一路成長過來,是在哪個瞬間明白了這兩個字的存在,不知什么時候開始不顧一切地將青春推得越來越遠,奮不顧身加入這場“青春”紀念會,以至于想到書名那句話——《青春若有張不老的臉》,心里感嘆了無數句:“該多好啊!”
記憶里深刻感受到時光荏苒是在某個同學聚會上——當時只覺得大家很久沒見,并沒覺得是很多年沒見。席間,一位老同學提起曾經的一個轉學生,腦海里把記憶翻了一遍,仍是一臉茫然。對方開始泄氣——“忘了也是應該的吧!五六年前的事兒了。”聽完,心里“咯噔”一下——臥槽!五六年前?!我老了嗎?
我老了嗎?
帶著這樣的疑問,開始誠惶誠恐地面對周遭的一切。
總覺得時間沒有給夠成長的過程,青春就已是往昔,今天必須站在成人冰冷的世界面對一切的紛雜。擁有青春的時候并不知道它那么值錢,并不知道那么短暫的幾年會成為整個后半生的憑吊和支撐,所以盡情揮霍,用力瘋狂,持續著某種至死方休的荒唐。
但是話說回來,誰的青春不荒唐?無荒唐不青春。
在那些歲月里總有一些事兒讓現在的你想起來只恨老鼠洞太小,也有一些事兒讓你感嘆喝水太少(眼淚不夠流)。小時候覺得長大是一場美夢,長大發現是一場噩夢。就這樣,如果覺得工作太累,房價太貴,老板太黑,生活不好,媳婦難找……不如把這抱怨的時間用來翻翻這本《青春若有張不老的臉》,至少在回憶里你能笑出聲來。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奢望能夠抓住時間的尾巴,但其實我們像一群被時間放養的羊,每天都被野狗一樣的時間追著尾巴跑——所有人啊,都得敗給時間,青春根本不會有一張不老的臉。但是苦逼如我,想來青春太短,肆意就那么兩年,而成年人的生活至少三四十年,終究難熬,所以還是應該把青春的記憶珍藏好以備懷念,至少在記憶里,大家都有一張不老的臉吧。
那些一去不復返的純粹時光,真懷念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