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瀾,王飛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462002)
護理專業醫學生物學說課設計
羅海瀾,王飛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漯河462002)
說課是向同行和專家敘述教學設計及其依據的一種教研活動。醫學生物學是一門醫學基礎課程,筆者從課程設置、課程內容、課程設計與實施、教學方法及手段、課程評價、課程特色6方面進行說課設計。
護理專業;醫學生物學;說課
說課是教師在備課基礎上,向同行和專家敘述教學設計及其依據的一種教研活動。說課可以促進高職高專教育教學改革,引導教師學習、運用教育理論,夯實業務基礎,提高學識水平和教學水平[1]。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從以下6方面對醫學生物學課程進行說課設計。
1.1 課程性質、地位、作用
醫學生物學是一門醫學基礎課程,它從醫學角度介紹生命現象的一般原理,從生物學角度介紹醫學發展趨勢。本課程在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第一學年第一學期開設,共48學時。醫學生物學涉及生命的物質結構基礎、生殖與個體發育等基礎知識及遺傳病的發病機制、傳遞規律、診斷、治療和預防等應用型知識,為學生后續學習、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1.2 課程教學目標
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達到以下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醫學生物學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掌握遺傳的細胞基礎和分子基礎;熟悉常見遺傳病的類型、臨床癥狀和病因;了解生命的活動規律及遺傳與優生優育的關系。(2)能力目標:掌握醫學生物學基本實驗技能;能通過病歷分析和解釋相關生命現象;能運用理論知識。(3)素質目標:激發對醫學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建立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學習人文知識以培養尊重患者、關愛生命的職業精神。
課程內容以“實用、夠用”為度,一些涉及假說和分子機制的內容略講,將部分學生容易理解的內容(如優生優育)改為教師指導學生自學;重點講授與后續課程相關的基本概念,遺傳的細胞基礎、分子基礎,遺傳的三大規律,單基因和多基因遺傳病的常見類型、遺傳規律以及遺傳病的診斷與預防,突出針對性和實用性。
課程內容分為理論部分和實驗部分。理論部分包括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遺傳規律與遺傳病、優生優育三大塊,每大塊都由幾個相關的內容組成。實驗部分包括顯微鏡的使用、細胞的基本形態和結構觀察、有絲分裂、減數分裂、人類染色體非顯帶核型分析5個實驗。
圍繞護理專業培養目標,結合后續課程的授課需要,合理取舍醫學生物學教學內容,確定教學重、難點,適當增加學科新進展,突出學生職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培養。根據課程標準選用與護理專業培養目標相適應、基本理論簡明扼要的教材,同時注重教學內容的選取,以“必需、夠用”為原則,一方面強調重、難點知識的學習,另一方面注意與后續組織胚胎學、生理學等課程內容的連貫性。綜合考慮后,我們選擇了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康曉慧主編的《醫學生物學》(2版)作為理論教學教材,以我校自編的《醫學形態實驗指導》為實驗教學教材。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準備了充足的教學資源,有教學計劃、課程標準、教案、多媒體課件、實驗教程、試題庫、常見遺傳病錄像庫等。此外,教研室師資結構合理,能保證本課程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醫學生物學是護理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教師應在正確教學思想指導下,根據學生實際因材施教,以實現教學目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2]。比如在講“核酸”一節時,采用比較法認識DNA、RNA間的異同;在講“人類染色體”章節時采用直觀教學法,讓學生觀看制備染色體玻片的錄像,利用課余時間帶學生到婦幼保健院觀看制備過程,加深其對人類染色體玻片制作的了解;在講“常染色體遺傳和性連鎖遺傳的系譜特點”時,運用啟發式教學法,先讓學生從理論上比較各種系譜的特點,找出差異,再自己分析系譜圖,由于有理論基礎,學生很快就能判斷出系譜圖的種類,從而對系譜分析產生興趣;在講遺傳病相關知識時采用案例教學法,讓學生感覺到本課程與臨床聯系緊密,產生學習興趣。多媒體技術把抽象、復雜的知識變得生動具體,如學生學習“染色體結構畸變”時,對缺失、重復、倒位、易位等概念很難理解,教師結合課件進行動態演示,學生就能一目了然。以上多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向主動學習,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使抽象、難理解、難記憶的知識變得容易接受。
以多媒體課件、模型掛圖、網絡等輔助醫學生物學理論教學,直觀性強,效果顯著;實驗教學以組為單位,讓學生從準備階段就參與實驗,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又可以增強其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
本課程主要從以下3方面進行評價:(1)評教,通過學生座談、督導反饋、同行評議等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矯正。(2)評學,通過教師座談會反饋學生學習效果,加強學習過程管理,提高學習效果。(3)通過實驗和理論考核,起到“督學”和“督教”雙重效應,保證教學計劃順利完成。
本課程特色體現在:(1)根據培養目標確定教學內容,理論教學與臨床應用相聯系,實踐教學與職業能力培養相聯系,注重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對遺傳病的臨床診斷、治療能力。(2)理論教學以遺傳病為主線,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以遺傳病的臨床表現、發病機制、遺傳方式、診斷、治療和預防等問題為中心展開教學,由問題導入教學內容,激發學生求知欲,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取得了良好教學效果。(3)以教改促科研,以科研促實踐,在教改基礎上及時總結經驗,撰寫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交流經驗。
[1]陳魯,陳宜剛.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精神科護理說課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2,30(7):95-97.
[2]張鳳瑩.幾種醫學生物學教學方法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5,23(13):67-68.
G424.2
B
1671-1246(2015)01-0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