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浩
根據國家互聯網信息中心在2013年發布的消息,截止到2012年,我國網民的數量已經達到5.64 億,互聯網在民眾中的普及率已經超過42.1%,同時我國互聯網發展也出現了一個新的特征就是手機互聯網使用的數量大幅增加,到2012年我國手機互聯網用戶達到4.2 億,這些都表明互聯網在民眾的政治生活中發生著重要的影響。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大學生無疑尤其是其中使用率最高的群體,對于新技術、新知識學習能力較強的大學生成為互聯網新技術的重要受益者。互聯網的傳播方式對大學生的生活日益產生影響,成為大學生人際交往的重要方式,自然也成為其了解政治信息,發表政治觀點,實現政治參與的重要路徑。
為了研究當代大學生參與政治的主要路徑,本課題的研究選擇了鄭州、新鄉、洛陽等地的10 所高校1,000 名高校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在研究樣本的選擇上集中選擇本科生以及大專生,通過發放問卷、走訪等形式,讓畢業生對問卷中所選擇的問題進行客觀的回答,通過科學設置調查問卷,對大學生政治參與的路徑進行了分析。通過對問卷的整理,發現大學生現在政治參與的主要路徑有:
(一)大學生主要通過網絡接觸政治信息。大學生群體面對較重的課業負擔,較難有時間與外界社會接觸,即使在有限的與外界環境的接觸中,大學生主要興趣的集中點也較難完全關注在政治信息上。但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即時通訊工具的出現,使得大學生群能夠在較快的時間內就接觸到外界的政治信息,也成為大學生了解政治信息的主要路徑,現在大學生普遍使用微信、微博等工具,在對當代學生了解政治信息的主要路徑的調查中,大學生普遍表示,微信、微博傳播的信息是其了解外界政治信息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官方機構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對大學生了解政治信息而言,有著重要意義。
(二)大學生也通過互聯網實現政治信息的傳播。大學生通過互聯網接觸到政治信息后,往往會通過微信,微博等軟件給予評價、轉發,通過微信、微博、QQ 等軟件形成的朋友圈等群體聊天工具,在大學生群體中實現政治信息的傳播。互聯網技術的普及無疑提升了政治信息傳播的效能,大學生通過信息的轉發就能在較快的時間內將所接觸到的政治信息傳播出去,同時通過追加評論以及點贊等方式,表達自身對于該政治信息的態度,在參與調查的大學生中有高達76%以上表示參與過信息的轉發與評論,但對于轉發信息的選擇和甄別,調查的對象中普遍表現出,沒有對信息的真假進行較為細致的核對,大多數轉發信息的目的是出于對信息的感興趣程度。
(三)大學生對網絡政治問題的關注。通過網頁的瀏覽以及對信息終端傳播的各種信息的瀏覽是大學生對于網絡政治焦點問題的關注是大學生政治參與的主要路徑,網絡的普及使得各種媒體都開始注重互聯網媒體的重要性,通過各種網絡終端進行信息傳遞,在對大學生的調查中,有高達80%的大學生有經常瀏覽網頁的習慣,85%以上的大學生有經常性關注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傳播媒介終端的信息的習慣,網絡時代大學生對政治的關注較大程度上集中在通過網絡傳播的信息上。
(一)對傳統價值觀念忽視。在網絡時代,網絡成為大學生主要交往手段,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由于交往各方的主體性不明確,再加上網絡管理上的不完善,致使網絡交往中出現大學生傳統價值觀念的改變,對世界價值判定的標準有所模糊。尤其是在網絡負面新聞等的影響下,大學生群體很容易盲目參與到政治信息制造以及傳遞的過程,而對政治信息的內容缺乏正確的價值判定。同時隨著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壓力等各種壓力的增大,大學生面臨更多的負面壓力,這種壓力容易導致大學生在網絡政治參與過程中價值判定標準變化,表現出一種無所謂的價值的判斷。
(二)對政治參與缺乏足夠的理性分析。網絡世界是一個虛擬世界,在這個虛擬的世界中傳統的思維模式需要調整,大學生在使用網絡學習的過程中,也有一部分表現在沉迷于網絡游戲,盲目跟風,充當了負面網絡信息傳播的“水軍”,對政治信息傳播的真實性缺乏足夠的理性分析。特別是互聯網作為一個開放的世界,境外等敵對勢力也通過網絡等將各種虛假的政治信息通過網絡傳遞到國內,大學生作為思維最為活躍的群體,往往對政治參與充滿熱情,但缺乏理性的分析。
(三)對主流價值意識的淡薄。在網絡世界中各種信息紛繁復雜,在缺乏有效引導的情況下大學生極易迷失其主流價值,從而將各種新奇觀念作為其意識觀念主流,受到各種虛假消息的愚弄,這些都對社會主流意識產生了很重要的負面影響。大學生處于知識學習意識觀念成熟的重要時期,也是價值意識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其接觸到的主流意識的正確與否對大學生價值體系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但網絡世界本身對大學生而言,由于缺乏主動的規定性的引導,致使大學生表現出主流價值意識淡薄的現象。
(一)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管。網絡作為一個開放的空間,通過網絡終端都可以將信息放在網上,由于網絡傳播速度極快,因此需要對網絡的信息進行監管,以保證網絡上政治信息的真實性,從而使得大學生接受的政治信息的真實性和正面性,這對大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念有著重要影響。
(二)引導大學生正確的政治參與方式。在對大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學生政治參與的熱情很高,但是受到知識的限制,不知道如何實現有效的政治參與。因此高校需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以及相關的教育,引導大學生實現科學的政治參與,在網絡政治的參與過程中表達自身合理的訴求,積極參與正面價值信息的傳播,傳播正能量,抵制落后腐朽的思想觀念,從自身做起,努力選擇有效的網絡政治參與的方式,參與到網絡政治中。
(三)強化大學生主流價值教育,弘揚主流價值引導。要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積極引導大學生通過對理論學習,對各種政治知識和政治參與的路徑進行學習,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政治參與方式,樹立符合社會主義主流價值體系的觀念。從而使大學生在網絡政治參與過程中能夠形成自我約束的機制,對網絡政治信息進行正確的甄別,形成良好的網絡政治參與習慣。
總之,網絡的便捷為大學生更加有效地參與政治提供了便利,但網絡信息傳遞以及網絡的負面功能對大學生的網絡政治參與也造成了一定的負面的影響,造成大學生在網絡政治的參與過程中表現出主流價值觀念淡漠等現象。通過建構良好的網絡環境,加強對網絡政治參與的引導,使大學生樹立網絡政治參與的合理路徑,提升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的科學性,實現大學生積極參與政治的目的。
[1] 鄒靜琴,王靜,蘇粵.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現狀調查與規范機制構建——以廣東省八所高校為例的實證研究[J].政治學研究,2010,4
[2] 齊杏發.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狀況實證研究[J].理論與改革,2011,1
[3] 張新慧.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引發的現實思考[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4
[4] 宋志國.高校大學生網絡政治參與現狀的調查研究——以長沙市三所高校部分大學生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09,26