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燕
自從騰訊公司在2011年1月推出“微信”這款移動社交軟件以來,作為一種時尚流行文化產品,微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展成為一場不可阻擋的潮流。隨著社會大眾被“微博”、“微信”等一系列“微”工具引入自媒體時代,人們憑借著手中的手機客戶端,搖身一變成為了資訊實時接收者。在這個網絡信息化時代,人們通過關注微信公眾平臺,關注生活,微信已經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根據騰訊官方公布的信息,74%的微信用戶是20 ~30 歲之間的年青人,其中大學生占了64%。高職學生同樣也具備當下年青人,普通大學生共同的心理特征,比如追求新思想,喜歡特立獨行,有個性,比較叛逆,心思敏銳,情緒不穩定、情感豐富,容易接受新東西。但是,高職教育的特殊性決定了,高職學生也具有與其他高校大學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尤其是高職一年級的新生。作為接了新班的高職院校的一位班主任,筆者在做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時針對學生的一些特點嘗試著采用了微信的一些功能,獲得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與高中相比,一年級高職學生在思想情感方面變化非常大。在三年的高中學習生涯中,高中生最大的目的就是能夠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學,借以實現心中的夢想。可是由于種種原因他們進入了高職院校,高職院校和其心目中理想的高校存在偏差,使得其理想與現實出現了自我的一種沖突。因為高考的結果與他們心目中的結果相差太大,這對于年輕的他們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甚至進入高職院校都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因此,在個人理想追求方面缺乏奮斗目標,容易產生悲觀的心理。并且高考失利的打擊在他們的心中一時間難以消散,這種情況容易導致一部分學生難以接受現實,出現悲觀失望的消極情緒。在學習生活方面,一年級高職學生所面臨的變化也非常的大。在高中階段所學的都是些高考課程,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也比較嚴格,老師天天輔導并且是無微不至。而高職院校所重視的是學生技能的培養,教師往往會采取一些諸如啟發式教學、案例教學、實踐教學等教學方式方法,并且在管理上也相對開放,很寬松。一年級的高職學生往往不能對這些教學方式、方法,馬上適應,而且在時間分配、自我管理方面也面臨很大的問題。高職的學生,也有一部分本來就不愛學習的學生,迫于父母的壓力進入高職院校,這一部分學生大多對學習沒有什么興趣,目標感不強,學習動力也不足。甚至出現一開學就有曠課的現象。筆者在接手班級之后,第一時間建立了一個班級群,利用微信的群聊功能對班上的同學進行思想教育,包括新生入學教育,軍訓期間安全教育,學生方面各種管理規章制度教育,甚至播放視頻,組織大家觀看校情片。在這個公眾平臺里,還邀請了各任課老師加入,有關于學習方面的問題,學生可以直接與任課老師探討。任課老師有時也借助這個平臺上傳一些學習資料,讓全體同學共享,甚至上課前的一些準備工作也可以在微信群里布置,課后的一些作業也能在微信群尋求答案。班主任也可以隨時了解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還可以利用微信的群聊功能引導學生積極開展相關話題,進行討論。
筆者為了能調動班上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積極性,建立了個人微信訂閱號平臺,要求全班同學關注。在班級宣傳委員的幫助下,每周發送至少兩條新信息,班級一有新的動態就立即更新。每次班會都會配圖配文發送,學院一有通知也會在第一時間發布在微信上。就像“祖國頌”朗誦比賽,活動通知一出來,同學們在第一時間獲悉并踴躍報名。學校中秋節發了月餅,學生在第一時間感受到了溫暖,并且通過相關詩文的閱讀,學生還受到了傳統文化的熏陶。本來,學生生活環境變化,很容易有茫然、孤獨等心理,盡管部分學生在高中有過寄讀經歷,但大多數的學生從來沒有經歷過集體生活。進入高職院校后,班集體成為主要生活環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區,日常生活全要自理,這對平時習慣依靠父母和家庭的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困難。筆者所帶的這個班就有部分學生因不知如何與寢室同學相處,無法與寢室的人搞好關系,矛盾不斷。甚至發展到起沖突的地步,導致一名女生出走,電話無法聯絡,考慮到這名女生平時非常喜歡玩微信,于是筆者利用微信的互動平臺給她留言,并使用了微信的語音對講機功能,諄諄教導,這名女生很快就有了回音。通過微信平臺,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同學隨時隨地就在身邊,能在第一時間解決困難。而且還利用微信的隨手拍功能,組織了故鄉秋色隨手拍征稿大賽,讓學生把故鄉秋天的景色拍下來,在微信平臺上展示,相互之間了解,提升學生對校園活動的參與,提升學生在高職校園生活的積極性。班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同學,都積極參與了這次活動,都把自己家鄉的美景拍下來上傳到微信平臺,各地的美景讓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生在最短的時間里熟悉了起來。
微信還有更多的功能可以為我們所用,微信的LBS 功能可以進行數據挖掘,根據學生經常去的地方,分析學生的喜好,以對應的場景、相應的話題、現實的互動加強學生群體活動教育。還可以利用微信的熱點推薦功能發現學生共同關心的社會熱點和校園熱點,并通過現實教育活動,加以深入剖析和互動。最近,學院正在舉行“踐行文明公約爭做文明學生”的活動,系里也進行了一系列活動安排,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文明公約,包括寢室文明公約、課堂文明公約、就餐文明公約。比如寢室文明公約:
衣被鞋襪和床單,勤洗勤刷要勤換。床上桌上及地上,處處整潔又干凈。
美化寢室新環境,健康得體顯雅觀。自覺不使用明火,更不違章亂用電。
男女寢室有區別,自尊決不互相串。愛護公物我負責,節水節電作貢獻。
室友之間要互助,團結一心共進步。文明公約要遵守,人人爭做好典范。
在這一系列的活動教育中,筆者利用微信工具,對“踐行文明公約爭做文明學生”的活動內容以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種立體化的方式予以呈現。比如進行學生文明公約大討論,并在在教室,寢室,食堂等真正地踐行約定,相互監督,相互幫助。
對于一個高職新生的班主任來說,如何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熟悉新的環境,熟悉新的人群是個刻不容緩的事情,隨著時代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微信能幫助輔導員、班主任們更好地達到目的,微信能在第一時間實現圖文并茂的生動化宣傳;能做到宣傳對象一對多、指定人等靈活的傳達方式,傳達率100%;能及時發布通知、學習資料、班級活動等重要信息。
在這樣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信息改革如火如荼進行的新形勢下,微信這個平臺能充分利用新興媒介,對于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