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長春市高校籃球選項課發展困惑及路徑選擇研究
□李偉(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吉林長春130024)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專家訪談法,對長春市高校籃球選項課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認為: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設施較差,教師學歷層次不高,學生參與度較高,但是理論教學課時較少,教學內容單一。建議改善籃球選項課的教學環境,完善籃球選項課的教學體系,提升領導對籃球選項課的重視程度,加強教師的業務水平,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優化籃球教學的組織與管理,以期促進與推動高校籃球選項課的健康發展。
高校籃球選項課調查
高校籃球運動的開展,可以以不同形式呈現,即可安排在課堂上,以體育課的形式向學生傳遞籃球知識、技術和技能,又可以以俱樂部的形式開展籃球運動。作為課外體育活動內容,高校開展籃球運動,可以提高大學生的體育修養,豐富課余文化生活,提高社交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等。本研究皆在對高校籃球選項課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找尋困擾高校籃球選項教學發展的困惑,并提出優化策略,從而為高校籃球選項課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以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共6所高校的籃球選項課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通過CNKI數據庫以“籃球”、“高校”、“發展”等相關內容為主題進行檢索與查閱,有針對性地整理了具有理論意義的相關研究成果10余篇,對其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和提煉,為本研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采用實地與函調相結合的方式,分別對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師范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大學、吉林農業大學、長春工業大學的教師和學生發放自編的調查問卷,共發放調查問卷260份,回收調查問卷共241份,回收率為92.7%,去除無效的調查問卷,有效問卷共233份,有效率為96.6%。
(3)專家訪談法。
根據本研究的需要,事先設計好專家訪談提綱,通過電話和實地的訪談形式對有關人員進行訪問。訪談對象主要包括東北師范大學、長春工業大學本領域的專家和學者,對高校籃球運動開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進行了深層次的訪談與交流。
(4)數理統計法。
本文所涉及的有效數據,通過Excel 2013進行處理,以期利用數理分析來更科學、直觀、準確的支撐本研究的論點,以期為本研究的結論提供參考依據。
(5)邏輯分析法。
運用歸納、類比等方法,對所獲取的資料和信息逐一進行整體,并對整理后的內容進行推理,并提出合理化意見,以期為本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1、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1)教師的性別結構。
在被調查的25名籃球教師中,有17名男性教師,占68.0%;有8名女性教師,占32.0%。可見,男性教師的數量要多于女性教師的數量,說明男性教師是高校籃球課程的主力軍。
(2)教師的年齡結構。
在被調查的25名籃球教師中,25-35歲的教師有8名,占32.0%;36-45歲的教師有10名,占40.0%;46-55歲的教師有4名,占20.0%;56-60歲的教師僅有2名,占8.0%。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籃球教師年齡結構偏于中青年化,年齡超過55歲以上的寥寥無幾,有利于籃球的教學與訓練指導工作。
(3)教師的學歷結構。
在被調查的25名籃球教師中,沒有1名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有18名,占72.0%,具有學士學位的教師有7名,占28.0%。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籃球教師學歷結構趨于一般水平,急需提升此階段學歷層次,以期促進教學與科研的良性循環。
(4)教師的職稱結構。
在被調查的25名籃球教師中,沒有1名教師具有教授職稱,具有副教授職稱的教師有10名,占40.0%,具有講師職稱的教師有8名,占32.0%,具有助教職稱的教師有7名,占28.0%。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籃球教師職稱結構不均衡,具有副教授職稱的籃球教師雖占據了半壁江山,但缺乏正高職稱的教師。整體上來看,高校籃球教師職稱結構不合理。
2.2、籃球教學發展情況
(1)教材版本分析。
高校籃球教材的選用存在一定差異,在被調查的6所高校中,選用籃球教材的版本各不相同。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國高校籃球選項課才剛剛起步,還沒有形成固定的體系與模式,未能形成統一、科學的專用教材供高校師生參考與借鑒。所以各高校形成了“自成一體”的獨特現象,這對籃球選項課的長遠開展會造成一定的限制與阻礙。
(2)教學時數情況。
高校籃球理論授課時數較少,每學期為10-24學時,占10-15%,而實踐授課時數高達50-70學時,占70-80%,考核為2-10學時,占5-10%。可見,高校籃球課程理論時數較少,制約與影響了籃球教學的順利開展,在一定程度上抵觸了學生積極的學習興趣。
(3)場地條件分析。
高校場地條件較差,不能夠保證籃球課程的順利開展。認為場地能夠滿足教學的有8名,僅占8.3%;認為場地基本滿足教學的有120名,占57.7%;認為場地不能滿足教學的有80名,占38.5%。通過以上調查可以看出,高校場地條件情況不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極大的限制了籃球選項課的。
(4)教學方法分析。
在被調查的25名籃球教師中,教師授課所采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是語言講授法,占92.0%;其次依次為錄像觀摩法、情景教學法和游戲教學法,分別占52.0%、36.0%和28.0%。可見,高校輪換選項課教師的教學方法較單一,不利于科學、合理、有效的傳授學生運動技能,急需創新教學方法,以期便于學生的學習和理解。
3.1、加大經費支持力度
制約和影響高校籃球選項課發展的主要問題是專業器材設施不完備,這就要求高校加大對專業配套設施的引進,應該學習廣東等發達省份的經驗,要加大對籃球教學經費的投入,除了高校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可吸引校外企業對其進行冠名贊助,通過籃球比賽不但可以宣傳贊助商家,還可以提升商家的知名度,從而解決資金的困擾。在引進籃球器材設施上,要篩選實用性強的儀器或設備,以便用少量的資金換取更大的效益。
3.2、提升師資隊伍水平
應適當提高體育教師中籃球專業的教師所占比例,學校要為體育教師在籃球方面的學習深造積極疏通渠道,提供便利條件,參加國家、省市每年舉行的籃球教練員學習班,從而提升籃球教師的業務水平。高校要狠抓籃球教學質量關,實行獎罰分明的政策,特別要對籃球訓練方面給予一定的政策和物質方面的扶持和獎勵,促進籃球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調動與改變籃球教師對籃球教學和訓練的態度,為籃球教學長期、健康的發展奠定基礎。
3.3、提高領導重視力度
各個高校領導應該根據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推出的高小平運動隊契機,提高對高校籃球運動的重視。高校主管領導應該適當調節籃球課在體育課中的比例,只要是方法得當,管理到位,保護有利,就可以有效的降低大學生在運動中發生危險的幾率,促進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同時還可以借鑒北京體育大學的一些經驗,積極鼓勵參與到大學生的籃球課堂和籃球訓練當中,這樣可以提高大學生的團結意識,消除了大學生在學校參與籃球運動的顧慮,還會激發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4、制定課程規劃方案
各個高校領導應該從新制定籃球運動的發展規劃,并明確今后的發展方向。要結合城市的特點,制定未來五年的規劃,切合實際的制定高校籃球教學與訓練的具體措施。應首先督促大學生積極參與到籃球運動中,高校之間可以舉行籃球比賽,還可以進行校際之間的教學比賽,夏天練習籃球,冬天練習速度滑冰,大學生通過學習這兩項冬季體育項目,會提高大學生在冬季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從而樹立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高校籃球選項課教學設施較差,教師學歷層次不高,學生參與度較高,但是理論教學課時較少,教學內容單一。建議改善籃球選項課的教學環境,完善籃球選項課的教學體系,提升領導對籃球選項課的重視程度,加強教師的業務水平,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優化籃球教學的組織與管理,以期促進與推動高校籃球選項課的健康發展。
[1]陳新亞.普通高校開展籃球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J].浙江體育科學,2013,(4).
[2]彭艷芳.籃球運動進入普通高校體育課的可行性探索[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4).
[3]屈強.高校開設速度籃球課程的可行性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
[4]張文興.山東省普通高校開設籃球課的可行性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