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轉婷(新絳縣中醫院婦產科 山西 新絳 043100)
?
整體護理對子宮切除術患者的影響
宋轉婷
(新絳縣中醫院婦產科山西新絳043100)
摘要目的:探討整體護理措施在子宮切除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子宮切除術患者進行分析,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整體護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率( 100%)明顯高于對照組( 60. 0%),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疼痛評分低,精神狀態、睡眠質量評分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P<0. 05)。結論:整體護理應用在子宮切除術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縮短治療恢復時間,改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子宮切除術;整體護理;應用效果;生活質量
子宮切除術在婦科疾病中應用較為廣泛,但會對患者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如何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成為臨床治療的關鍵[1]。本文選取我院收治的患者進行分析,應用整體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結果如下:
1.1一般資料資料來源于我院2012年7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子宮切除術患者2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 10例)和觀察組( 1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4-53歲之間,平均年齡( 41. 2±1. 7)歲;頑固性子宮出血2例,子宮肌瘤4例,子宮腺肌癥3例,其它1例。觀察組患者年齡在25-54歲之間,平均年齡( 42. 3±2. 1)歲;頑固性子宮出血2例,子宮肌瘤3例,子宮腺肌癥3例,其它2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大,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P>0. 05),可以進行比較。
1.2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依據《婦產科學》[2],患者滿足子宮切除術的手術適應癥,且能夠配合本次研究。( 2)排除標準:精神疾病患者,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嚴重術后并發癥患者。
1.3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案,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整體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3.1術前護理護理人員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核對各項生化檢查結果,準備好手術操作器械,確保儀器設備性能良好。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手術方案制定護理操作規劃。加強前期的溝通交流,和患者建立和諧的醫患關系,增強患者的信任程度。術前1天,對患者進行訪視,告知手術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減輕心理負擔和負性情緒,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遵醫囑進行飲食生活干預,為手術的順利進行提供條件。采用技巧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得到家庭支持,改正家屬的錯誤觀念,能夠讓患者全面配合醫師的操作。
1.3.2術中護理器械護士檢查手術器械和物品,巡回護士輔助麻醉師對患者進行麻醉。檢查儀器設備的使用性能,做好常規的消毒清潔工作,將手術室內的溫濕度調整到適宜范圍,限制人員走動,保持安靜氛圍。術中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不斷支持安慰患者,指導其配合醫師的手術操作。對于意識清晰的患者,要保證動作輕柔,醫護人員密切合作,提高責任心。
1.3.3術后護理術后護送患者回病房,待患者意識清醒后第一時間告知手術成功,通過探視了解患者的內心想法,制定心理護理措施,消除顧慮,將被動心態轉化為主動。術后加強病情和體征監測,遵醫囑用藥,觀察記錄傷口和陰道的出血情況,積極預防并發癥的發生,一旦發生異常及時告知醫師對癥處理。合理選用抗生素和止痛藥物,幫助患者度過手術痛苦期。另外,向患者講解早期活動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協助患者翻身、下地,做好個人衛生清潔。
1.4觀察項目和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程度,從環境設施、護理人員的服務態度、技能水平、工作積極性等方面進行評定,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總滿意率=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2)比較兩組患者的恢復時間,以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為評判標準。( 3)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疼痛程度、精神狀態、睡眠質量,其中前者采用VAS量表,0分為無痛,10分為最痛;后兩者采用10分制,分值越高,表明狀態越好。
1.5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8. 0軟件,其中護理滿意率作為計數資料,使用( n,%)表示,采用X2檢驗;恢復時間、生活質量評分作為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 05說明差異明顯,有統計學意義。
2.1護理滿意程度觀察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率為100%,對照組為60. 0%。經比較可知,兩組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 P<0. 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在護理滿意程度上的比較( n,%)
2.2恢復時間比較觀察組患者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 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在術后恢復時間上的比較(±s)

表2 兩組在術后恢復時間上的比較(±s)
組別 例數n 排氣時間( h) 下床活動( d) 住院時間( d)觀察組10 18. 7±2. 0 5. 2±1. 1 21. 5±2. 6對照組 10 20. 5±1. 7 6. 7±1. 4 25. 4±3. 1 t 2. 168 2. 664 3. 048 P值0. 043 0. 015 0. 006
2.3生活質量比較觀察組患者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精神狀態、睡眠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 05)。結果見表3。
表3 兩組在生活質量評分上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在生活質量評分上的比較(分,±s)
組別 例數n 疼痛評分 精神狀態 睡眠質量觀察組10 4. 4±0. 9 8. 8±0. 6 7. 2±1. 4對照組 10 6. 3±1. 3 7. 9±1. 0 5. 6±1. 7 t 3. 800 2. 440 2. 297 P值0. 001 0. 025 0. 033
就目前而言,對于部分病情嚴重的婦科疾病而言,子宮切除術臨床應用效果顯著,能夠徹底清除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是,該手術方案會對患者身體造成較大損傷,尤其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3]。由于擔心子宮切除后會影響生育或性功能,從而帶來家庭矛盾,因此容易產生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不僅不利于病情恢復,也會影響術后的生活質量。
整體護理的應用,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的中心,將護理工作分為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而且把心理干預貫穿在整個過程中,具有連續性、全方面、人性化的特點。具體來說,改變了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方式,術前直接到病房和患者接觸交流,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了解并滿足護理需求;術中強化各項護理措施,積極配合醫師的手術操作,提高手術質量,減輕患者痛苦;術后加強病情觀察,進行生活干預,鼓勵早期下床活動,從而促進病情恢復。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10例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達到100%,高于對照組的60. 0%,和錢芬芳的研究結果具有一致性[4]。患者疼痛評分為4. 4分,精神狀態評分8. 8分,睡眠質量評分7. 2分,均優于對照組的6. 3分、7. 9分、5. 6分,且患者的恢復時間更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綜上,整體護理應用在子宮切除術患者中效果良好,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縮短治療恢復時間,改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卜慶瑞.整體護理干預對全子宮切除術患者手術前后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13,( 15) :1965-1966.
[2]樂杰.婦產科學[M].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92 -105.
[3]徐珍艷.圍術期護理干預對行陰式子宮切除術患者的影響[J].求醫問藥(下半月),2013,( 09) :216-217.
[4]錢芬芳.整體護理對腹腔鏡子宮切除術患者的影響[J].北方藥學,2013,( 10) :113.
【中圖分類號】R473. 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 2015) 07-02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