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芳,金麗萍,何雅娟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蘭溪分院,浙江蘭溪 321100)
手術室為診斷、急救、治療的重要場所,擔任大量手術治療工作,因其發展極其迅速,各類手術日益增多,對手術室護士的專業素質與技能要求亦不斷提高[1-2]。針對手術室??菩詮娺@一特點,對手術室新護士進行持續、有計劃的培訓與考核顯得尤其重要。多元化培訓是指繼醫學院校教育之后,對從事臨床護理專業技術工作的各類護理人員進行多層面、多角度、多階段的培訓,是保持護士個人工作能力,促進個人成長和獨立上崗的重要途徑。本院手術室采用多元化培訓模式,對新護士進行素質和技能的培訓,以提高獨立上崗能力,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2013~2014年醫學院校畢業后直接分配到手術室工作的護士,共20人;均為女性;年齡18~25歲,平均年齡(21.1±2.3)歲;學歷:本科7人,大專8人,中專5人。
1.2 培訓方法
1.2.1 授課老師的確定及培訓 確定科內有8年以上工作經驗的業務技術骨干為授課老師,并在培訓前組織授課老師到服務開展比較成熟的醫療機構學習進修3個月,以提高師資隊伍素質。每年年底由科室及護理部對授課教師進行考核。
1.2.2 多元化培訓內容 包括手術配合與護理操作技術、圍手術期護理、患者安全管理、急救護理技術、英語運用能力、禮儀與溝通技巧、醫療法律和法規等[3]。
1.2.3 多元化培訓方法
1.2.3.1 參觀學習 利用大型綜合性醫院的優勢,分期分批安排新護士到普外科、骨科、腦外科、眼科、心胸外科等主要專科病房各參觀學習1 個月,主要學習??谱o理理論及操作技術。
1.2.3.2 手術??评碚摰氖谡n和實踐操作 上崗前對新護士按《新護士培訓考核手冊》進行培訓[4],通過理論授課等形式介紹醫院概況、工作內容、團隊精神。將新護士按手術??品值狡胀饪啤⒐强?、腦外科、眼科、心胸外科5個手術??平M,由??平M長輔導,每??婆嘤?個月;授課老師每周進行1次手術室護理專業知識的小講座,授課時配相關PPT 或視頻或現場示范輔助教學;實際操作培訓時由老師一對一授課,通過實際操作教授手術專科技能知識,合理安排新護士上手術臺實習;開設“手術中常用英語學習班”,每月1次,加強英語運用能力的培訓,將英語學習和臨床實踐相結合,將常用的手術中英語放在專用本里,便于隨時查詢;禮儀與溝通技巧培訓,內容包括基本禮儀、服務禮儀等;加強醫療法律、法規的學習,組織學習醫療管理的制度和規范,針對醫療糾紛的典型案例組織分析、討論。
1.2.3.3 情景模擬訓練 針對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情景構思,設計出一些真實性的具體場合的情形和景象,編寫劇本,劇本審核合格后,選派具有一定表演才能、專業技術能力強的高年資護士(以下稱指導老師)分別扮演護士及標準化患者(或家屬)進行排練,完善后制成基礎腳本。新護士情景模擬訓練方法:方法一,指導老師扮演護士,新護士扮演患者、手術醫師及麻醉師等,指導老師引出問題,深入講解如何配合手術;方法二,反串模擬測試,由指導老師扮演患者、手術醫生及麻醉師,新護士扮演護士,指導老師根據情景要求提出問題,考察新護士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語言交流能力、溝通技巧、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并允許老師作一定程度的臨場發揮,提出難以預料、急需解決的問題,如患者術中突然發生心搏驟停,要求新護士除執行救治醫囑外,還需穩定情緒、及時通知家屬、配合手術等,考察新護士的應變能力、決策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每次演練結束由新護士作主觀評價,指導老師作客觀評價。
1.3 評價方法 理論考試與綜合能力考核。理論知識考試由科室教研組命題,內容包括手術室基本理論知識和手術??浦R;綜合能力考核內容包括患者信息核對、體位擺放、手術配合、無菌操作、對患者的安全管理、應急處理、英語應用能力等。每一部分總分均100分,60分以上為合格,80~89 分為良好,90 分以上為優秀。優良率=(良好人數+優秀人數)/總人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7.0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參數主要采用百分率(%)。
培訓后20名新護士理論考試成績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其中80~89 分6 人、90 分以上11人,優良率為85%;綜合能力考核成績全部合格,合格率100%,其中80~89分8人、90分以上11人,優良率為95%。
以往對新護士培訓方法大多為傳統一對一帶教模式,未針對目的制定詳細的培訓計劃;重視手術相關實踐,忽略理論知識、綜合素質,導致新護士缺乏理論知識,缺乏服務意識和團隊意識[5]。多元化培訓法對整個培訓過程制定詳細計劃,貫穿素質教育、崗前培訓、理論知識、情景模擬、手術專科操作等內容,理論結合實際,并鼓勵新護士在學習中勤于思考,通過實踐發現錯誤、改正不足[6]。培訓中通過多媒體、PPT 等教學媒介真實、直觀反映手術過程,激發新護士的興趣,情景模擬更是集視、導、練為一體,由于貼近日常工作,具有情景真實形象,內容重點突出,針對性強等特點,增強了新護士主動學習的意識,有效地提高了培訓效果。從培訓后考核成績也反映,通過多元化培訓模式,新護士的理論知識和綜合能力得到提高,考核合格率均達100%。
[1]袁周祥,王東平.對手術室新護士行多元化培訓的觀察[J].護理學報,2013,20(11A):13-16.
[2]胡洪萍,穆燕.對手術室護士實施分層級多元化培訓的成效[J].護理學雜志,2014,29(10):82-84.
[3]張瑛,楊東,閔維,等.多元化培訓在急診輪訓護理人員中的應用[J].醫學臨床研究,2013,30(9):1866-1868.
[4]吳利和,王俊君,吳秀仙.手術室多元化??婆嘤栐诶^續教育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3):1228-1229.
[5]Wormald P.The agger nasi cell: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the anatomy of the frontal reces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3,129(5):497-507.
[6]Choi BI,Lee HJ,Han JK,et al.Detection of hypervascular nodular hepatocellur carcinomas:value of triphasic helical CT compared with iodized oil CT[J].AJR,2010,157(2):219-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