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慶
摘要:當前國有企業中各項職能相近的內控、風控、監察等工作獨立開展,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和工作中的沖突,也使得這些工作本應具有的功能和達到的目標遭到削弱。本文以組織協同和整合式管理框架為中心,分析了電力企業財務在線稽核和運營監測兩項工作的定位、內容、工作機制,指出了其兩者在實施過程中的矛盾和沖突,深入剖析兩者協同和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而介紹了其協同工作機制和成效,為基層電力企業和其他面臨類似問題的同類企業提供管理提升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供電企業 財務在線稽核 運營監控 協同機制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意識的強化,內控、風控、監察、稽核等各類工作紛紛開展。在國資委的號召和各國有企業總部的要求下,基層單位在過去的幾年間經歷了多次類似的風潮。由于基層單位相對于總部而言職能部門設置較少、人員配置較少、可動用的各項資源也較少,出現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狀況。由此,一個可行的方法是探索整合管理和組織協同路徑,將相關的工作納入統一框架完成,既能減少與總部的摩擦與沖突,也能有效使用有限的資源開展各項工作取得應有的成效。
一、理論回顧
(一)協同要素的識別
國外學者對協同機制的研究一般可以從其定義和原理分析中進行理解,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則更加具體和貼近實際,主要有以下觀點:
第一,企業的協同能力評價,如毛克宇、杜綱根據企業協同能力的特點提出了協同能力的主要的評價模型,協同能力包含的主要的協同要素包括知識協同、資源協同、制度協同、流程協同和關系協同等。
第二,基于能力型模塊化企業群的協同:吳正剛、韓玉啟從自組織理論和協同學的有關觀點出發,對模塊化企業群的自組織特征、協同體系進行研究,并給出相應的層次分析模型。
(二)協同機制的運行
首次出現在Barlowd(1953)關于國際化管理的開拓性研究中,他分析了22家美國跨國公司以及17家墨西哥的子公司的有關國內運作的結構化和正式的機制。Barnard's(1968)將協同機制分為兩大類,分別是結構性和正式的機制,以及其他的更加非正式的機制。在當前很多企業遭遇內部職能交叉重復而言無法在正式制度層面得到解決的背景下,非正式機制就更有發揮作用的空間了,本文分析的內容便是一例。
二、電力企業運營監測與財務在線稽核的實際開展、沖突及整合的必要性
(一)財務在線稽核和運營監測的簡介
2011年,國家電網公司提出“構建基于SG-ERP的財務在線稽核機制”,其價值和作用主要體現在由事中事后向事前事中轉變提升財務風險預防能力,涵蓋價值鏈上所有樣本量并層層穿透并拓展財務稽核的廣度和深度,突破時間、空間限制實現風險實時監控,以及提高稽核工作效率,增強財務稽核的客觀性和獨立性。
2012年,國家電網公司建設“運營監測(控)中心”,實現對所有經營活動、核心資源、客戶服務的在線監控。運營監測中心創立伊始和后續運行中的定位與目標為包括全面監測加強管控、強化分析支撐決策、加強預控防范風險,最終實現橫向協同優化管理。
(二)兩項工作實際開展中的潛在矛盾和沖突分析
雖然公司范圍內不少專業部門或技術部門也都有自己早前建立的監督檢查體系,但其本質上是某一專業工作范圍之內的;而財務職能在線稽核的擴展、深化和運營監測職能的建立,都是站在公司整體或全局的角度進行的,其在實施過程中必然存在重復、沖突和矛盾,突出表現為對各項已有工作及其成果的分配,以及對未來的新職責和話語權的爭搶上。由此,兩項職能或多或少存在競爭關系,影響了正常工作的開展,有必要形成協同實施方案和整合機制。
(三)協同與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從兩項職能或工作的具體情況來看,其是完全可以進行協同和整合的。
第一,兩者在功能定位上是一致的,都是通過綜合分析,發現問題并促進改進,且都是立足于整個公司全局。
第二,兩者的工作開展方式是一致的,都是搜集整合各類信息,進行各類分析后得到結論。無實體工作,均是智力密集型的分析工作,對各類具有綜合分析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對質量較高的基礎數據、對具有強大數據分析能力的軟件等工作的需求是相同的,也就是其開展工作的資源基礎是基本一致的。
第三,兩者的關注點和側重點雖然目前有所不同,但隨著工作的深入,必然會趨于一致,即以綜合反映公司經營成果的綜合績效為關注點。
三、協同實施方案的實施建議與預期成效
(一)協同實施方案設計
1.戰略協同及目標協同
兩項工作均立足整個公司,以促進公司全局范圍內的合規性提升、運營效率提升和經營業績提升為整體目標。在具體的分析要點上,財務在線結合側重于以價值量和財務流程為基礎進行綜合分析,而運營監測則從公司各核心業務單元為對象進行總攬式分析。由此,兩項工作可以在共同的目標之下,按照不同的側重點協同實施,從不同角度對公司整體的管理改進和績效提升發揮促進作用,支持公司戰略目標的實現。
2.工作機制及內容的協同
首先,從財務在線稽核擴展的角度來看,可基于當前公司ERP中的業財一體化基礎,將財務在線稽核向業務前端延伸,構建財務視角的運營監測平臺,首先從資金流和財務結算角度對基建投資、物資管理、預算執行、資金使用、電費管理等實行全面監控,實時匯總分析財務及前端業務,在線展現公司經濟運行狀況,并及時發現經營管理中存在的異動和問題,既可作為公司運營監測(控)中心在財務專業領域的支持和補充,也可在運營監測(控)中心鎖定具體問題后查找自身原因或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及時快速反應,保證各項資源和經營行為可控在控。
其次,從運營監測工作深化的角度來看,可基于當前運營監測的工作機制和數據平臺,重點深化基礎數據較為齊全、質量較高的財務單元和其他業務單元的關聯分析與綜合分析,為供電企業生產運行的經濟效益評價和經營績效提升提供堅實支持。endprint
3.基礎數據及信息協同
基于運營監測建立的統一數據平臺,鑒于財務信息是運營監測平臺中需求量最大的數據,也是目前口徑最全、基礎數據質量最好的數據,由財務系統首先向其中傳輸各類財務信息,作為其整合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開展綜合分析的基礎。而運營監測中心則逐步將各專業領域的信息(主要是各類KPI)整合到統一數據平臺后,優先向財務在線稽核模塊開放,以供財務在線人員結合更為細節的工程項目結算、費用報銷等信息對業務的合規性和效益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
4.資源協同與技術協同
在開展分析的基礎資源的合作上,除了上述的數據和信息互換,雙方還可以:(1)定期開展討論會確定每個月和每個季度的專項分析議題,并區分雙方在其中的分工;(2)共享外部智囊、聘請的咨詢顧問和公司統一購買的分析軟件等;(3)針對雙方對業務和技術細節均存在很多盲區,共同開展各類培訓和實地調研,補充基礎知識,以便于開展綜合分析。
(二)具體工作的開展建議
財務部門將在原先國網公司統一部署的基于財務管控模塊的在線稽核功能的基礎上,結合自身開發的基于SG-ERP的業財一體化的在線稽核體系,從財務視角同時進行業務活動檢查監督和經營效率、績效分析,構建有力的風險防范和糾錯防弊體系,促進公司健康平穩運行。同時通過界定運營監測(控)中心下財務運營監控的職責范圍和關注重點,最終實現以財務監督促進業務管控、以運營監測促進效益提升的目標。
運營監測中心則以自身的全新定位和統一數據平臺為基礎和依托,在得到財務這一綜合性分析“同伴”的支持下,首先匯聚了大量的財務數據并與已有的技術和業務數據進行匹配,初步具備了開展綜合分析的基礎。同時,其可以將主要精力和關注點放到技術等角度的審視上,價值量或效益角度的衡量可以依托財務的專業化分析工作得到更為細致的結果。
(三)預期成效
若按照上述設想進行實踐,則可形成緊密協作、互通有無、相互促進的良性工作機制和持續優化循環。兩項職能將進一步探索基于“大數據”設定自動監測或稽核規則、公司全局范圍內的風險預警和經營業績診斷等工作,以切實發揮其本身固有的職能和作用。
參考文獻:
[1]Strategy Implementation: Structure, Systems, and Process, 2nd edition, by Jay R. Galbraith and Robert K. Kazanjian. St. Paul, MN: West Publishing Co., 1986, 187 pp. $15.95 paper.
[2]毛克宇,杜綱.基于協同產品商務的企業協同能力及其評價模型[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3]吳正剛,韓玉啟,周業錚等.復雜環境下企業能力演化機理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4,(9):119-123.
(作者單位: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財務資產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