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視角下工藝品優勢設計研究①
——以義烏為例
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華麗霞
本文根據優勢設計理論和義烏工藝品發展現狀,在其工藝品設計中運用優勢設計理論,提出了義烏工藝品優勢設計思想,并結合義烏的實際,構建義烏工藝品優勢設計技術,實現義烏工藝品獲取國際競爭力的目標。
工藝品 優勢設計 國際競爭力
優勢設計的思想由美國人在20世紀90年代有感于日本產品充斥于美國而提出,核心理念是“為競爭的優勢而設計”,它的含義是為創建競爭優勢的設計思想、原理和技術。任何科技成果要轉變為有競爭力的產品,設計起著關鍵性作用,只有在設計中運用新的思想,采用新的技術手段、技術原理和非常規的方法進行設計才能構筑競爭優勢。
義烏工藝品行業類別豐富,基本涵蓋了國內生產的所有工藝品商品品種類型,主要有相框工藝類、裝飾工藝類、圣誕禮品類、仿真植物類、工藝禮品類及實用工藝類。這些行業又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十一大類,如:金屬鑄造類,玻璃水晶類、陶瓷泥塑類、樹脂工藝苑類、藤編盆景類、民俗工藝類、紡織印染類、玉器古玩類、宗教類、工藝盆景類,工藝相框類等。工藝品行業是義烏的支柱產業,但是近幾年由于產業升級和國際貿易環境的改變,面臨較大的挑戰:很多小型作坊式工藝品企業由于利潤微薄被迫關停,大中型企業將生產基地轉移以降低生產成本,還有很多企業在同質化低價競爭中苦苦掙扎。工藝品一直是發展中國家出口貿易的重要產品,隨著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轉型,以及近幾年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工藝品的國際競爭力日益降低。工藝品的市場競爭其本質是質量的競爭,包括設計和制造兩個環節。工藝品是實用功能和審美價值的綜合體,體現在結構合理、造型美觀、材料環保、色彩和諧等,設計水平將直接決定工藝品價值的高低。
由于義烏工藝品企業有其自身特殊之處,其優勢設計思想要從義烏工藝品自身特點和市場環境出發,結合優勢設計的核心理念來提出。
1.1 面向市場的工藝品趨勢分析
1.2 構建工藝品優勢的自循環體系
優勢設計要求設計人員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善于發現優勢并能做出全面評估和取舍,給予必要的支持和培育,使優勢得以發揚和強化。同時也要認識到優勢只是階段性的,必須跟蹤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蓄積新的優勢,以增強對市場的快速響應能力。義烏的工藝品企業在經營中善于發現自身的市場優勢和產業鏈條優勢,并將這種優勢進行培植和壯大,在發現、發展和發揚中不斷實現義烏工藝品獲取國際競爭力的優勢自循環。優勢設計識別企業每一成長階段的優勢資源并發現企業資源結構隨時間演化的動態機制是企業保持原有競爭優勢并獲取新的競爭優勢的關鍵問題。
1.3 工藝品全過程的優勢集聚
優勢設計是一種“產品實現過程”的設計,使產品實現過程建立相互協調的聯系,并且開發、吸收和集中有效的設計技術到整個產品實現過程的各環節中去。一個工藝品企業的資源、資金等都有限,如果涉足所有較多的工藝品品類,勢必力量分散,產品線較混亂,會在與外部的競爭中敗下陣來。只有集中資源,發展若干優勢品類,才能形成企業競爭力,然后挾優勢產品進行擴張就要容易些。優勢設計的過程理論要求義烏工藝品企業考慮產品全過程的各種情況,如消費者的需求,產品的功能定位,產品線規劃,產品的生產工藝等,選擇每個環節的最優策略進行組合形成全過程的優勢集聚,實現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升。
優勢設計是藝術、技術和競爭戰略的結合。設計者要有藝術家的靈感,又要有科學家的精確性,還需要加上戰略家的對競爭形勢的洞察力、判斷力和決策能力,使設計的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優勢。義烏工藝品企業除了要有優勢設計的思想,還要有實現思想的優勢設計技術。
義烏工藝品生產總值占了義烏市工業總產值的33%,占中國工藝品總產值的25%,占全球相框產值的13%,已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力。基于國際貿易視角的優勢設計就是運用優勢設計的思想、技術提升工藝品企業的核心能力,從而在激烈的國際貿易競爭市場上贏得競爭優勢,最終實現獲得持續的優勢競爭。
2.1 CAD+3D打印設計技術
工藝品是一種比較特殊的產品,它是用和美的統一,要求產品既要有實用功能,還要有審美價值。工藝品的藝術特性決定了工藝品一般形狀比較復雜,表面的裝飾性圖案或紋理較多。由于工藝品細節較多,一般需要模具生產。紋理復雜,精度要求不高的可考慮硅膠模,相對成本較低;相反,紋理相對簡單而精度要求高的用金屬模具,但成本較高。在此之前都需要制作母版,而母版的質量決定了工藝品的品質。過去,母版一般是由經驗的師傅純手工雕刻和打磨而成,根據工藝品難易和繁簡程度,需要耗掉打版師傅少則幾天、多則數月的時間,既增加了人工成本,也很容易錯失市場機會。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運用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完成工藝品虛擬模型和展示效果圖,運用3D打印技術完成工藝品的母版和實物樣品制作,大大縮短了工藝品生產的周期和成本。這種CAD結合3D打印的設計技術可實現遠距離溝通,也能及時給客戶看到樣品,十分有利于工藝品國際貿易的開展。目前義烏的新光飾品已經實現了人工和數字并行的母版制作,甚至量少的訂單可直接3D打印交單,這種對新技術的應用在工藝品行業中需要大力推廣。
2.2 基于成本考量的1+1混搭式設計技術
總之,中學教學合作學習的運用實踐是培養學生合作能力的需要,也是提升學生社會適應性的需要。中學教師要從全體學生素質發展的高度,積極探索合作學習的模式,結合中學階段的教學內容,貼近學情,貼近學生生活,切實有效地提升教學實效性。
產品價格競爭歸根結底是產品成本的競爭,而一個產品的成本有80%左右是由設計階段決定的,這意味著在設計的各個階段都要考慮成本問題,對產品結構和功能進行優化設計。在商品化階段還要做一次總的成本降低處理,對產品成本進行檢驗。檢驗的方法一般可用價值分析法,即用功能價格比V(=F/C)對每個人產品進行分析,對V值低的產品進行改進。這里的改進可以考慮產品次要功能的必要性,如果在次要功能上投入的成本過高,則可去除此項功能。基于成本考量的1+1混搭式設計技術有兩層含義,一是從工藝品的內涵角度來分析,在F一定的情況下,為了提升V,可以考慮用替代材料和表面裝飾工藝來進行仿真設計以降低C;二是從企業的研發角度來談,義烏目前很多工藝品企業很少有純粹意義上的設計研發人員,往往從事由生產或銷售的人員來替代,雖然能保持企業的運轉,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企業創新的問題。可考慮新產品項目由企業內部懂工藝的研發人員與專業設計公司進行1∶1配搭,既不會增加用人成本,又能在原有基礎上引入更多的創新元素,非常適合轉型期的工藝品企業。
2.3 Know-How設計技術
何謂Know-How?就是一種技術訣竅,一種關鍵技術,是企業的核心能力。 企業核心能力有三個特征:(1)用戶價值,以用戶的利益為核心,為最終客戶帶來實惠。(2)獨特性,在競爭的差異性優勢方面,能在競爭中表現自己的獨特之處,并且,這個優勢不易被其他競爭對手所效仿。(3)延展性,以核心產品為中心,向外輻射,不斷拓展其他的創新產品,開發新的市場。有了核心能力,工藝品企業才能不斷發展。工藝品跟其他工業產品的不同之處在于,其結構簡單,技術難度不高,門檻很低,很容易被仿造,基于外觀的知識產權往往也難以得到保護。Know-How的設計技術重點主要放在特殊的設計技巧、特殊的加工工藝、特殊的材料及處理工藝上,這些用常規手段不易破解。如義烏的王斌相框在多年的生產中尋找到一個合適的木相框樹種,研發了自己獨特的木材處理技巧,并投資幾千萬建立自己的專有林場。雖然近幾年相框產業市場低迷,但公司在木線條、木制品和版畫方面優勢明顯,每年依然保持15%的銷售額遞增,獲取5%~10%不等的銷售利潤,保持了外貿渠道的通暢和利潤的穩定。
2.4 產品結構優化的設計技術
美國是有感于日本的汽車和電子產品充斥美國而提出“為競爭的優勢而設計的”口號,殊不知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很長一段時間向歐美各國輸出的大半是勞動密集型的工藝品,但日本的輸出有一個特點:“向文明低度之市場,則供以大工業所制之品料;向其高度之市場,則賣以特殊之工藝。”日本工藝品貿易策略告訴我們,工藝品國際貿易應根據國際市場的需求,優化自身的產品結構,自然能提高市場份額。在外貿方面,義烏工藝品給人低質廉價的感覺,客戶尋找外貿精品一般不會來義烏,會去廣州、深圳等其他地方,這就導致義烏工藝品雖然有一定的國際市場,但利潤率偏低,低質低價構不成長期的競爭優勢,直接導致義烏一大批小型作坊式工藝品企業在市場轉型升級中淘汰,這對很多從業人員來說是相當痛苦的。因此,義烏的工藝品要發展,必須創新,完善產品線的結構,針對不同國際市場,供給不同檔次的工藝品;同時,加大研發,賦予產品“特殊之工藝”,提高自身在高檔工藝品領域的市場占有率。
2.5 品牌設計技術
據統計,全球有一半以上的圣誕用品來自于義烏,美國70%左右、歐洲40%~50%的圣誕用品來自義烏,其中5%的美國圣誕樹出自獻榮集團公司,美國和歐洲商店貨架上很多商品來自航賓仿真、嘉偉、綠島等企業,但真正叫得響的品牌卻很少。同時,很多國際貿易采購商來義烏采購工藝禮品,就地貼牌銷往全世界。工藝品品牌的缺失直接導致工藝品行業雷聲大、雨點小,企業國際競爭力并沒有跟產業規模成正比,工藝品行業急需導入品牌的設計技術,其核心理念是挖掘工藝品的文化內涵,并將其注入到品牌中,完善工藝品品牌的文化內涵。對已有的品牌,也要根據社會進步和市場的需求不斷注入新的內涵。通過品牌內涵的挖掘、培植和壯大,提升義烏工藝品國際競爭力。
義烏是新絲綢之路的起點,由于其已有的市場條件、產業基礎和國際貿易環境,在國家一帶一路的政策帶動下,必然會在國際貿易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工藝品作為義烏的重要產業,作為發展中國家既有相對優勢,又有絕對優勢的產業,還會在我國的國際貿易中占據較大的份額,在工藝品行業中引入基于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優勢設計思想及優勢設計技術就顯得尤為必要。義烏工藝品企業要抓住機遇,合理運用優勢設計思想和技術手段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使我們的工藝品在國際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
[1] 趙新軍.優勢設計思想及其技術手段[J].科技進步理論,2001(1).
[2] 周經等.世界文化創意產品的比較優勢與產業內貿易研究[J].軟科學,2011(6).
[3] 高穎.我國傳統工藝品的品牌建設之路[J].中國美術學院學報,2010(1).
[4] 黃健等.對我國出口工藝品貿易問題的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5(3).
[5] 尚濤.創意產業的貿易方式與分工格局:國際競爭力視角[J].產業經濟,2011(4).
[6] [日]大隈重信.日本開國五十年史[M].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影印,2007.
F740
A
2096-0298(2015)11(c)-119-04
本文是義烏市科技局項目:國際貿易視角下義烏工藝品優勢設計研究(12-3-28)的研究成果;浙江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校企合作項目化教學探索——以旅游工藝品設計與制作專業建設為例”的階段研究成果(2014SCG434)。
華麗霞(1978-),女,浙江江山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產品設計與設計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