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高原地區某部飛行員頸肩腰腿痛發生情況調查與分析
作者單位:650200 昆明,成都軍區昆明療養院478療區外二科
賀躍光,易曉陽,楊黎,黃連順,童永斌,趙尚開,孫杰,王繼光
[關鍵詞]亞高原;飛行員;頸肩腰腿痛;調查
為了解亞高原地區戰斗機飛行員頸肩腰腿痛發生情況,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采用自制調查表對駐滇某部飛行員的頸肩腰腿痛發生情況進行調查,現分析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駐滇某部飛行員,均為男性,年齡23~46歲,平均27.5歲,身高166~181 cm,平均172.4 cm;體重60~80 kg,平均70.2 kg;飛行訓練總時間287~3400 h,平均428 h;駐地海拔高度約為1830 m,屬亞高原地區。
1.2方法于2011年8月~2012年7月,采用自制調查表進行調查,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年齡、身高、體重、訓練飛行機種、訓練飛行總時間,自感有無頸肩腰腿痛,有無針對性干預措施及效果,認為發生頸肩腰腿痛的原因:包括訓練器材、訓練方法、訓練壓力、訓練總時間,訓練前有無健康指導、訓練間隙和訓練后有無放松及疲勞康復,訓練期間睡眠較平時有無差異,影響睡眠的原因,是否與駐地海拔高度相關等。同時根據訓練考核標準,以訓練總時間600 h為分界標準及不同訓練機種進行統計。
1.3頸肩腰腿痛分級評定標準參照Deviries法進行評定[1]。(1)無癥狀;(2)輕度:觸壓頸肩部及腰部有酸痛及僵硬感,頸腰部輕度活動受限或不受限,訓練后休息2 h癥狀消失;(3)中度:頸腰部活動時有酸痛和僵硬感,訓練后休息2 h癥狀緩解,但未消失,經局部物理治療1 w后消失;(4)重度:頸腰部有明顯酸痛和僵硬感,活動受限,四肢有或無麻木及無力,局部物理治療1 w后又緩解,但仍有反復,經檢查確診為脊柱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膨出/突出癥。
1.4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相關分析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頸肩腰腿痛發生情況調查顯示,頸肩腰腿痛的發生率為 62.50%;其中頸肩痛的發生率為52.00%;腰腿痛的發生率為39.71%;同時患有頸肩腰腿痛的發生率為23.50%;輕度占63.60%,中度占29.40%,重度占7.00%;重度癥狀者經體系醫療單位MRI檢查確診有脊柱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膨出/突出癥并伴有四肢癥狀。經檢查確診,頸肩痛的97.10%是頸肩部肌肉勞損引起,只有2.90%是頸椎病引起;腰腿痛的94.12%是腰肌勞損引起,只有5.88%因為罹患腰椎間盤突出癥而引發。所有被調查者都確認,頸肩部及腰部在編隊飛行和飛機起降時有明顯的緊迫感,訓練前無健康指導,訓練間隙和訓練后未采取任何疲勞康復措施;被調查者認為駐地的海拔高度對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訓練時段出現睡眠困難是訓練壓力所致。
2.2不同訓練機種和飛行時間組頸肩腰腿痛發生率比較第三代機訓練組頸肩腰腿痛的發生率為82.60%,明顯高于第二代機訓練組的52.22%(P<0.05);訓練飛行時間>600 h組頸肩腰腿痛的發生率為77.61%,明顯高于訓練飛行時間<600 h組的47.83%(P<0.05).
2.3頸肩腰腿痛誘發因素Logistic多元逐步回歸分析以訓練總時間、訓練機種、訓練科目等作為自變量,以頸肩痛作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訓練總時間、訓練機種、訓練科目進入回歸方程(表1)。

表1 頸肩腰腿痛發生因素Logistic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
3討論
頸肩腰腿痛主要癥狀為頸肩腰腿部肌肉僵硬、腫脹、酸痛,而腿部癥狀主要由腰部疾患引起。頸肩腰腿痛可致頸腰部活動受限,甚至伴隨四肢放射性癥狀,如手足麻木無力等[2]。當出現四肢癥狀時,就已經發生了脊柱骨質增生或椎間盤膨出甚至突出,將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訓練。本次調查駐滇某部飛行員頸肩腰腿痛發生情況的目的,就是擬找出并分析飛行員頸肩腰腿痛發生的原因,從而制定有效的干預措施。
調查結果顯示,駐滇某部飛行員頸肩腰痛的發生率為62.50%,其中以輕度為主,占63.60%,且隨著飛行時間的增加和訓練機種性能的提高發生率明顯增加。調查顯示,第三代機飛行員中飛行時間超過600 h的占78.79%,最長的達3000 h,可能是因為第三代機的駕駛對飛行員的技術要求更高所致。飛行員在飛行訓練時精神高度緊張,注意力高度集中,特別是在訓練特殊科目(如編隊飛行)和飛機起降時,身體處于強迫體位,頸部及腰部承受載荷是平時的4~8倍,加上較重的頭盔和飛行座椅的靠背曲度與飛行員的脊柱生理曲度吻合欠佳,致飛行員的頸腰部承受載荷增加及受力不均衡,導致頸部及腰部肌肉組織痙攣缺血,發生炎性反應,引起頸肩部及腰部疼痛不適。同時可能導致脊柱椎體及椎間盤產生應力疲勞,長時間刺激累積產生椎體骨質增生和椎間盤膨出/突出;這樣除導致頸肩部及腰部疼痛不適外,還可能引發四肢癥狀,如不能及時診斷治療,可隨著時間延長形成肌肉勞損,甚至發生頸椎病及腰椎間盤突出癥。本次調查顯示,97.10%的頸肩痛是由頸肩部肌肉勞損所致,只有2.90%是由頸椎病引起;94.12%的腰腿痛是由腰肌勞損所致腰痛,只有5.88%是因為罹患腰椎間盤突出癥而引發的。而陳宏等[3]的研究指出,殲擊機飛行員的腰腿痛發生率為31.50%,較本次調查結果明顯降低(39.71%)。本次調查顯示,腰椎間盤膨出(突出)癥在有腰腿痛發生組中的發生率為5.88%,與馮藝等[4]的研究結果相近(6.00%),較運輸機、直升機飛行員的發生率(分別是1.80%、1.50%)明顯要高。同時調查顯示,部隊在訓練前無健康指導及訓練間隙和訓練后無疲勞康復,是導致頸肩部及腰部疼痛發生率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駐地的海拔高度對飛行員的日常生活無明顯影響,訓練時段出現睡眠困難主要是因為訓練壓力所致,但是否影響有炎性水腫的肌肉組織康復還需做進一步的研究。
Logistic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訓練總時間、訓練機種、訓練科目與飛行員發生頸肩腰腿痛密切相關。調查發現較重的頭盔、駕駛艙飛行員座椅的生理舒適性欠佳,也是促使并加重飛行員頸肩腰腿痛癥狀的重要因素。因此,改善訓練器材,科學安排訓練時間及科目,出現癥狀時及時給予康復治療,對于確保飛行員的身體健康有著重大意義。
頸肩腰腿痛限制了頸腰部功能,甚至引發四肢癥狀,這對飛行訓練必然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及時治療及康復就顯得非常重要。目前對頸肩腰腿痛有許多治療辦法,如局部熱敷、按摩、電療以及中藥外敷等[5-6],可減輕癥狀,但到目前為止,尚未找到一種完全有效的方法。故要減少或防止頸肩腰腿痛的發生,預防應重于治療。疼痛的程度與訓練總時間、訓練機種、訓練科目相關,提示應注重訓練的科學性,合理制定訓練計劃,改進訓練器材和方法,在訓練前、訓練間隙及訓練后積極采取針對性的防治及康復措施,才能有效防止飛行員頸肩腰腿痛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曉冰.延遲性肌肉疼痛[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4,13(4):221-224.
[2]張進要.中西醫結合治療頸肩腰腿痛56例臨床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2,23(1):26,37.
[3]陳宏,劉永平,馬建芳,等.殲擊機飛行員腰腿痛的調查分析[J].東南國防醫藥,2009,11(6):508-509.
[4]馮藝,葉忠明,郭彥祥,等.501名飛行員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情況調查[J].中國療養醫學,2004,4(13):217-218.
[5]張藝萌,王文遠,馬文珠.平衡針治療頸肩腰腿痛的臨床研究進展[J].針灸臨床雜志,2010,26(8):67-70.
[6]Cheung K,Hume P,Maxwell L.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 factors[J].Sports Med,2003,33(2):145-164.
(收稿日期:2014-05-12)
文章編號1004-0188(2015)01-0114-03
doi:10.3969/j.issn.1004-0188.2015.01.049
中圖分類號R 851.3/441.1
文獻標識碼A
通訊作者:賀躍光,E-mail:cshyg478@163.com
基金項目::成都軍區“十二五”科技課題面上項目(C1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