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包括專業技能在內的職業素質培養是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內容。文章給出了除專業技能外,導師在職業素質培養中的一些作用及具體可行的方法,主要包括職業意識、行為習慣、溝通能力,以及職業道德。這些職業素質的培養,既有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和掌握,也可為畢業后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職業素質
中圖分類號:G643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2909(2015)010044031978年是我國恢復研究生教育的第一年,這一年全國共錄取碩士研究生10 708人。多年來,我國研究生入學考試和招生人數持續增加。2013年的碩士研究生招生人數為53.9萬人,在校研究生與本科生的比例達到了1∶1。可見,目前國內高校培養并向社會輸送的人才中,碩士研究生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
在招生數量增長的同時,碩士研究生的類型和培養目標也在慢慢發生變化。早在1991年,我國開始實行專業學位的碩士研究生教育制度,目的是為有一定工作經驗的本科畢業生提供專業知識方面再深造的機會,大部分學生都是在職的,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2009年,教育部,推出“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并且從2010年開始招生。目標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向社會輸送大量的“應用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后一類被稱之為“全日制學術型碩士”,被認為是博士研究生的后備軍。其后幾年,專業學位碩士發展迅速,招生比例大幅度增加,在不久的將來,有可能出現專業學位碩士和學術型碩士各占半壁江山的總體格局[1-2]。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目標是掌握某一專業(或職業)領域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寬廣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能夠承擔專業技術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職業素質的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職業素質是指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體現的綜合素質,包含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習慣、職業作風和職業意識等方面。除了職業技能(或者專業知識)外,其他方面的職業素質也非常重要。職業素質全面的研究生會在面試中給用人單位留下很好的印象,也能在職場中迅速進入角色而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與本科生相比,在經歷了2~3年的碩士研究生教育后,無論是社會還是學生本人,都期望除了具有卓越的職業技能外,也擁有職業素質的其他方面。然而,這些在職場被期望比本科生表現更為優秀的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絕大部分沒有工作經驗,甚至缺乏最基本的職業意識,研究生階段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繼續扮演“學生”的角色而已。如果他們在學校沒有接受除了專業技能以外的職業素質教育,很難想象這樣的研究生能勝任職場工作。
一、職業素質的培養及導師的作用
目前全日制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職業素質培養主要通過三個渠道來實現:(1)學生的自我培養;(2)生產單位實習期間的培養鍛煉;(3)在校期間的學習和科研工作。
其中,學校最為關注并投入最大的是研究生職業技能培養,包括專業知識的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主要方式是課堂教學、生產實踐和學位論文。在這方面,學校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完善的體系,而職業技能以外其他方面的職業素質,主要靠學生自發培養和生產實習期間的鍛煉。
高等建筑教育2015年第24卷第1期
高彥斌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職業素質培養
在2~3年的學習期間,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習成果和指導教師有直接關聯。然而,導師在學生職業素質培養中的作用,除傳授專業知識外,往往被忽視。導師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也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導師雖然不可能對自己的研究生進行系統而全面的職業素質教育,但是在師生接觸中,特別是畢業論文和科研工作的指導過程中,如果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一些其他方面的職業素質教育,對研究生的職業素質培養可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職業素質培養的具體內容和方法
在導師和學生之間,可以采取恰當的方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包括職業意識和行為習慣、工作溝通能力以及職業道德。
(一) 職業意識和行為習慣 (二)工作溝通能力 (三)職業道德的培養
專業學位碩士職業素質的培養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導師在專業學位碩士職業素質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除了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外,其他方面的職業素質培養也應引起重視。在日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行為習慣、溝通能力、職業道德。這些職業素質的培養,既有助于學生專業技能的學習和科研工作的完成,也可為畢業后參加工作、服務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梁傳杰, 吳晶晶. 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歷程回顧與前瞻[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3):23-27.
[2]研究生專業學位總體設計研究課題組.開創我國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的新時代[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3]尹風霞.職業道德職業素養(全國技工院校十二五系列規劃教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