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睿



一、以某二級學院審計專業為例進行實證分析
(一)問卷設計背景
本次問卷調查的目的旨在了解和分析二本院校審計專業課程設置的情況,促進二本院校審計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與發展,從而不斷提高審計人才的競爭力和就業率。此次問卷主要調查審計專業學生對審計課程設置與安排的滿意度,對教師教學的滿意程度以及認為審計專業需要改進和加強的環節有哪些。
問卷調查的對象是××學院審計專業的學生,選取了畢業班審計專業的100個同學進行問卷調查的填寫,問卷回收的份數為90份,回收率達到90%。本次問卷是利用問卷星網站進行問卷的回收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二)問卷結果分析
1.審計專業課程設置體系滿意程度調查結果。
大概有50%的同學對××學院審計專業課程設置的滿意度一般,還有約20%的同學比較不滿意,說明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為中下的水平,審計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存在的不合理性因素較多,亟需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在調查審計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存在什么問題時,得出以下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審計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有77.78%的同學認為審計專業實操課程太少,其次有66.67%的同學認為理論課程太多,紙上談兵,緊接著有62.96%的學生認為課程設置體系的專業針對性不強,所學科目太泛。排在第4、5、6名的分別是開課順序顛倒,課程內容交叉重復,很多課程對本專業沒有幫助。由此可見,××學院審計專業課程設置體系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專業實操的課程太少,理論課程太多,這將導致學生的操作能力低下,而審計專業是一門對實際操作能力要求較高的學科,這樣不利于二本院校審計專業學生適應社會需求。
2.審計專業課程安排調查結果。
在對課程總體上時間安排的調查中,大部分學生認為一周中課程安排很分散,這樣將不利于學生自己安排學習的時間,可見,學生還是比較傾向于集中的課程安排,就可以有更多剩余的自主學習時間。
××學院審計專業大四第一學期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有課,對于這種課程安排方式,大部分學生認為這種課程安排方式不合理,原因是學生缺少個人時間,國考、銀行等考試沒有時間復習,9月到12月是應屆生找工作的高峰時期,每天上課的話沒有時間去找工作。只有很少一部分學生認為這種課程安排方式合理,能夠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大四已經是接近大學尾聲,因此要好好把握上課的機會。
3.審計專業教師教學評價調查結果。
在調查老師教學的過程中,存在什么問題的時候,調查結果如下,如圖2。
圖2 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對以上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認為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情況,沒有給學生有用的指導;接著超過半數的學生認為老師在講課時缺乏激情帶有一種應付式的感覺,同時還缺乏師生互動交流。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審計專業教師的教學質量需要不斷的提高與加強。
4.××學院審計專業課程的劣勢調查結果。
圖3 審計專業課程的劣勢
對以上數據分析可得,相比于其他高校,××學院在培養本專業學生時的劣勢最明顯的是沒有相對應的會計電算化軟件,實操、實訓環節薄弱,以及學校對審計專業的支持和重視程度不夠這三大因素。除此之外,學校還缺乏硬件設施配備,對學生就業指導不明確,以及師資力量有待提高。其次,學校的學習氣氛不足和非985、211院校也是二本院校的劣勢。
5.如何提高二本院校對審計人才的培養質量調查結果。
圖4 如何提高二本院校對審計人才的培養質量
分析以上數據可知,學生認為提高我校師資力量和加強實踐性課程與實踐性教學環節這兩個因素是我院提高對審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的關鍵,說明我校的師資力量還有待提高,實踐性教學環節也比較薄弱。其次,分別有51.85%的學生認為想要提高審計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就需要不斷增強設施設備建設,增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以及與外界的交流合作。
(三)SWOT分析表
1.SWOT分析含義。
SWOT的全稱是Strengths,Weakness,Opportunity,Threats,分別表示優勢、劣勢、機會以及威脅的意思。
2.××學院審計專業SWOT分析。
通過以上調查問卷的實證分析,綜合全部問卷調查的結果,設計了一個SWOT分析表,全面系統地分析了惠州學院審計專業的現狀。此表分別從審計專業的所具備的優勢、劣勢、以及機會和威脅四個方面來分析,可以清晰客觀地了解惠州學院審計專業目前的建設情況。
表1 SWOT分析表
二、完善二本院校審計專業課程建設的對策
(一)加強審計專業課程的實訓、實操環節
審計這門學科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具有高度職業化的特征,因此對審計人才的實操技能要求較高。在掌握好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實際操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二本院校審計專業除了開設會計綜合模擬實訓這門實訓課程,讓學生動手做手工賬,還有審計實務與案例外就再也沒有開設過其他的實訓、實操課程。因此,亟需加強有關會計和審計的實訓、實操環節,增設此類課程。
在調查審計專業需要加強的實訓、實操環節時,以下是問卷調查的結果:
圖5 需要加強的實訓、實操環節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審計專業亟需加強審計基礎模擬實訓和納稅申報模擬實操的教學,其次是審計實務與案例的環節也需要加強。另外,還有超過百分之六十的同學認為內部控制設計和審計實驗這兩個環節也需要不斷加強。通過上表可以看出,在涉及到審計專業的各項實訓與實操環節當中,基本上所有的環節學生都認為要不斷加強,說明審計專業的實訓和實操環節比較薄弱,審計專業往后應該更加重視實訓與實操環節的教學。endprint
(二)突出審計專業課程建設的實踐教學環節
1.案例教學。
運用公示和披露的審計典型案例講解審計的操作程序和技巧,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
2.實物展示方式。
比如說,教師可以利用會計師事務所某項目的工作底稿作為案例來講解審計工作底稿的功能作用,這樣既可以把理論上比較抽象的東西具體化,讓學生真正接觸審計工作底稿,又可以加深學生對審計工作底稿的認識。
3.課程實驗。
在上好理論課的基礎上,還需要不斷強化專業實驗,可安排13~16課時用于審計課程的審計工作底稿編制、審計案例分析、審計報告撰寫等培養審計實際操作能力的實驗。
4.網絡教學輔助。
讓學生通過運用計算機程序,了解網絡環境下審計發生的變化,學習審計軟件的操作。審計軟件是指用于審查電算化系統或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而編寫的各種計算機程序。廣義上講,審計軟件是指用于幫助完成審計工作的各種軟件工具。
5.增加設立校外實訓基地。
二本院校審計專業應加強與當地的會計師事務所、大型企業、事業和行政單位建立聯系,讓學生有機會參加校外實訓,提高審計實務能力。
(三)各門課程要進行系統化建設
每一門課程都應從師資、教學大綱、教材、教案、教學課件、習題、案例和試卷庫等環節進行系統化建設,可以采取以下的具體措施加強每一門課程的系統化建設,提高教學效果:
1.實行課程組制度。
每門課程配備2~3名主講教師編成課程組,負責該門課程的具體建設任務。
2.完善教學大綱、教案和教學周歷。
修改教學大綱明確該課程的性質、目的、要求以及該課程的重點和難點,以教學大綱統領教學內容;編寫內容充實、靈活的教案,并根據變化的情況及時修訂,使傳授的專業知識跟蹤學科發展;及時撰寫教學周歷,合理分配教學課時。
3.應在討論的基礎上,有比較地選用優秀教材。
除教材之外,還應有課程組建立多媒體網絡教學課件,組織編寫配套的習題、案例等教輔資料,通過教材、習題和案例分析討論,讓學生實實在在地將每一門課程學得更加深入和扎實。
4.合理安排課程時間,盡量少在大四安排課程。
大四是大學本科的最后一年,臨近畢業,學生都忙于找各種實習或者工作。恰巧國家公務員考試以及銀行等事業單位考試都集中在大四第一學期里,各類校園應屆畢業生招聘也在這一時間段。因此,學生需要更多靈活的個人可支配的時間去復習各種考試以及去找實習和工作。但是××學院審計專業在大四第一學期的時候,從周一到周五每天都安排有課程,學生就沒有時間去做其他事情了。而其他專業,比如市場營銷、國貿等專業等,在大四第一學期雖有課,但是課程遠少于審計專業,這樣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復習考試或找工作。但是,審計專業是一個對經驗要求較高的專業,企業在招聘人才的時候往往非常看重經驗,因此,讓學生有更多的實習和工作經驗將會提高他們的競爭力。
綜上所述,審計專業應該要更加合理地安排課程時間,盡量少把課程安排在大四,而把更多的課程安排在大一到大三,這樣不僅僅能夠讓學生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扎實地學好各門學科,還能夠給大四的審計專業學生們更多的個人時間去復習考試,找實習、找工作,提高二本院校審計專業學生的就業率。
5.加強對二本院校審計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
二本院校應該加強對審計學專業學生的就業指導,如畢業后能做什么工作、用人企業招聘需要的要求、就業后的工資待遇、審計學專業在哪些城市比較吃香以及同類專業還有哪些專業比較好。學院可以專門開設一門關于審計專業學生就業指導的課程,加強對審計專業人才的就業指導。還可以多點邀請校外的專家教授來校開講座或座談會,增加審計學生對就業選擇的了解。除此之外,同用人單位建立協作關系和互訪制度,通過帶學生參觀實習、校企合辦定向就業班開展“訂單式培養”等形式,共同探索人才就業對接途徑,擴大學生實踐空間,鞏固就業資源,實現校企互助雙贏。
······參考文獻···························
[1]郭云輝.審計專業課程體系合理性研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1,(11).
[2]審計學專業課程的設置策略分析[EB/OL].http://www.docin.com/p-258218184.html.
[3]邊恭甫.高校審計學課程設置思考[J].中國審計,2003,(1).
[4]如何加強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D].
(作者單位:惠州學院經濟管理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