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祺(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635)
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學習厭學現象的分析及改善
□潘祺(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635)
高職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體育學習倦怠現象,既影響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也影響了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終生體育意識的形成。本文從學生自身原因、體育教學環境、教師教學方式以及教師自身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學生對體育教學厭學現象原因的分析,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改善的建議。
高職院校高職院校學生體育學習厭學
學校體育對人的現代素質的培養作用及競爭和團體意識的培養越來越受到重視。倡導健康第一體育理念,養成終身體育的意識是現在高校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但目前高校大學生中存在著十分普遍的對體育課不感興趣、怕苦怕累的現象,既影響高校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也影響了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和良好習慣的養成,而高職院校的學生情況更為突出。本文從實際現狀入手,分析了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課厭學現象的原因,并給予了一些建議。
1.1、學生自身的原因
許多學生從高中以前的教師、家長“要你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后,不能夠很快掌握獨立學習的基本方法,造成專業適應能力不強。有的學生經過高考后進入大學失去了學習的動力和學習目的,沒有及時建立正確的學習觀,而體育科目作為大學的基礎課而更不被學生所重視。
1.2、環境的原因
(1)社會環境的原因。
現在的就業分配不太注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用人單位現在又大部分注重學生的專業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基礎課成績,這些也都大大地挫傷了高職院校的學生對體育科目的學習積極性。導致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熱情,從而增長了高職院校學生對體育科目的厭學情緒。
(2)學院的體育教學環境。
眾所周知,體育的項目有很多,由于學院教學資金的原因以及學院對體育教學的投入不夠重視,以致體育場所不多,體育器材缺乏,導致學生有很多喜愛的體育項目因為沒有場地和器材而無法進行這這些項目的活動。
(3)班級里的學習環境。
環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積極向上的“人氣場”和幽雅文明的環境,不僅適合學習,而且能調動人的學習積極性,易于發揮人的潛能,培養人的競爭意識。
如果一個班的學生大部分都喜歡體育運動,力爭提高自己的體育課成績,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這種積極的因素就會帶動全班良好的班風、學風又使全班學生有所進步和提高,使多數人都自覺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如果一個班級有多名不求上進的學生,體育委員的作用不能很好體現,就很容易造成消極因素在班級的蔓延,形成一個毫無學習的環境,這樣整班同學都會對體育失去興趣,從而對體育課就會有抵觸的情緒。
1.3、教學方式的原因
教師上課的態度、語言表達能力、心情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教師上課語言幽默、和藹可親,學生就會喜歡。學習熱情就會高漲。如果教師上課口齒不清,面無表情,學生也就提不起精神,這樣的課對學生來說是在忍受時間的折磨,最終學生會討厭教師及其課程。每個班級所能接受的教學方式也不一樣,有個別教師不管什么班級都死板的按照一種教學方式,只想著完成教學工作而不顧學生是否能接受這種教學方式,這勢必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4、教師自身的原因
總所周知,體育包含了非常多的項目,要求教師在每一個項目上都有很高的技術技能水平也是不合實際的。但在高職院校的體育課教學中所要教授的體育項目確實非常有限的,大部分的內容學生在中學的時候都可能已經學過,所以會有相當的一部分學生在這些項目上(如:籃球、足球、排球、游泳、羽毛球等)掌握了較高的技術技能。教師在這些項目上沒有較好的技術技能和理論水平,這部分學生在上體育課時就會覺得這個課已經學不到什么更多的技術,甚至覺得自己比老師懂的還要多,從而降低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果教師能掌握較強的技術技能和豐富的理論知識,學生就會對教師有一種欣賞或者崇拜的心理,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
2.1、樹立正確的體育健康觀,明確學習目標
在現代生活中,體育已經不僅僅是健身強體的手段,更是一種生活方式。樹立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體育成為大學生生活的必要組成部分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去。提高大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認同感,促進其積極向上的學習心理,樹立“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意識,充分認識體育鍛煉的價值,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2.2、強調體育鍛煉在今后工作中的作用
很多大學生覺得在大學期間只要學好專業知識就可以了,其它的都不重要。所以作為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強調體育鍛煉在今后工作的作用,要學生明白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而想擁有好的身體堅持不懈的體育鍛煉是必不可少的。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工作壓力,學習壓力也會越來越大,而體育鍛煉可以放松身心,緩解在工作中的一些不良情緒。
2.3、改善學校體育教學設施
作為教學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設施不僅通過自身的完善程度制約和影響著體育教學活動的內容和水平,而且還會以自身的外部特征給師生以不同的刺激。在高職院校里體育教學設施對體育教學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好的體育教學設施將極大降低不良天氣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2.4、在班級里培養良好的學習環境
教師要掌握不同班級學生的喜好,結合本學校的實際情況,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使學生明確認識身體好將終身受益;發揮班上體育委員、班長和學習委員的帶頭作用,因為他們理應是班上的學習積極份子,起著帶頭示范的作用,如果他們在上體育課時表現的怕苦、怕累,那么班上的學習氛圍一定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教師在上體育課時要首先跟這些班委強調他們的學習態度,讓他們在上課時起到良好的帶頭作用。
2.5、改善教學方式
(1)推動體育課程教學改革。
以“培養習慣、終生體育”為目標,改進體育課程結構,增加體育授課科目。多開展適合大學生所追求的新興時尚、具有娛樂性質的運動項目,讓學生在體育課學習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緩解文化課的學習壓力,身心得到放松。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結合起來,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技能指標,通過課外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養成運動習慣。
(2)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在一個班級里面對所要學習的體育科目每個人之前所掌握的技術技能水平肯定是參差不齊的,統一授課,不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所以教師可以在上課時把一個班級的學生分成三組,已經掌握一定技術技能的為一組,沒有什么基礎但又有學習這一體育項目興趣的為一組,對這一學習科目沒有興趣的為一組。對有一定基礎的在教學時可以加深學習內容,多通過比賽提高他們的技能,并且可以讓他們扮演教師的角色協助教師指導那些基礎比較差的同學。而對基礎較差的那一組在教學時主要以掌握基本技術為主,多表揚,多鼓勵。而對這一體育科目毫無興趣的那一組可以通過體育游戲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上課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在成功喜悅的激勵下強化體育學習動機。
3.1、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
體育科學是一門綜合性科學,體育教師要精通專業理論和技術,掌握各運動項目的技術與戰術以及相應的教學與訓練的方法和手段,具有教學、訓練、競賽、裁判以及宣傳、組織等方面專業能力。當遇到自己不擅長的科目時要多看書,看相關的體育教學視頻,查找教學資料,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全能型的體育教師。
3.2、教師心理素養的提高
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學校激烈的競爭環境,對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的不滿等等,都需要體育教師具有良好的承受力和心理素養。良好的心理素養應包括對體育工作濃厚的興趣、豐富的情感和優良的意志品質等。有了這些良好的心理素養才能堅持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3.3、教師道德素養的提高
體育教師應具備良好的道德素養。體育教師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熱愛體育教育事業。體育教師要有高尚的社會道德、不怕辛苦、不計較得失、作風正派、團結友愛、注重儀表等等。這樣,教師才能關心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向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道德教育。
[1]劉鳳.高職學生的厭學心理分析及調整[J].藥學教育,2003,19 (1).
[2]余洪權,李安.大學生體育學習倦怠現狀調查與思考[J].教育學術月刊,2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