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帥(江蘇省灌南縣孟興莊中學 江蘇 連云港 222531)
要想使德育教育有效地滲透到中學體育教學的具體時間當中,就一定要立足于體育學科自身特點和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教材、環境、學生差異等具體實際。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積極引導,不斷激發學生的運動潛能,加深學生對于體育學科的理解,并讓他們喜歡上這一學科,使他們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因此,中學體育教師要提高對德育教育的重視程度,并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多樣化的滲透策略,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德育素質的協調化發展。
在體育活動中,無論是日常的體育鍛煉還是體育競技都要遵守相應的規則,規則是體育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若沒有了規則,體育尤其是競技體育將沒有進行下去的必要與可能。在體育課堂中,老師更應該要求學生嚴格聽從老師的指揮命令,不能夠私自脫離團隊活動。教師在課堂中要有目的、有意識的對學生強調體育訓練中的規則,并要求學生嚴格遵守規則,從而確保體育訓練的嚴肅性、公正性與權威性,以便培養出學生遵守紀律、團結友愛、聽從指揮的優良品格,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風尚和紀律意識。
在中學體育課堂上,很多體育項目都是集體運動項目,這就需要學生在體育課上要學會同他人之間的溝通與協作,要合理利用資源,使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都能夠得到發揮,共同解決問題,互相激勵、互相幫助,為了共同的目標去承擔共同的責任,共同去努力奮斗。在團隊體育活動中,團隊成員為了完成既定的目標而需要展現出的思想和行為,有助于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例如足球、籃球、排球、接力跑等集體性的體育競賽項目,使學生能夠意識到雖然個人技術水平很重要,但是團隊之間的戰術配合更為重要,所以在中學體育活動中通過德育教育的有效開展,可以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
一名中學生是否具備優異的綜合素質,以及是否能夠實現良好的發展,要看其是否擁有艱苦奮斗、堅韌不拔、積極進取的良好品質。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利用德育教育手段,模擬一些困難情境來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加快學生頑強、勇敢、機智、果斷、靈活等良好意識品質的塑造和養成,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中學體育教學以其特有的競爭性、團體性、開放性、組織性以及實踐性,對學生有著較大的要求。這需要學生在面對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的矛盾時,能夠將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同時也要改變自己來更好的融入集體。同時,也需要學生在日常的體育實踐中,遵守基本的社會道德,擁有良好的社會意識,養成良好的體育行為習慣。并且以正確的心態面對體育競爭,并處理好自己的人際關系。其實體育教學中包含著很多優美的東西,比如說一些比較個性化的肢體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塑造以及表現出自己肢體動作的優美,有利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審美教育、快樂教育也是體育教育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其最大的特點便是寓教于樂。而這種審美教育并不是通過體育教師單純的理論講述或動作示范來進行的,而是以一些具體的生動有趣的形象來引起學生的興趣,并引發學生的共鳴,進而增強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主動性。所以,體育教師要將德育教育有效的滲透到中學體育教學中,一定要以展現體育運動中的形態美、心靈美以及形象美等為教學的主要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對于美的鑒別以及追求。
因為每個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生活經歷不同,造成了學生之間興趣愛好、特長以及能力方面的不同。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充分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興趣愛好,在課堂中耐心認真的觀察每一個學生的行為以及思想上的變化,從而進行積極有利的引導。比如說,當女生進行體育課堂學習時,在一些枯燥的動作練習中,教師一定要引導著學生,從思想上解除那些怕臟、怕累以及想要放棄的想法。在這種情況下教師要多多的表揚學生,激勵學生,激發他們體育學習的熱情,從而讓他們進行積極的體育鍛煉;而對于新生,體育教師要著重的強調一些體育課堂的紀律以及體育行為規范,讓他們明白集體利益的重要性;對于將要畢業的學生,體育教師則應加強對于其責任感以及道德標準的教育;對于體育課堂中較為積極并且鍛煉效果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進行嚴格的要求,提高他們的體育鍛煉水平;對于學習積極性較差并且鍛煉效果較差的學生,教師要對其進行積極的鼓勵,在其取得進步時要及時表揚,從而提高他們體育學習的興趣,讓其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一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通過他的行為表現出來,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德育教育時,要注重對于學生語言、行為、儀態、著裝等的差異化分析引導不同的學生都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優秀的品質。
體育教材內容多種多樣,中學體育教師一定要挖掘教材中潛在的一些教育因素,從而進行有目的的德育教育的滲透。比如說在長跑訓練中,很多學生都將其看作是一項枯燥無味的運動項目,以逃避的心態面對它。但其實長跑是一項訓練學生耐力的項目,它可以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持不懈的精神。因此,體育教師要積極的把握好這一要點,用具體的例子以及自己的真實感受來引導學生,讓其明白長跑帶來的好處,并且使他們能夠將長跑當作對于自己的挑戰,通過這種引導,學生在進行長跑訓練時會充滿動力與信心。在一些例如籃球訓練等的集體項目中,德育教育更可以有效的滲透到體育教學中,比如說教師在教導戰術配合時,可以有目的的對學生實行集體主義的教育,讓學生從中了解到集體項目,即使個人能力再強,發揮的再好,如果和團隊其他成員不同很好的配合,最終也不會去的勝利。其實,在體育比賽中對學生進行思想以及心理上的教育是一個很好的時機,當對競賽中取得勝利的隊伍,要教育學生戒驕戒躁、謙虛謹慎,暫時的勝利不代表最后的勝利,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刻苦的訓練才能夠得到更大的勝利,而這份勝利是屬于團隊中每一個成員的;對于失敗的團隊,教師要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心態面對失敗,要積極的從失敗中總結經驗教訓,了解自身的弱點并加強訓練,在以后的比賽中一定會取得勝利。
總而言之,德育教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因此,中學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起對于學生的德育教育的培養,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依據體育學科特點、學生自身特點以及體育教材特點加強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有效滲透,促進學生身體素質與德育素質的協調發展。
[1]劉全甫.淺談如何將德育教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J].學周刊,2011,(10).
[2]劉進平.淺談體育教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J].運動,2012,(01).
[3]程文廣.我國體育教育的功能性缺失及其根源探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1,(06).
[4]劉少洪.淺談體育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