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舞弊的成因與治理對策淺析
四川公路橋梁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馮麗婭
本文簡述了財務舞弊的定義,分析了當前財務舞弊的原因,探究了財務舞弊如何識別,提出了財務舞弊如何治理的對策和措施。
財務舞弊 成因 對策
財務舞弊歷來是造成證券市場發展落后和國有資產損失的重要原因,更有甚者會導致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信用基礎降低,市場經濟資源難以進行有效的配置和優化,進而造成更大的財產損失,嚴重阻礙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為了提高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必須加強對財務舞弊的研究,盡量避免財務舞弊現象發生。
財政舞弊早在1997年就已經有了明確的概念,并由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對其概念進行了解釋,即因為財務報告方面的舞弊而給企業或者公司帶來了錯誤的決策和重大財務漏洞等問題。財務報告舞弊的行為具體可以分為以下三種行為:第一是財務報表方面的問題,私自篡改財務報表而造成了虛假的財務報表而形成的虛假的依據性文件。第二是對公司已經產生的交易信息財務隱瞞不上報的現象。第三是針對財務金額數目和分類故意出現錯誤的,已經違反了財務會計工作原則的行為。
對于財務舞弊概念的定義,Treadway委員會也給出了較為抽象的概括,即財務報告舞弊就是行為輕率或者是故意制造虛假的行為,其結果都是造成了企業財務產生虛假的報告性文件。我國的注冊會計師協會也對財務舞弊進行了定義:就是故意產生財務會計信息虛假信息的行為。
總的來講,財務舞弊就是會計師利用職務之便,使用一些手段對財務報告進行了一定的整改和捏造,其目的是為了誤導決策者,使其做出一些錯誤的決斷,從而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樣的行為有:不能及時地對財務報告進行上報、故意不上報或者是故意遺漏財務報告、違反會計師工作原則而在財務報告的金額數量和分類上做手腳等。
財政舞弊的最終目的是給舞弊者帶來經濟利益,因此發生財政舞弊的原因不外乎四點內容。
2.1 為自己謀取最大的經濟利益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利益永遠是其首要的目標,而對利益的追求是無止境的。企業在進行財政舞弊的同時必然伴隨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我們可以從財政舞弊能給企業帶來哪方面的利益入手,觀察其財政舞弊的原因:通過財政舞弊可以通過給投資者、債權人、政府以及銀行供應商等與企業利益相關人員提供虛假的財務信息,從而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具體來講,首先企業通過提供虛假的會計利潤能使自己的股票價格上漲,從而提升股份的利益收入。其次是避免被滿足配股的需要和銀行貸款的需求而通過公司內部的財務舞弊,對財務報告進行一定的修飾,而一些當地的財務報告單位為了自己的績效,也會和企業的會計人員做假賬,上報虛假的財務報表。最后是買方市場存在困境時,注冊會計師和公共的會計師公司也會存在合作關系,積極配合企業進行財務舞弊,以獲得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2.2 財務舞弊的收益巨大
我們知道,財務舞弊帶來的利益是巨大的,我國公司進行財務舞弊的原因也是因為舞弊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的虛擬利益,而虛擬利益又會使得公司的股票價格上漲,而財務舞弊產生的成本和風險相比較于其利益來講微不足道,因此我國很多公司、企業寧愿承受風險也要頂風作案。
2.3 會計師準則的不完善和執行力度不夠
我國公司進行財務舞弊的一大原因也是我國現行的會計師準則不夠完善,其執行力度也不夠強,為財務舞弊提供了漏洞。在會計準則的實施過程中,會計政策、準則的失真會給會計師提供了很大的操作空間,會計信息的提供者自然會為了提升自己的績效和對企業利益有幫助的方面而有選擇的實施會計準則,而會計準則的發展落后為舞弊者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2.4 企業內部管理監督機構不完善
我國的上市公司中,股權大多高度集中,因此重大決策的權利大多集中在大股東身上,董事會成員內部控制的現象也十分明顯,這就為財政舞弊帶來了有力的土壤,董事會的監督、制約功能不能很好的發揮出來。
財務舞弊的識別可以通過以下方法。
3.1 財務指標識別
通過對財務理論進行研究可以發現,一方面財務指標和財務舞弊在手段上存在相似性,財務指標可以衡量企業的利潤變化,其原理是多個企業的利潤水平存在相當的情況,如果某個企業出現了在一段時間內利潤明顯高于其他企業的平均水平,那么該企業就有可能存在財務舞弊的現象,另一方面是企業的流轉稅和收入的比例存在明顯下滑的情況,也能說明該企業存在財務舞弊的風險。因此對企業的利潤指標監控是十分必要的,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反映出企業的財務舞弊現象。除此之外,在企業的經營活動時現金的流入量與其主要的業務收入量存在偏差、應收款項和庫存出現明顯的增長等現象也值得我們注意。
3.2 企業內部相關信息的反饋識別
我們在評價企業的綜合實力時,往往考慮其生產能力、管理能力和經營規模,而企業的生產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存在不協調的情況時,很可能發生了財政舞弊的行為。企業內部的相關信息還包括了財務數據,如果在財務審計過程中,被簽發的財務信息意見并沒有完善、合理的理由時,我們就可以判斷出其可能存在財務舞弊現象。除此之外,企業的急速擴張也可能會存在財政舞弊現象,一個企業在進行很多債券和收購擴大規模時,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期,這是無法避免的,借此可以判斷出企業是否存在財政舞弊行為。
3.3 構建組合模型進行識別
組合模型的構建是建立在線性概率模型和回歸曲線模型的基礎上的,通過采取多層次、多方法的預測和分析,提高對財務信息審核的精確度,進而對財務舞弊現象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在對信息的解讀和研究中,我們從財務數據的鏈接關系和依賴關系上入手,再通過利用現代科技對數據進行分析和篩選,將沒有的信息摘除出去,從而得到一組比較好識別的數據,消除了以往數據篩選的局限性,從而更好的對財務舞弊現象進行排查。
財務舞弊帶來的巨大利益足以讓很多企業鋌而走險,但財務舞弊的現象出現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為財務舞弊提供了生長的土壤,為此,我們要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和監督,從根本上遏制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具體做法如下。
4.1 健全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
以往的財務舞弊現象發生是因為財務在核算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彈性空間,而完善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的會計標準正是為了減少其彈性空間,為此,企業的財務管理必須以會計法和相關法律作為標準,盡可能的建立科學、完善的財務制度。除此之外,企業還應當建立必要的控制和限制措施,在會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受到威脅或者是企業管理出現漏洞時,我們要通過完善、系統的企業內部金融系統對其進行一定的限制和控制,盡可能的減少企業財務舞弊現象。
4.2 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治理和監督體系
企業的財務舞弊現象都是發生在內部控制和相關預防環節不到位的地方,因此,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建立完善而嚴格的內部財務系統控制標準是十分必要的。健全的內控制度和完善的制度評價和預防腐敗的控制系統是保證企業財務安全的重要保障。企業完善的控制系統應該包括評價和預防兩部分,其中評價系統是對企業的財務信息是否安全合理進行系統評估,發現漏洞所在。預防系統則負責消除人為干預的手段,保障財務信息正確、安全。除此之外,我們還應該建立企業內部的審計系統,以往的企業內部審計機構形同虛設,并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作用。一個完善的審計系統要求企業提供獨立的部門和專業的審計工作人員,審計人員的工作由董事會完全負責,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監督。其工作包括了定期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審計監督,形成企業內部有效的監督機制,從而有效的防止和組織企業財務舞弊現象的發生。從這一點中我們可以發現,在對企業進行財務審計工作中,董事會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董事會也應該建立完善的監事會制度,借此防止董事會因為權力而影響其監督作用的發揮。在具體的操作中,我們可以選擇合適的人員擔任主管職責,并建立完善的人員組織結構,對其工作內容和職責完善透明化,并加強監事會的權力,像財務檢查權、監督權和請求行政權,保證監事會能夠完全發揮出其監督管理的職責。
綜上所述,企業財務舞弊會對國家和整個資本市場帶來負面的影響,雖然企業本身暫時可以得到利益,但是一旦事情泄漏,企業將面臨巨大的損失,嚴重的可以導致破產。所以企業應遵守國家法律和法規,從根本上預防財務舞弊的發生,使整個企業乃至整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和諧發展。
[1] 郝愛文.企業財務舞弊識別及有效治理[J].會計與審計,2012(02).
[2] 明洪盛.如何通過預警信號識別企業財務舞弊[J].財經論壇,2012(05).
[3] 明洪盛.現代企業財務舞弊發現的機率現實性分析[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J],2012(4).
[4] 梅超.財務舞弊的發現與公司治理的改善[D].東北大學,2011.
[5] 張菡.我國上市公司財務舞弊問題治理與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F275
A
2096-0298(2015)11(c)-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