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楠
[摘要] 新形勢下,高校黨風廉政機制建設存在著機制不健全、制度不完善等突出問題,通過建立并完善監督、評價考核、防控、追責等黨風廉政機制,構建起高校有效的黨風廉政工作機制體系,防范黨風廉政風險發生尤為重要。
[關鍵詞]高校;黨風廉政;機制建設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總體思路和主要任務: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明黨的組織紀律,完善反腐敗體制機制,落實黨委的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物必先腐,而后蟲生”,在新的社會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對于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核心,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高校作為重要的社會組成,應將黨風廉政機制建設作為當前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
一、高校黨風廉政機制建設的主要內容
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和現有的廉政機制建設,高校黨風廉政機制體系按進行先后順序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監督機制、評價體系和考核機制、風險防控機制、責任追究機制。作為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個組成部分相互關聯,為黨風廉政建設提供制度保障。
監督機制:是指學校廉政建設管理部門(紀檢部門)對督查部門及事項的跟蹤監督。
評價體系:是指高校紀檢部門對制定的對高校下設各部門及二級單位的廉政工作相關的一系列考核制度及量化辦法。
考核機制:由高校廉政建設主管部門設立的考核辦法及具體實施方法。
風險防控機制:建立在監督機制基礎上,由主管部門及相應受管部門共同進行的監控、自查、教育及反饋制度,意在發現解決問題于萌芽階段。
責任追究機制:由主管部門對于出現的問題予以且層層追責及處罰辦法。
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對高校發展的重要意義
(一)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是營造和諧育人環境的需要。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是和諧氛圍的催化劑。黨風廉政建設能促進高校的大環境向公正平等的方向發展,減少各類矛盾的產生,調動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使學校整體處于和諧育人的環境下。
(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保障。如何培養人才,培養怎樣的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務。高校思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主要在于高校教育的主體-教師的合理引導。一支廉潔自律、德才兼備的教師隊伍,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是至關重要的。
(三)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要求。高校歷是先進思想的發源地,具有其自身獨特的理論研究優勢,對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規范社會導向有著重要意義。以教師為入手點,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切實加強自身廉政文化建設,積極宣傳廉政文化,致力于營造廉潔誠信、風清氣正的良好社會氛圍,是高等學校的神圣使命。
(四)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是高校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黨風廉政建設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組成,對于高校黨員隊伍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是黨員如何在群眾中樹立威信,增加黨員隊伍的凝聚力的關鍵。
三、高校黨風廉政機制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高校黨風廉政監督機制未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
目前高校黨風廉政建設仍然將監督作為工作之重,但由于受各方面制約,其主導作用并未充分發揮。主要表現在:1、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監督機制缺乏主動性,更多時候注重出事后治理,而鮮少提前深入了解發現問題。2、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監督管理部門管理職能未能充分發揮。高校黨風廉政監督管理一直處于重監督、輕管理,重教育、輕培訓的狀態,應認清高校紀檢監察部門應為管理部門,而不是單純的監督部門,監督應建立在合理的管理的基礎上。3、黨風廉政監督機制未能充分調動校內的監督資源。除專業的監督部門,高校內存在眾多的監督資源,這些監督資源未能建立長效的信息反饋機制,而使得其未能充分利用,造成監督環節缺失,監督效果不佳。
(二)高校黨風廉政評價及考核機制不健全
高校黨風廉政評價及考核機制是黨風廉政機制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作用包括約束和激勵兩個方面。當前,高校黨風廉政評價及考核機制未建立完善的理論體系,主要表現為:1、評價考核對象不明確。2、缺乏標準規范的考核指標。3、激勵形式單一,激勵結果與激勵標準往往不一致,降低了激勵實效。4、考核方法重定性、輕定量5、考核標準過于籠統,對不同機構、不同職位上的不同個體,缺乏有效區分。這些存在的問題,造成了整個考核機制的約束力不夠的現狀。
(三)高校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仍處于起步階段
黨風廉政風險是指黨員干部在執行公務和日常生活中發生腐敗行為的可能性。風險防控機制把現代風險防控理論運用于黨風廉政工作中,從內因入手,發揮阻斷作用,形成有效預防腐敗的工作新機制,也就是防腐。近年來,高校內普遍重視及推動了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的建設,工作重心從原來的以治理為主,轉為懲防兼并。但是,由于高校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諸多不足,主要表現在:1、高校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中的法律依據不足,適用于高校黨風廉政預防性法律、法規欠缺。2、信息上收集不完整。高校內的紀檢部門在廉政風險信息獲得僅依靠部門的上報及群眾的上訪,難以充分了解及把握高校內所存在的黨風廉政風險。3、權力過于集中,妨礙了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的建設。由此可見,高校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四)高校黨風廉政責任追究機制落實力度不夠
高校黨風廉政責任追究機制是高校黨風廉政機制建設的最后一個環節,屬于后處理的范疇。能否公正合理的處理好責任追究問題,直接關系到今后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責任追究機制建立在評價和考核機制的基礎上,在黨風廉政機制建設中開展較早,但仍存在問題,需完善。具體表現在:1、責任范圍設定模糊,前期未對具體責任進行詳實的分配,導致責任追究不易落實。2、高校管理人員法律意識不夠,造成出現問題后主觀認定,從而導致責任追究制度執行力不足。
四、新形勢下高校黨風廉政機制建設改進路徑研究
(一)創新監督辦法,完善長效監督機制,將黨風廉政監督機制建設作為工作之首
加強高校黨風廉政機制建設,首先應從其監督機制入手,按照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的順序制定長效監督機制,形成相互關聯的立體防控體系。其次應創新和改進監督方法以適應高校不斷變化的新形勢、新情況。通過定期問責制、定期走訪制及定期考核制等制度,變被動監督為主動監督。在現有基礎上擴大監督范圍,調動工會等其他相關的維權部門的參與積極性,同時,通過網絡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促使更多的民眾參與監督。
(二)加大監管力度,注重教育引導,將黨風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作為工作之重
首先,在監督體系的基礎上,進行教育引導,提高黨風廉政意識,,增強防腐力度,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實的學習計劃,增設如:廉政黨課等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其次,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完善相應的法規體系,使風險防控機制有法可依。第三,應加強高校紀檢監察部門的風險防控職能,設立上級監管部門與基層單位聯動的風險防控小組,實時收集各類風險反饋信息。最后,根據高校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集體決策制度,弱化個人權利,從根本上起到抑制黨風廉政風險的作用。
(三)發揮評價考核機制及責任追究機制的聯動作用,形成合理有效的制度體系
黨風廉政評價考核機制為責任的追究提供有力依據,而責任追究機制又反過來增強評價考核機制的約束力,二者相互制約,相互推動。高校黨風廉政機制建設應充分發揮二者的聯動作用,達到激勵與約束并舉。首先,完善評價考核體系,使黨風廉政工作的督查結果得以量化,使問題和成果更為直觀化。其次,以追責機制監督和約束評價考核機制,驗證評價考核的可行性,從而對其進行合理化改進。第三,建立評價—考核—獎勵—追責的聯動運行制度體系,將獎勵和懲罰落到實處,明確責任和權利。
[參考文獻]
[1] 鐘紀巖.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國紀檢監察報,2014.1
[2]鄭康.高校基層黨組織廉政機制建設研究.法律與經濟,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