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國 劉一可 陳曉梅 聞文
摘 要:高校學生社團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陣地,對活躍校園文化活動,激發學生創造力和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起著重要作用。高校學生社團在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應在創新社團運行模式、優化配置創業導師團隊、健全激勵保障機制、建立社團創業基地等方面進行嘗試,讓學生社團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社會服務、人才培養的舞臺上更好地發揮其積極作用。
關鍵詞:社團活動;創業能力;大學生
一、高校社團活動為大學生創業產生積極的孵化環境
社團是大學校園學生群體的非官方組織,社團成員來自于不同專業、不同班(年) 級、不同(院) 系別,社團組織者更主要的是依靠個人魅力和特長贏得會員的信賴和支持,社團工作經歷有助于培養和提升組織者的領袖魅力、團隊合作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與創新能力。
(一)社團活動要求的協作性有利于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業能力培養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培養團隊精神、協作能力。社團組織從成立起在組織形式的創造上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集中社團骨干的智慧,需要每個人獻計獻策,更需要每個人都傾聽他人的意見。在興趣和愛好的紐帶中,學生社團對學生具有較強的號召力。
(二)社團活動的個性化色彩有利于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業能力的養成不僅要求人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知識,還需要一個人在某一領域具有獨到的見解、深入的研究和長期的實踐。學生社團組織成立的重要因素, 是成員具有相同的興趣、愛好、特長或理想、志向,這就決定了學生社團活動培養人才的鮮明性與特色性。
(三)社團活動的自主性有利于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業能力作為一種核心能力,其培養實踐更需要人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社團負責人及其活動骨干完全按照自己的思想組織設計活動,其想象力和創新力比較容易得到充分發揮。這種在活動的開展上具有較強的自主性的特點,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主動性、能動性。而主動性、能動性的開發與調動對一個人的創業能力的最終形成起著關鍵性作用。
(四)社團活動的廣泛性有利于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社團活動的依托是社團組織,社團成員聯系在一起的橋梁紐帶是相同的愛好和興趣,乃至共同的理想和抱負。從個體上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從群體上看,人與人之間的愛好興趣又不盡相同。社團活動在其內容上的廣泛性為每個學生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實踐舞臺,無疑為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二、學生社團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的途徑
(一)開展創業教育與咨詢,提升學生創業激情。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從20 世紀初就認識到創業教育對促進創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曾有美國學者將創業教育和學生創業決定做了專題研究,發現有創業教育經驗的學生創業時能更加處理好復雜的情況,學生更易于承擔風險,做出有利于自身的決定。各個高校都有學生創業沙龍、創業論壇、創業小組等各種各樣的創業社團,學生通過社團可以開展創業教育與咨詢活動。社團的教育與咨詢活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對外交流能力,創業實踐經驗,還有利于獲得必要的信息資訊,進行經驗交流和獲得培訓,更有利的是可以通過創業活動結識創業伙伴,組成創業團隊,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
(二)成立學習興趣小組,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專業素質。學生社團的成員由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組成,文化類社團可能有理工科學生,科技類社團也可能有人文社科類學生。社團成立學習興趣小組,使不同專業的具有不同知識結構乃至思維方式的學生經常交流,相互學習,就有條件提升學生的人文素質和專業素質。人文素質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做人,提高道德感和責任感,而且可以幫助學生積淀文化,建立高層次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感。高尚的人格素養和強烈的責任意識是學生創業的必備素質。
(三)開展科技創新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學生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學生創業能力的體現。實踐證明,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僅僅重視課堂教學中的知識傳授和一定程度的技能培訓是不夠的,還應讓學生在科技創新實踐活動中增強實踐體驗,學生有了創業實踐體驗,就能激發學生的創業激情和創業潛能。高校學生社團開展科技創新活動較之開展其他文體類活動和公益類活動更需要學校提供教師、經費和場地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越來越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這也充分說明了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重要。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充分發揮文體類社團的作用,將收到很好的效果。比如,儒家文化論壇、辯論聯賽、校園歌手大賽、主持人大賽、青春風采大賽、健美操比賽、趣味籃球賽、書法大賽、攝影比賽等文化藝術活動,為學生拓展知識、提高文化修養、鍛煉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創造條件。
(五)開展社會實踐及青年志愿者活動,提升社會認知能力。通過公益類社團開展“新農村調查”、“三下鄉服務”、“社區服務”、“企業實習”、“掛職鍛煉”等主題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深入社會、了解社會、學習社會知識、參與社區工作,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命感和社會認知能力及適應能力。
三、大學生社團對創業素質培養的重要意義
(一)社團活動的松散性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高校學生社團作為一種學生組織,一般是跨專業、跨年級組成的,社團一般是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管理、獨立運作,受限制小而又能在相互交流中激發出思想火花,加之社團活動所要求的形式多樣,只有創新才能開展特色活動,吸引大學生加入社團。為了辦好社團,社團成員需要集思廣益、積極探索、不斷創新。這對于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具有積極作用。
(二)社團的多元化構成有利于大學生的創業知識的積累和儲備。創業知識是創業者在創業實踐活動中所具有的知識結構。創業者的知識結構包括專業知識和基本的經營管理知識。社團成員分布廣泛,來自不同學院,專業背景不同、文理交叉,這些特點對于社團活動中,拓寬大學生知識面,使大學生的創業知識結構趨于合理有很重要的價值。同時,利用社團組織的創業知識培訓,對創辦企業、市場營銷、客戶管理、財務管理等知識,來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
(三)社團的企業化運作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創業能力。社團和企業活動有很多的共同之處,都具有相對獨立性,社團活動的計劃制定、社團的組織結構設計與人員配備、活動經費的籌措與管理,與企業的運作具有很多相似性。在社團活動中可以學習如何籌措資金、配置資源;如何做好成員管理;如何籌辦活動、如何評估成效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鍛煉。
(四)社團的合作與競爭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社團是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而自發組成的群體,受學校權力機關限制較小,社團活動從策劃、籌備到組織、總結,每個工作環節需要團隊成員自主獨立,活動的開展需要成員間的密切配合,這種獨立工作與團隊合作的工作要求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敢為性、合作性及團隊精神。這些都是未來開展創業活動的心理品質要求。
參考文獻:
[1] 彭慶紅.試論大學生團隊的思想教育功能和團隊精神的培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2).
[2] 覃茜,袁菁蕓: 《高校社團推動大學生創業的探析與思考》, 《創新與創業教育》,2011 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