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企業集團稅收遵從的探討
中國大唐集團財務有限公司 魏薇
稅收遵從是指納稅義務人遵照稅收法令和稅收政策,向國家正確計算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稅收,并服從稅務部門及稅務執法人員符合法律規范管理的行為。本文從稅收遵從的定義入手,在分析企業集團稅收遵從意義的基礎上,從建立管理體制、完善內控建設、夯實基礎工作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稅收遵從水平的建議。
稅收遵從 稅務風險 內控
《2002~2006年中國稅收征收管理戰略規劃綱要》中首次提出稅收遵從,是指納稅義務人遵照稅收法令及稅收政策,向國家正確計算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稅收,并服從稅務部門及稅務執法人員符合法律規范的管理行為。
2.1 規模大,層級多,業務廣,涉稅事項復雜
目前,企業集團繳納的稅費主要包括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營業稅、城建稅、教育費附加、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印花稅、車船稅、資源稅、耕地占用稅、契稅等。其中,符合跨地區總分機構相關規定成員單位的企業所得稅由企業集團公司在企業集團注冊地匯算清繳,集團內獨立法人單位按每月預征,年度匯算清繳方式進行繳納;其他稅種按照權責發生制在當地國稅、地稅管理部門申報并繳納。由于企業集團通常規模大,層級多,業務廣,因此涉稅環節、涉稅種類、稅務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稅收管理的難度較大。
2.2 稅收遵從概念尚未普及,缺乏有效的稅務管理手段
目前,企業集團在生產經營中更注重財務指標,尚未完全樹立稅收遵從理念及稅務風險管理意識。很多企業集團往往沒有專門的稅務管理部門,而由財務會計人員兼辦稅務事宜,因此職責相對弱化。企業集團稅務管理觀念落后,稅收遵從意識薄弱,政策理解不充分,導致各單位缺乏涉稅合規目標,對稅收事務的管理僅停留在被動執行稅法規定的水平上,稅務信息相對缺乏,而且往往會由于政策把握不準或政策執行不到位受到稅務部門的相關限制和處罰。
3.1 樹立稅收遵從管理理念
企業集團要樹立稅收遵從理念,依法納稅,要逐步引導各單位進一步樹立稅務風險防范意識,通過有效的稅務管理手段,變稅后監督為稅前、稅中、稅后相結合的全過程管控,科學、合理地防范稅收遵從風險、準確核算風險、稅收籌劃風險以及業務交易風險。特別是涉及資本運作的事宜,各單位要從企業集團層面統一籌劃、合理避稅,確保不出現重大納稅違規事件。同時,要力爭用好、用足相關政策,爭取實現為企業集團創造稅務價值。
3.2 建立稅務管理體制
企業集團總部要負責研究國家稅收政策法規,緊密跟蹤變化趨勢,以規范企業集團納稅行為,規避稅務風險;要對企業集團戰略規劃和重大經營決策進行稅務分析,提供稅務風險管理建議,并跟蹤監控相關稅務風險;要充分利用產業、行業、地方財稅優惠政策,指導各單位合法降低各項目的稅收成本;要負責年度企業集團匯算清繳工作,做好企業集團總部納稅核算及稅務管理工作,維護公司的合法利益;要不斷加強與主管稅務機關的溝通,建立良好的稅企關系,依法妥善處理集團各項稅務事宜;要按照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的要求開展各項工作。各單位稅務管理崗位需取得會計執業資格,熟練掌握企業會計準則,熟悉公司生產經營過程,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工作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和稅收籌劃能力。基層稅務管理人員要準確把握、嚴格執行國家的稅收政策,維護公司的合法權益,按照規定做好納稅管理和稅收籌劃工作;要按時編制納稅申報表,在規定時間內按時繳納各種稅費;要參與企業戰略規劃和重大經營決策的稅務影響分析,提供稅務風險管理建議;要組織實施企業稅務風險的識別、評估,監測日常稅務風險并采取應對措施;要配合完成稅務部門安排的各種檢查以及其他工作。
3.3 完善稅務管理內控體系
企業集團應不斷深化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按照國資委《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及《關于2013年中央企業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緊緊圍繞總體經營目標和戰略規劃目標,不斷健全稅務風險管理組織職責體系和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常態化風險評估機制和內部控制,持續推進全面風險管理與日常管理工作的有機融合,不斷增強稅務風險抵御能力,為企業集團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3.4 打造全產業鏈稅務管理流程
企業集團稅務風險貫穿于生產經營的全過程,稅務管理流程應涵蓋生產資料歸集、生產資料消耗及銷售等各個業務環節,并對可能形成稅務風險的關鍵環節加強控制,不斷提高稅收遵從的水平。(1)合同控制。企業集團應建立合同會審制度,在合同擬定以后,由合同關鍵條款涉及的各個專業部門對合同條款進行審核,提出意見。合同簽訂以后,稅務管理人員應會同合同檔案管理人員,劃分印花稅應稅合同。(2)采購和付款。企業集團要對采購發票、結算憑證、驗收證明、訂單合同等相關憑證嚴格把關,保證從外部取得票據的合法合規;要準確劃分用以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運輸費發票等,要準確計算進項稅額并作賬務處理。(3)存貨管理。企業集團要加強存貨的領用管理,定期對存貨進行盤點,重點關注非增值稅應稅項目耗用存貨和非正常損失存貨的進項稅轉出問題。(4)銷售與收款。企業集團應準確劃分與歸集混合銷售、兼營業務,及時、準確計提銷項稅、營業稅,關注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確保相關涉稅處理正確。(5)基建工程與固定資產管理。針對基建業務周期長、環節多的特點,企業集團應完善基建單位納稅管理流程,準確核算工程項目節點進度,及時進行工程結算并轉固,及時繳納或代扣代繳相關稅金。要加強與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的溝通,掌控固定資產大修、改造、盤盈和盤虧、報廢和損毀等事項,定期匯總相關數據并形成相關報表,確保相關涉稅處理及時正確。(6)成本費用。企業集團應準確劃分和歸集各項成本費用,嚴格成本費用的入賬依據,對發票的真實性和合法性在入賬環節進行控制。(7)工資薪酬和個人所得。企業集團要加強工資薪酬控制與核算,確保職工福利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以及五險一金的計提和列支符合規定,嚴格按照稅法要求準確計提并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3.5 制定稅收遵從有效措施
企業集團應針對所面臨的主要稅務風險,提出應對措施,在秉承“依法誠信納稅”,嚴格遵守各類稅收法律、法規,積極履行納稅義務的同時,做到及時申報、準確申報、按時繳納。各單位要通過全面、系統、持續收集內部和外部相關信息,查找經營活動及其業務流程中的稅務風險,分析和描述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條件,評價風險對實現稅務管理目標的影響程度,做好事前、事中的風險控制,有效防范稅務風險。另外,企業集團公司還可以針對各單位納稅相關事宜設置專門的管理報表,并要求各單位在上報年度會計決算報告的同時,一并上報《年度稅收分析報告》。通過分析各單位的稅務風險及稅務管理情況,對年度稅務管理工作較差的單位進行預警和通報批評,促進各成員企業增強稅務風險意識和自覺遵守稅法意識。
3.6 夯實稅收遵從基礎工作
企業集團要以“管理提升”為契機,不斷提升稅務基礎工作管理水平。在稅務管理工作中,不僅關注數據質量,還對反映出來的各單位在經營管理、稅務基礎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存在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對發現的重大問題及時匯報。企業集團應明確稅務基礎工作中的紅線和底線,確保及時申報、準確申報、按時繳納,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夯實稅務基礎工作。
3.7 強化稅收風險管理成果
2013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大企業稅收管理司先后組織對所管理的定點聯系企業開展了稅收風險管理工作。企業集團應結合國稅總局開展的稅收風險管理工作,通過與各級稅務機關的全面交流,查找經營活動及其業務流程中的稅務風險,分析和總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條件及要素,評價風險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程度,提高對稅務管理工作的認識和工作標準。
3.8 創造和諧共贏的稅企關系
現代企業稅企關系管理應當是建立一套雙向、互動、共贏的信息溝通體系。一方面各單位應當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主管稅務機關的要求,按期申報和繳納相關稅款;另一方面,各單位要主動收集、整理和分析來自稅務機構等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并對某些觀點及問題進行探討、溝通,以糾正偏差、防范風險,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1] 黃立新.稅收遵從的影響因素探究[J].稅務研究,2013 (05).
[2] 馮小?。愂兆駨牡睦碚摲治雠c政策建議[J].企業經濟,2009(04).
[3] 蔣燕輝.關于構建和諧稅企關系的理性思考[J].財會月刊,2011(11).
F810.423
A
2096-0298(2015)11(c)-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